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賺錢的情商(4)(3 / 3)

主管人便把這情況告訴了嚴訥。嚴訥說:“不用焦急,先動工興建其它的房屋。”

破土動工後,嚴訥又特意吩咐主管人說:“不要欺侮難為那戶人家。工地上每天需要的豆腐和酒,就不要到別處去買了,一律到那戶人家去買,要什麼價給什麼價,不打折扣,而且要預先付款。”

人們不知道嚴訥宰相葫蘆裏裝的什麼藥,議論紛紛。

有的說:“嚴訥宰相和別的官不一樣,不用權勢壓人。”

也有的說:“嚴訥這個宰相,也是窩囊廢,一個賣豆腐的他就沒法對付了。”

蓋房的主管人按照嚴訥的囑咐,一些吃喝用的東西都到那家去買。

那家人一看來買東西的突然多起來,熱情招待,格外殷勤。每天忙得透不過氣來,很快又雇了人幫忙。

來幫助修建學堂的人逐漸增多,那戶人家賣豆腐賣酒賺的錢也一天比一天多起來。添置的家具增加了好幾倍,儲存的大米、豆子堆滿了屋中間,卻插腳的地方都快沒有了,而買賣還是一天比一天興旺。夫妻倆開始為屋子的狹小簡陋而發愁了。

夫妻倆不得不商量解決的辦法。丈夫說:“咱賺了這麼些錢,多虧嚴訥宰相來蓋學堂,當初不該不搬走。”妻子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咱寫一張契約,把房子獻出去,他還能再跟咱計較?”

倆人把商量好的辦法,告訴給蓋房的主管人。主管人上報給嚴訥。嚴訥對主管人說:“不能白要他的房子,可以在附近找一所房子調換給他,找的這房子比他家原來的要好一些。”

房子很快找妥了。那家人非常滿意,沒幾天搬走了。

人們聽說這件事,都說還是嚴訥宰相的辦法好。

世界首富的啟示

依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去創造條件,讓自己的夢想得以實現,爭取早日畢業,爭取事業成功,爭取出人頭地。這一切都是坐等不來的。它需要你自己邊幹邊努力,不斷尋找最佳突破點,以最快的速度,爭取人生的成功。

1973年,英國利物浦市一個叫科萊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國哈佛大學。常和他坐在一起聽課的,是一個18歲的美國小夥子。大學二年級那年,這個小夥子和科萊特商議:一起退學,去開發32Bit財務軟件。因為新編教科書中,已解決了進位製路徑轉換問題。

當時,科萊特感到非常驚詫,因為他來這兒是求學的,不是來鬧著玩兒的。再說對Bit係統,默爾斯博士才教了點兒皮毛,要開發Bit財務軟件,不學完大學的全部課程是不可能的。他委婉地拒絕了那個小夥子的邀請。

10年後,科萊特成為哈佛大學計算機係Bit方麵的博士研究生,那個退學的小夥子也是在這一年,進入美國《福布斯》雜誌億萬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萊特繼續攻讀,拿到博士後學位;那個美國小夥子的個人資產,在這一年則僅次於華爾街大亨巴菲特,達到65億美元,成為第二富豪。1995年科萊特認為自己已具備了足夠的學識,可以研究和開發32Bit財務軟件了;而那個小夥子則已繞過Bit係統,開發出Eip財務軟件,它比Bit快1500倍,並且在兩周內占領了全球市場,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個代表著成功和財富的名字——比爾·蓋茨也隨之傳遍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認為,隻有具備了精深的專業知識才能從事創業,然而,世界創新史表明:先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才從事發明創造的人並不多,不少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都是在知識不多時,就直接對準了目標,然後在創造過程中,根據需要補充知識。比爾·蓋茨哈佛沒畢業就去創業了,假如等到他學完所有知識再去創辦微軟,他還會成為世界首富嗎?

在這個世界上,似乎存在著這麼一個真理:對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條件成熟了才去行動,那麼他也許得永遠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