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內心裏充滿要幫助別人的熱情,你就會興奮,你的精神振奮,也會鼓舞別人工作,這就是熱情的感染力量。
在職業生涯中,要想與別人競爭,必須保持一股工作的熱情。所以,這裏提出了熱情加油站的概念。所謂熱情加油站,就是在心理中樞係統經常不斷地激發興奮神經,把心理因素轉化成工作熱情。當然,不是讓你榨幹熱情,而是疏通情感渠道去補充熱情,從而起到加油站的作用。像沒有汽車加油站,汽車就不能跑長途一樣,熱情不加油,職業活動也不能維持長久。隻有當熱情發自內心,又表現成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時,才能征服自身與環境,創造出日新月異的成績,使你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你如果已經工作了,就會知道,當你最初接觸一項工作的時候,由於陌生而產生新奇,於是你千方百計地了解熟悉工作,幹好工作,這是你主動探索事物秘密的心理在職業生涯中的反映。而你一旦熟悉了工作性質和程序,日常習慣代替了新奇感,就會產生懈怠的心理和情緒,容易固步自封而不求進取。你這種主觀的心理變化表現出來,也就是情緒的變化。
有熱情才能有積極性,沒熱情隻能產生惰性;惰性會使你落伍。業績不佳難免要被“炒魷魚”,這也是職業生涯中的一條規律。由此看來,你能不能與別人競爭,關鍵靠你的心理素質和內心動力,也就是靠堅持不懈的工作熱忱。
因此,卡耐基指出:“同樣一份職業,同樣由你來幹,有熱情和沒有熱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變得有活力,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而後者,使你變得懶散,對工作冷漠處之,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發明創造,潛在能力也無所發揮;你不關心別人,別人也不會關心你;你自己垂頭喪氣,別人自然對你喪失信心;你成為這個職業群體裏可有可無的人,也就等於取消了自己繼續從事這份職業的資格。可見,培養職業熱情,是競爭至關重要的事情。”
連續加班後更要精神飽滿
一些出入寫字樓的人,他們一臉倦容,走起路來無精打采的樣子,讓人一看就知道他是那種開夜車、連續加班的人。這樣的人盡管辛辛苦苦做了事,可能並不能贏得老板的滿意。一般來說,老板不喜歡那些提不起精神的人,不管你是出於何種原因。
在現代職場打拚,不可避免地碰到加班加點的事。加班,一直被作為一種美德受到讚揚,因為一說到某某員工工作表現好時,總是說:“某某放棄休息時間,連續加班加點地工作,不僅沒有絲毫怨言,而且還能精神飽滿地繼續工作……”
有一個姓張的秘書,因為工作多,日問常常完不成任務,所以連續加班是常有的事。但越加班,工作越是繁重,他的精神反而越來越好,幹得也越來越出色。於是,老板的讚賞也多了。
在一次會議上,老板當著大家的麵表揚了這個秘書:“小張這個人很有活力,幹起什麼事情來都有精神,我們幹工作就要有一股樂觀向上的勁頭兒……”
無疑,小張連續加班依然充滿活力贏得了老板的好感,這對他的未來發展是很有利的。員工加班後仍保持精神飽滿,讓老板看了覺得精神振奮,耳目一新,他一定會因此而對你報以樂觀的看法,對你做好工作充滿信心。
精神飽滿是一個員工的金字招牌,沒有一個人願意跟一個整天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一個老板願意提拔一個精神萎靡不振、牢騷滿腹的員工。
現在是崇尚隻問結果不問過程的年代。在老板眼裏,不管你是不是加了班,他隻問結果,他要看到的是員工永遠精神飽滿,能把事情做好。
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工作,不但可以提升你的工作業績,而且還可以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你責任心和上進心的外在表現,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
如果你一加班就撐不住,第二天上班就無精打采,哈欠連天,這樣怎能贏得老板的信任和賞識呢?
很多成功的職業人士,愈是疲倦的時候,就愈有精神,讓人看不出他有絲毫的倦意。工作起來依舊神情專注,走路時依然昂首挺胸,與人交談時麵帶微笑,一副輕輕鬆鬆的樣子,這樣的人,自然會讓老板覺得你是一個積極向上、值得信賴的人。
總之,不管加不加班,每天都要精神飽滿地去迎接工作挑戰,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去發揮自己的才能,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潛能。這樣,你的內心同時也會變化,變得越發有信心,別人也會越發認識到你的價值。
良好的精神狀態不是財富,但它會帶給你財富,也會讓你得到更多的成功機會。
主動向老板彙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