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期避孕法失敗,是否會影響第二代的健康?
目前還仍然沒有肯定,一對夫婦如果在采用安全期避孕法的同時妊娠,其第二代是否會有出生缺陷的危險。曾經有資料指出,如果采用嚴格的安全期避孕法而仍舊懷孕,那麼受精的可能是一個過熟卵子,因此胎兒停止發育的可能性和出生缺陷的發病率會有所增加。可是到目前為止,有關出生缺陷和胎兒畸形的大多數證據都來自動物實驗,人類是否適用卻還不太清楚。與過熟卵受精有關的問題,可能還包括有多精受孕率的增加,早期流產率增高,新生兒身高、體重降低等。和同事總結了這方麵的爭論,並參考對人類有關方麵的研究,指出在使用安全期避孕法的婦女中,第二代出生缺陷的發病率確實有所增加。但是,他仍舊沒有提供足夠的證據。對於不論是喜歡還是反對這種避孕方法的人,他提出的觀點都隻不過是作為警告,提請人們注意這個問題,還不能使人信服地肯定或否定這種方法。不過,因為目前關於這個問題還沒有結論,而這種方法的優點及可取之處又如此明顯,以致肯接受自然避孕法的夫婦已遍及全世界。
安全期避孕法的效果如何?
在使用安全期避孕法的婦女中,如果發生意外妊娠,大多數是排卵前有性生活或受環境因素影響發生意外排卵的結果。對於有關安全期避孕法效果的爭論,1982年國際生育研究綱要作了很好的概括,其中指出,“總的來說,這種方法既沒有好到足以讓那些懷疑這種方法無用的人信服,也沒有差到使那些提倡用這種方法的人灰心。”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的結論是:“盡管安全期避孕技術從理論上來說有比較高的效果,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嚴格節製性生活,對於避孕一般就不會生效。”一些研究者們還認為,要解釋這種方法的使用者中為什麼有發生意外妊娠的,甚至比解釋基礎體溫和宮頸粘液的變化還要困難。不過,他們的研究證實了大多數的意外妊娠都發生於排卵前。因此,他們得出結論由於還不能精確地判斷婦女的排卵時間,又不可能確定精子在女性生殖道中能存活多長期限,所以,這種方法於實際使用時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如果精子在女性生殖道中能存活5天以上,要決定在排卵前有多長時間可以不采取避孕措施,實際來說確實是很困難的事。因為這樣一來,所推測的不易受孕期限一般就會變得太短,而這種方法的可取之處就意義不大,相對來說缺點更突出,避孕失敗的可能性增加了。
第十節哺乳與避孕
人們都已經知道,在哺乳期的大部分時間內排卵都會受到抑製。因而,有人認為延長哺乳時間,似乎可以廸長分娩後不排卵的時間。但是,實踐的結果證明,依靠延長哺乳期達到避孕目的很不可靠。因為,隨著哺乳期延長,妊娠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產後母親自己給嬰兒哺乳有什麼好處?
母乳對於新生嬰兒有特殊的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和各種微量元素的母乳,是滿足嬰兒生長發育需要的豐盛營養來源,而且嬰兒可以通過母乳吸收預防疾病的免疫球蛋白等抗體。母乳喂養嬰兒還可以省去消毒的繁瑣手續,而且哺乳使母親能更容易和更及時地發現嬰兒的一些不適和異常,以便使嬰兒得到更好的照顧與護理,還能增進母親和嬰兒之間的感情。對於母親來說,哺喂嬰兒的優越性更在於,嬰兒吸吮乳頭的微弱刺激,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加快子宮的複舊,有利於產後身體恢複。
哺乳期間為什麼沒有月經?
哺乳對乳頭的規律刺激,能促使下丘腦釋放兒茶酚胺,並從而促使垂體前葉分泌催乳素。催乳素對垂體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有明顯抑製作用。因此,在缺乏垂體促性腺激素的情況下,卵巢就停止周期性的活動,沒有正常的排卵,子宮內膜卵巢分泌的激素支持,就會持續處於萎縮狀態,當然不會有月經來潮。此外,嬰兒吸吮乳頭的刺激還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腦垂體後葉分泌和釋放催產素,促使乳腺上皮和乳房周圍肌細胞收縮而排出乳汁。催產素還有使子宮肌肉收縮的作用。所以,產後如果給嬰兒哺乳持續過長時間,子宮就會因過度收縮呈過度複舊狀態而整個變小,也會因為子宮內膜對雌激素的作用不敏感,而發生閉經。
延長哺乳時間的利和弊
母乳中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最適合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母乳中的蛋白質大部分是一種凝塊小的乳白蛋白,容易消化。母乳中脂肪的顆粒小,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比較容易吸收。母乳中所含糖分以乳糖為主,容易溶解於乳汁中,而且含有一種粘多糖,能抑製小兒腸道中大腸杆菌的繁殖,使嬰兒不易患消化不良症。另外,母乳中鈣、磷的比例也較合適,容易吸收和貯存,所以喂母乳的孩子病發病率較低:母乳中還有各種維生素及多種酶,能幫助消化,母乳由於熱量高又最適合於小兒的消化能力及生長發育需要。因此可以說,母乳是剛出生的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曾有資料表明,如果一個嬰兒在出生後4個月,或者在還沒能進食其它營養品之前就斷奶,將會發生營養不良,以及患缺乏保護性抗體的疾病。
哺乳既然可以造成月經停止來潮(哺乳期閉經顯然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避孕作用。婦女分娩以後自己哺喂嬰兒可以防止過早的再受孕,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母體內各器官,特別是生殖器官,能夠從懷孕所帶來的生理變化中更快地恢複,而且可以保證嬰兒得到足夠長時間的母乳喂養,對製兒的生長發育有利。
但是上麵所說的這些好處,隻在一定時期內有意義。長時期哺乳對母親和孩子的健康又都非常不利。對母親來說,長期哺乳會使營養過多消耗,體力長久不能回複。哺乳期閉經如果持續時間過長,還會造成子宮萎縮而難以恢複。對於嬰兒來說,隨著月份的長大,胃腸消化能力逐漸增強,所需要的營養也不斷增多,單純依靠母乳就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了,而且吃慣了母乳的孩子往往並不願意再添加一般的飯菜。顯然,營養不足又可以造成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普遍主張給嬰兒喂奶到10個月左右較合適,停止哺乳後月經也會很快恢複,這樣對維護母嬰的健康都有利。但是,給嬰兒斷奶的時間以選在春、秋兩季較好。在炎熱的夏天,嬰兒消耗較多,細菌繁殖快,稍不注意飯食衛生就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冬天,嬰兒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或許通過母乳得到一些抗體更為有利。所以,不適於在夏、冬兩季給孩子斷奶。
哺乳期沒有月經,為什麼有的婦女還能,夠懷孕?
婦女無論在產後是否以母乳哺育嬰兒,於第1個月就懷孕的可能性都極低,而且在產後第1個月一般都不來月經。產後到底需要多麼長時間恢複月經,在每個人之間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哺乳婦女月經恢複所需要的時間比沒有哺乳的婦女更長。大多數未哺乳的婦女產後隻閉經2-3個月,而大多數哺乳的婦女產後閉經可達4-24個月。不管怎樣說,依靠持續哺乳顯然不能無限期地延緩月經來潮。月經的再現反映出卵巢的功能已經恢複,就有可能懷孕。但是,還有一些人在月經恢複以前已經有了排卵,如果沒有采取避孕措施,當然會存在妊娠的可能性。美國曾有人統計過,有3%-7%的哺乳期婦女是在月經恢複之前就已經排卵並妊娠了。我國民間對於在這種情況下懷的孩子稱為“暗胎”,但國內目前尚無這方麵的統計資料,估計不會低於這個比例。
延長哺乳期是否有懷孕價值?
哺乳對於再次妊娠的發生可能還是有一些延緩的作用。盧旺達的調查表明,50%的哺乳期婦女於產後18個月之內懷孕,而對照組有50%非哺乳的婦女是在產後4個月之內又懷孕的。其它有報告指出,如果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在產後9個月之內隻有5%的哺乳期婦女懷孕,對照組未哺乳婦女卻有75%懷孕。
可是哺乳對於避孕的作用卻與哺乳的方法有關。例如,在盧旺達用母乳喂養嬰兒的城市婦女,比農村婦女再次懷孕的時間竟提前12-16個月。對於農村婦女哺乳避孕效果好的解釋是,在農村,除母乳外,能夠給孩子補充的其它食物可能比較少,因此喂奶時間相對更長。另外,有人研究過,如果要將哺乳作為一種避孕方法並敢得較好效果,必須晝夜自哺乳,以保持母親血液中催乳素在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說,對乳腺吸吮刺激愈多、強度愈大,催乳素釋放就越多,避孕效果愈好。特別是母親應該自己帶孩子,讓孩子和母親同床,靠在母親身邊睡覺,這些感情上的交流,都將成為刺激催乳素分泌的重要因素,有利於使血液中的催乳素水平相對穩定。然而,對於一些城市婦女來說,白天有較繁忙的事務,很難要求她們堅持這樣嚴格而周到的喂奶製度。因此,延長哺乳期對於避孕的價值在城市婦女心目中卻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