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成功的情商(1)(1 / 3)

成功的惟一因素在於情商

有著聰明過人的大腦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因為智力確實在成功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許多智商高的人卻仍然在生活的底層苦苦跋涉,這又是為何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情商在一個人成功路上的重要性。

10年前的莫奈就是這些人當中的一個。

那時,莫奈還隻是一個汽車修理工,當時的處境離他的理想差得很遠。一次,他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招聘廣告:休斯敦一家飛機製造公司正向全國廣納賢才。他決定前去一試,希望幸運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他到達休斯敦時已是晚上,麵試就在第二天進行。

吃過晚飯,莫奈獨自坐在旅館的房間中陷入了沉思。他想了很多自己多年的經曆曆曆在目,一種莫名的惆悵湧上心頭:我並不是一個低智商的人,為什麼我老是這麼沒有出息?

他取出紙筆,記下幾位認識多年的朋友的名字,其中兩位曾是他以前的鄰居,他們已經搬到高級住宅區去了。

另外兩位是他以前的同學,他捫心自問,和這四個人比,除了工作比他們差以外,自己似乎沒有什麼地方不如他們。論聰明才智,他們實在不比自己強。

最後,他發現,和這些人相比,自己分明缺乏一個特別的成功條件,那就是性格情緒經常對自己產生不良影響。

城市裏的鍾聲已敲了三下,已是淩晨3點鍾。但是,莫奈的思緒卻出奇地清楚。他第一次看清了自己的缺點,發現了自己過去很多時候不能控製的情緒,比如愛衝動、遇事從不冷靜,甚至有些自卑,不能與更多的人交往等。

整個晚上他就坐在那兒檢討,他發現自己從懂事以來,就是一個缺乏自信、妄自菲薄、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人。他總認為自己無法成功,卻從不想辦法去改變性格上的弱點。

同時他發現,自己一直在自貶身價,從過去所做的每一件事就可以看出,自己幾乎成了失落、憂慮而又無奈的代名詞。

於是,莫奈痛定思痛,做出一個令自己都很吃驚的決定:從今往後,決不允許自己再有不如別人的想法,一定要控製自己的情緒,全麵改善自己的性格,塑造一個全新的自我。

第二天早晨,莫奈一身輕鬆,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懷著新增的自信前去麵試,很快,他被順利地錄用了。

莫奈心裏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得到這份工作,就是因為自己的醒悟,因為對自己有了一份堅定的自信。

兩年後,莫奈在所屬的組織和行業內建立起了名聲,人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樂觀、機智、主動、關心別人的人。

在公司裏,他不斷得到升遷,成為公司所倚重的人物。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時期,他仍是同業中少數可以做到生意的人。幾年後,公司重組,分給了莫奈可觀的股份。

EQ較高的人在人生各個領域都比較容易占優勢,無論是談戀愛、人際關係或是理解辦公室政治中不成文的遊戲規則,成功的機會都比較大。此外,情感能力較佳的人通常對生活較滿意,較能維持積極的人生態度。反之,情感生活失控的人必須花數倍的心力與內心交戰,從而削弱了他的實際能力與清晰的思考力。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會來自於智力,更重要的是,你要發現自己的不足,讓你的性格和情緒得以完善。

人生要與成功有約

有目標,人生才不會盲目;有追求,人生才會有動力;有策劃,人生才會與成功有約。人的一生需要一個整體策劃,人生中的每一階段也需要各個具體策劃。如果你能做到策劃一生,那麼你必將成功一生。

臨近中學畢業之際,比爾·拉福就立誌經商。他的父親是洛克菲勒集團的一名高級主管人員,在商界摔打了很多年,對經商事務了如指掌,深諳其中奧妙。

父親的熏陶使年少的拉福也一心渴望做一位生意人。他的父親也已經發現兒子有商業天賦,機敏果斷,勇於創新;但同時也感到兒子很少受過磨煉,沒有知識,更缺乏經驗。

於是,拉福父子進行了一次長談,共同製訂計劃,描繪人生的藍圖。

拉福聽從了父親的勸告,升大學時並沒有直接去讀貿易專業,而是選了工科中最基礎、最普通的專業——機械製造。這招棋很絕妙,因為做商業貿易的人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在貿易中,工業商品占據了絕大多數,如果不了解產品的性質和生產製造的情況,就很難保證做貿易業務能取得成功。而且,工科學習不僅能夠培養出知識技能,還有助於使人建立起一套嚴謹求實的思維體係,訓練人的分析、推理能力,使人對工作具有一種腳踏實地的態度。總之,這些素質都對經商有很大的幫助。

就這樣,比爾·拉福在麻省理工學院度過了4年本科學習。當然,他並沒有局限於學習本專業知識,還廣泛接觸對經營商業貿易很有作用的其他課程。

大學畢業後,拉福沒有立即紮入商海,而是按照原先的計劃,開始攻讀經濟學的碩士學位。在芝加哥大學為期3年的經濟課程學習期間,他掌握了經濟學的基本知識,深入了解了經濟規律,並特意認真學習了經濟法律。與此同時,他沒有把主要精力用來研究理論經濟學課程,而是側重於學習微觀經濟活動及管理知識,尤其對財務管理較為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