楊庸心裏正盤算著怎樣將八斤重的彈丸投射出最大的效果,張武威滿臉土灰地出現了。
“公子,末將帶人查遍了關內營地和周遭方圓數百丈,幸不辱命,找到了暗道六處。這些暗道內裏岔道縱橫,有兩處早已經坍塌了,末將也是花了不少時間探明了其餘四處的出口,都在關外。但隻有一處是遼人用過的,便是公子房內的那條。末將擅做主張,已經將那條暗道封了。”
“看來遼軍對岐溝關的密道也不是盡皆知曉啊。”楊庸沉吟道:“那條封了就封了吧。其餘三條你當派人把守,那種地方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需幾伍人馬,便能教遼軍吃盡苦頭。”
“為什麼不全埋了呢?豈不是一勞永逸?”張武威問道。
楊庸搖了搖頭,“留著吧,或許有用。”他是想如果能堅持到援軍開到,說不定可以利用這些密道抄遼軍的後路。其實這種地道類的交通工事,埋了還不如不埋,尤其還是這種岔道多的,一個出口埋了,隻需挖上幾鍬土,便又有一個出口,這樣很不利防守。與其如此,還不如光明正大地擺在那,派幾個人把守住,就算抵擋不住敵人的滲透,也可以事先預警,反正出口在哪都知道,就那麼屁大一點的出口,一槍戳下去,保不齊能戳穿兩三個人。
兩人還在討論地道的時候,巡防城牆的許從山忽然急匆匆地從譙樓上下來了。
“遼軍...”
話還沒說,楊庸便聽到隔著一麵城牆,遼軍正“咚咚咚咚”地敲響了戰鼓。他們在沉寂了兩個多時辰之後,現在也終於沉不住氣了。遼軍等不得天亮,他們還想再打一次。城牆上的宋軍也開始聒噪起來,聽得戰鼓聲,牆頭上點滿了火把,刀劍出鞘,長槍成林,準備接敵迎戰。
楊庸疾步爬上了譙樓,極目望去,卻見黑夜裏的遼軍並不打火把,隻聽得“啪、啪”的腳步聲和“嘩嘩、嘩嘩”的金屬聲響,再仔細看,隻見不到一裏之外,隱隱約約地有一片黑壓壓的人影正朝著正關壓來。隻聽腳步聲楊庸暫時還無法判斷他們到底有多少人,但他清楚這絕不是之前搶關的騎兵。因為這種整齊鏗鏘的步調伴著強勁的兵器拍擊聲,永遠都隻可能屬於一種人——步兵。
他們終於還是在天亮前趕到了。
等了兩個時辰,遼軍就是在等這支專業的攻城部隊......
——————————————————————
(最近想著要把開頭改一改,但是還沒想好要怎麼改。最起碼序章是要大改的,不知道各位書友看到這裏了有什麼建議麼?另外,下周本書沒有推薦,繼續每天一章,下下周估計能有了。如果成績好的話,一個禮拜之內我會把存稿全部爆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