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情商決定命運(3)(1 / 3)

文學巨匠歌德也曾經因為沒有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錯以為自己是一個當畫家的料子,結果白白浪費自己10多年的光陰。這些都是自己沒有給自己一個正確定位的結果,也就是沒有一個正確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實現。一種是通過認識別人來認識自己。一個人究竟有何種性格、何種能力,可以通過與他人交往與協作表現出來。所以通過認識別人來認識自己,是認識自我的重要途徑。心理學家提出的“鏡中之我”理論所揭示的正是這個問題。“鏡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意識、完成自我評價的。另一種是通過自我觀察來認識自己。自我觀察也有不同途徑:一是通過智力實踐活動。人根據自己在記憶、理解、觀察、想像、推理等經常的智力活動中的穩定表現,來認識自己在智力方麵的能力。通過這些智力活動,他相信自己有著何種的記憶、理解、觀察、想像、推理等能力。二是通過自己反複的情感體驗,來體察自己有何種情感特征、有何種意誌特征等等。內省智力是人類獨有的,而且也是人類智力的高級形態。荀子那種“三省乎己”的精神正表現了古代賢哲的高度內省智慧和對內省智力的不懈追求。

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為了達到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目的,應盡可能地把自我評價與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相比較,在實際生活中反複衡量。

在這種衡量中如果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也就可以建立一種正確的自我心像。對於兒童、少年來說,有無良好的自我心像,有無自信心,首先取決於自己的父母是否有良好的自我心像。學齡前兒童中自尊心、自信心較強者,往往有著自信且自尊的父母;沒有良好自我心像和缺乏自信的父母常常培養不出自信的孩子。因此,父母缺乏自信心將對子女形成不良影響。合格的父母應該讓孩子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想法,相信自己一定有存在的價值,也一定能夠找到存在的價值,一定能夠向別人證明我存在的價值——因為我是獨一無二的!

正因為如此,郭沫若才說:寧可讓年輕人驕傲一點,也不能讓他們失去自信心。

適應上司而平步青雲

人與人合作,時常會出現問題,無論你不喜歡上司的原因是不獲升遷、加薪,還是不被信任,辭職不於是最下下之策,除非情況無可挽救。

本來不喜歡某人可以與他疏遠。但與上司之間若缺乏聯係,結果雙方隻會愈來愈不信任和不尊重。不妨多用電話(內線)與上司聯絡,既可保持距離,減低火藥味,又可拉近合作的關係。謹忌“我應做些什麼?有些什麼好處?”如果你能夠持續令工作順利、情緒穩定,那麼除了上司,還有更高層人士會曉得你的工作能力。

即使你與上司互相不欣賞,但處處表示你的支持,多少可以賺到上司對你的尊重。多考慮以下的問題:上司最需要什麼資料?怎樣可以幫助他?你以往犯過什麼錯,將來可以避免嗎?對你必有裨益。

記著,私下,你可以與上司的意見背道而馳,但在公開場合一定要處處支持他,以行動來使他的決定付諸實現。還有,萬萬不可在背後說上司的壞話,否則吃虧的隻會是你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作風,正如你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問題是你既是下屬,就必須設法去協助上司們完成任務,達到為公司賺錢的目的。

適應不同上司的工作形式,亦是白領人士必須懂得的技巧。如何去適應?一點也不困難,隻要本著誠意去與對方接觸,摒除一切主觀看法或者其他同事的意見即可。

當上司向你委以任務,請先清楚了解對方的真意,再衡量做法,以免因誤會而種下惡根或惹來麻煩。進行的方式,以不抗拒對方的意願,又切合自己的要求為重,那麼雙方才會合作愉快。

與上司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對你的工作有百利而無一害。

做錯了事,不要找借口和推卸責任。解釋並不能改變事實,承擔了責任,努力工作以保證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才是上策,同時得學習接受批評。

要令上司信任你和準時完成工作。記著,做任何事都要翻看兩次,確實沒有錯漏才交到上司麵前。謹記工作時限,若不能準時做好,應預先通知上司,當然最好不必這樣做。必須處處表現獨立圓滿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上司告訴你應該怎樣去做,放膽、小心地循序去做,從中就可學到不少東西。

不要逃避困難。接到一件工作先詳細想一遍,把預見的問題列出來,再想想應戰的策略,最好多給自己一點時間,以防有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

與上司保持良好的溝通。這種技巧十分微妙,給上司簡潔、有力的報告,切莫讓淺顯和瑣碎的問題煩擾他或浪費他的時間,但重要的事必須請示他。

雖然你很擔心自己會失業,對現今的工作感到很滿意,希望獲得上司的賞識,每年都有升職加薪的機會,視這份工作為日後步上青雲之路的踏腳石,但你不能把自己看扁,賤賣尊嚴,甘願被老板淩辱;背後卻以“受害者”自居,還認定金錢便是一切,喪失自我,但求可以在辦公室找到立足之地,不惜對上司阿諛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