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賺錢的情商(4)(1 / 3)

很快,麥克的第二批手套又到了海關。這次他不敢再如此炮製前一次的“拍賣”,恐怕引起海關的懷疑,而把一萬隻右手手套兩兩相配,去冒充一左一右的“正常”手套。結果此計成功,海關人員又一次被這種瞞天過海的妙招騙住,隻收了麥克5000副手套的關稅。這樣,麥克隻用一半的關稅,外加折賣左手手套時花去的一小筆費用,就成功地把1萬副手套弄到美國境內。

如何躋身於富人行列

在全球400位富翁排行榜上,幾乎有一半的人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們有幸生於富豪之家,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從而躋身於富人行列。

1966年,李澤楷出生於香港。李嘉誠對兩個兒子李澤钜、李澤楷一直寄予厚望,希望他們做到“巨大”、“楷模”。自3歲起,李澤楷每天跟私人教師補習英文,有時還向父親學習古文。從年幼時,他還經常在休息日隨父親出海,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直到他擁有自己的豪華快艇。

1971年,李澤楷人讀香港富家子弟雲集的頂級名校聖保羅學校。13歲時,他被送往美國加州一所高中讀書,在那裏度過了一生中最寂寞的日子。那時他的英文不算好,雖身為富豪之子,但日常家務必須自己動手。為了自食其力,李澤楷曾在麥當勞做夜間兼職工作、在高爾夫球場做球童。

李澤楷與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李澤钜一樣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但他與李澤钜所選擇的路不同,李澤钜選擇協助父親,管理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而他選擇了一條更能自由發揮但充滿荊棘的創業之路。

1988年,李澤楷大學畢業後,沒有加入父親的公司工作,而是先在加拿大投資顧問公司等集團工作。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他知道了上級與下級溝通的重要性,及怎樣建立一個融洽和諧的工作環境,這些都使他在以後的創業中受益匪淺。兩年後,李澤楷返回香港,進入和記黃埔管理委員會。這時,父親為了幫助他,指定“打工皇帝”霍建寧做他的老師,傳授商務活動的技巧和經驗。在名師指點下,李澤楷聰慧的天資得到了充分的開發與鍛煉。

1991年,李澤楷受父命創辦衛星電視。1993年,以4億美元賣掉衛星電視大部分股權,引起世人矚目,同年創辦了盈科集團。在創業時,李澤楷每天上班前必收看CNBC的財經新聞,到辦公室先看報章中有關盈動的剪報,接著與公司的公關部門聯絡,查看有無緊急消息需要回應,然後才開始與總經理及同事商議事項。其餘時間他喜歡在公司到處走動,思考集團未來發展,遇有靈感就從衣兜裏拿出筆來記下。

1999年5月,李澤楷以數億港元的代價、以股換股的方式收購了黃鴻年擁有的市值不足1億港元的“得倍佳”,用以借殼上市。“得倍佳”改名盈科數據動力有限公司(簡稱盈動)複牌後,股價由每股0.68元躍升至9.15元,驟升13倍,創下了當時單日最大升幅。隨後又挾著3月份提出建立香港“數碼港”及與英特爾聯手的餘威,盈動股價不斷飆升,最高市值達28.5港元,最後穩定在22.15港元,升值達170倍。10個月後,盈動以市值2200多億港元的資產成為全港第六大企業,創下了香港產業界的融資神話。

這時李澤楷已擁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數碼產業領地,但他並不滿足,繼續奮鬥,要建立自己的數碼王國。2001年1月,香港傳出英國大東與新加坡電訊就收購香港電訊進行談判。2月,李澤楷領導的盈動也準備收購香港電訊。就在這時,澳大利亞傳媒大王默多克以10億美元購入新加坡電訊4%股票,幫助新加坡電訊籌措資金。競爭進入白熱化程度,似乎默多克組合勝券在握。不料李澤楷破釜沉舟,以359億港元股份加現金的方式與英國大東達成協議,收購了香港電訊54%的股權。這次收購為盈動拓展了數碼產業的空間,建立了一個牢固的數碼產業的橋頭堡,為其寬頻服務提供了一個側翼的支持與屏障。事業如日中天,李澤楷已建立了一個數碼王國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