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不孕(三)(3 / 3)

有些婦女造影後很快懷孕,不見得是輸卵管造影不可靠,也不能肯定是造影時發生輸卵管痙攣,就是有部分或全部阻塞。有人解釋其懷孕的理由是,碘劑本身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再加上機械刺激能夠誘發輸卵管內膜的纖毛活動,以致改善了輸卵管的通暢程度。水性的造影,雖然組織親和能力強,容易向深部滲透,但排泄較快,約20分鍾即可消失,油性的排出的時間在1個月以上,似乎更能奏效。

腹腔鏡檢查對於不孕患者有什麼意義?

經過以上各種檢查都屬正常者,如果觀察1年以後仍不能懷孕,就需要進一步行腹腔鏡檢查了。因為輸卵管通液或造影雖然可以證實輸卵管通暢,但如果輸卵管或卵巢周圍有粘連,以及盆腔有其它病變如子宮內膜異位等,壓迫或粘連也可使得輸卵管變形,阻礙其蠕動並影響功能,同樣可以造成不孕。所以大約有20.的病人通過腹腔鏡檢查,可以發現以前沒有診斷出來的病變。

通過腹腔鏡檢查,能夠於病變處直接取組織活檢,並可以分離粘連和對卵巢及盆腔腹膜等處的子宮內膜異位結節行電凝破壞,對改善輸卵管功能顯然能起到僅次於開腹手術的作用。

323.宮腔鏡在對不孕的診斷中能起到什麼作用?

通過刮宮或取內膜可以了解到宮腔不平或有阻塞,卻不能了解病變的性質。輸卵管造影時,雖然也可以發現一些子宮畸形和腫瘤的表現。但對於病變的大小和部位仍很難具體確定。因為在X線下所顯示的充盈缺損及其它影像都缺乏立體感,隻是一個平麵。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行宮腔鏡檢查就更合適。宮腔鏡檢查對於發現粘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以及宮腔粘連等,更有比較實用的價值。筆者曾遇一名已婚3年未孕患者,經過輸卵管造影發現宮腔內有1厘米直徑之圓形充盈缺損,但雙側輸卵管是通暢的,故行宮腔鏡檢查,結果發現距宮頸內口上緣約1厘米處有一個較大之粘膜下子宮肌瘤,幾乎占據全部子宮後壁,無明顯的蒂,顯然不孕的原因就在於此。

怎樣判斷是否由免疫問題引起的不孕?

如果經過上述各項檢查都未能發生異常,就應該想到是否由免疫問題引起的不孕。據目前估計,約有5%-10%的不孕是由免疫問題所致。判斷是否由免疫問題引起的不孕,可以進行以下兩種試驗。

(1)性交後試驗:先根據基礎體溫及末次月經的日期,推算出下次排卵的期限,在此期間進行試驗比較可靠。於試驗前應停止性生活48小時。具體的做法是房事後2-8小時取後精液檢查有無活動精子,如果有活動精子再取宮頸粘液於高倍視野下檢查,發現每個高倍視野有20個活動精子時即為正常。如果精子穿過粘液的能力差或精子根本不活動,於高倍視野下幾乎看不到或精子數目少於20個,就應該懷疑是存在免疫問題。

(2)宮頸粘液與精液相合試驗:試驗時間也應該選在預測的排卵期內,在玻片上先放一滴新鮮精液,然後取一滴子宮頸粘液放在精液的旁邊,相距2-3毫米。以手輕輕搖動玻片,使兩滴液體互相接近,在顯微鏡下觀察精子的穿透能力,如果精子能穿透粘液則為陽性,表示精子的活動力及粘液的性狀正常,粘液中不存在抗精子的抗體。此外,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還調查了78例不孕症。原因不明者占37例,其中有21例(占日了“)進行了精子凝集試驗,證實有抗精子抗體存在。這21例中18例為原發不孕,3例為繼發不孕。這18例原發不孕症患者的血清全部對自己配偶的精子起凝集反應。由於這種凝集試驗的特異性不強,迄今還不能訂出診斷的標準。不過已經普遍認識到,婦女周圍血液中如果有凝集精子的抗體出現,就能初步說明可能是由免疫原因造成的不孕。

子宮小到什麼程度就有可能引起不孕?

子宮發育得小與不孕可能有一定的關係,這主要是因為子宮小實際是整個生殖器官發育不良的重要表現,子宮小又常是卵巢功能低下所造成的結果,卵巢功能低下當然會直接影響生育能力。一般認為子宮的大小是相對的,如果單純是子宮偏小,卵巢功能卻正常,而且男同誌的生育能力又較強,就不至於影響懷孕。較容易發生問題的是,受孕以後,子宮肌肉發育較差,宮腔又較小,能夠導致流產或早產。假如子宮發育得特別小,甚至為幼稚型子宮,其受孕能力明顯偏低。通常使用盆腔內診檢查的方法來判斷子宮的大小,但是,由於檢查者的估計不同,誤差就比較大。甚至就是同一個檢查者,每次檢查的結果也不盡相同。故有人提出以宮體

不孕夫婦要想了解自己是否屬於病態,應該采取什麼步驟進行檢查?

第二代是夫婦雙方合作的產物,因此不孕的原因也應該從雙方麵來檢查。我們提倡男女雙方應該同時進行檢查,並按以下步驟於3-6個月內完成。

(1)男方應該到泌尿科檢查,初診包括全身檢查和生殖器官、精液的檢查。如果這些初步檢查都在正常範圍,就應該進一步為女方進行檢查,以尋找不孕的原因。假如男方在上述檢查中發現有懷疑之處,就沒有必要讓女方繼續檢查了,而是應該為男方進行更全麵細致的檢查,包括內分泌、染色體和睾丸組織活體檢查等。

(2)按照傳統,女方都知道應該到婦產科檢查,初診包括全身檢查和婦科特殊的內診檢查,以了解生殖器官的發育是否有異常。如懷疑有結核病變時,還應該作結核菌試驗及查血,並拍下腹部尋找有無鈣化灶。

(3)假如以上這些檢查都未能發現異常,就應該於下次月經來潮後的12小時以內取子宮內膜進行活體組織檢查,並給合基礎體溫判斷是否有排卵,以及黃體的功能如何。通過子宮內膜活檢還可明確是否有結核病變。

(4)子宮內膜和基礎體溫如果都沒有發現問題時,才需要進行輸卵管通暢程度的檢查。

(5)假如以上各種檢查的結果都是正常的,可以再觀察1年。對於仍不能懷孕者,可進行交媾試驗或其它內分泌檢查,必要時還可作腹腔鏡檢查。但腹腔鏡畢竟是一種手術操作,可以引起一些並發症,文獻中曾有報告引起盆腔感染、出血,甚至於造成腸穿孔者,故施術者應該慎重選擇適應症,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以防給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

對於不孕患者可以測定血清中的哪些激素-臨床有什麼意義?

對於不孕患者測定激素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內分泌功能,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麵的內容。

(1)了解卵巢的功能:卵巢主要產生雌激素和孕激素,故分別測定這兩種激素在血及尿中的濃度,可以間接反映卵.巢的功能。

(2)雌激素測定:雌激素主要產生於人體卵巢,腎上腺也能產生一部分。在肝髒中滅活和進行代謝,經腎髒由尿排出。血中雌激素主要以雌酮和雌二醇以及雌三醇的形式存在,雌三醇是雌酮和雌二醇的代謝產物。正常生育年齡婦女血中雌激素的濃度隨月經周期而波動。根據上海第一醫學院婦產科醫院用熒光法測定結果,月經的第1周水平最低,每24小時尿中為10-15微克,以後隨著卵泡的發育逐步上升,至排卵前可達到高峰,約為每24小時尿中50微克,以後又逐漸下降,至排卵後4日左右為每24小時尿中28微克,排卵後8天左右上升為第二高峰,約為每24小時41.83微克,直至月經來潮前迅速下降。

生育年齡婦女雌激素排出量降低時,提示原發或繼發的卵巢功能低下;過高時可見子宮內膜增生過長,又可引起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近年來使用放射免疫方法已經能夠分別測定血及尿中的雌激素水平,但是設備要求比較複雜,費用昂貴,而且其標準數值又因不同的實驗條件而異,難以橫向比較。

孕激素測定:孕激素也在卵巢產生,腎上腺皮質及胎盤等處也可以分泌。孕酮是卵巢所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孕激素,在肝髒中降解、代謝,其產物就是孕二醇,其又由尿中排出,所以收集24小時尿液測定孕二醇的量,可以了解卵巢有無排卵。在正常月經周期的前半期孕酮水平均很低,排卵及黃體形成後水平增高,如24小時尿中孕二醇總量超過2毫克,可以作為卵巢有排卵的標誌。於月經後半期行血清孕酮放射免疫法測定,如有兩次不足10微克每升時,結合基礎體溫的測定,可以考慮屬黃體功能缺損,但兩次測定至少應間隔48小時。目前孕激素測定應用已經較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