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滿腔的熱情去工作,因為它能夠融化冷漠,可以贏得和諧的人際關係。熱情是一種素質,一種性質,它能夠戰勝一切。如果一個人能夠強烈地堅持不懈地追求,在工作中滿腔熱情,他就能夠成就任何事情。
熱情延伸生命,能夠令人重獲新生。那些達到人生巔峰的幸運兒,無一不為熱情所感染!諾曼·文森特·皮爾曾經說過:“熱情是能夠讓一切都變得不同的無價之寶。”
熱情是一種有魔力的東西,它能夠決定成敗,還能夠幫助你提高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戰勝工作中的恐懼心理,使你的思維更敏銳,讓你的努力得到更多的回報。如果工作遇到困難或是壓力,它能夠安撫你緊張的情緒,建立自立自強的信心,從而激發你強大的動力,創造工作的奇跡。
職場並不全是甜蜜與光明,而且大部分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困難、痛苦和失敗,如果你能夠激發內心的激情,擁有熱情的積極心態去工作,你就能夠不必過著沉悶無聊、循規蹈矩、漫無目的的日子,而是在嚴峻的考驗中,在失敗的痛苦中,充滿活力,活出精彩。
潛規則二:職場拒絕熱情過度
熱情是良好的素質,是一種工作的積極心態,但是熱情不應過度,為什麼好心的同事過度熱情會招來新進人員的惶恐,為什麼服務員滿腔熱情,客人卻不領情,反而流露出不滿甚至厭煩的情緒呢?最重要的原因是,工作之中,他們不懂得充分了解客人的需求,而是憑著自己的想法過度熱情,從而幹擾了他人的工作、生活。
因此,人際交往中要有所保留,切莫犯下“好事做到底”的過度熱情,工作中要保持距離,切莫犯下“滿腔熱忱”的過度熱情,雖然它能夠融化冷漠,能夠贏得他人一時的感激,但是一味地熱情,就有可能適得其反。
職場為人處世時,請守好自己內心的熱情,和熱情保持適當的距離,做到既不冷如冰川,又不熱如火山,使人如沐春風,從而感到更加溫暖,因為這種距離體現出來的是理解和尊重,它更能打動人心。
黃寧剛剛畢業,被分到張師傅的部下做一名程序員。張師要他設計一個程序,小黃很有天賦,在張師傅的指點下,很快將工作完成了。
黃寧以為自己會受到張師傅的表揚,畢竟像他這樣迅速完成的學徒不多見,但是老張總是盯著一些小細節不放,不但沒有表揚小黃,還大聲斥責小黃:“你看你做的都是什麼,拿回去重新做。”
小黃感覺很委屈,那些小細節明明並不重要,如果按照張師傅的意思去做,永遠都完不成。而且這些小細節根本沒有必要,做了也無疑是畫蛇添足。小黃就小聲地說道:“師傅,什麼事都不可能是絕對完美的。”
張師傅看到小黃不但不改正自己的心態,還在頭天工作中當麵抵抗,立刻就衝小黃發火,並且告訴他做不完就不準下班。
第二天,張師傅來到公司,看到小黃還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修改程序,突然感覺十分慚愧,畢竟他完成得很出色,比起那些剛進公司的其他程序員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可因為自己太過苛刻,讓他徹夜不眠。
他走到小黃的辦公桌前麵,看到小黃蒼白的麵容,再看看修改的程序,突然發現:這些程序早已麵目全非,無法正常使用了。
潛規則一:人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心理
21世紀的年輕男女由於童年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在他們小時候,父母往往就給他們設定了難以企及的目標,有時候還會告訴他們:“這些是大孩子做的,如果你能夠做到了,證明你比他們還聰明。”
於是,孩子在父母的企望下不斷地追逐一些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是由於能力有限,他們習慣把每個小細節做得盡善盡美,卻往往讓這些細節上的完美阻礙了前進的道路。長此以往,就會給自己施加壓力,引起情緒疾病。
潛規則二:職場上事事完美並非好事
《三國演義》的諸葛亮,集智慧、忠誠、廉潔於一身,常常被看作男性的超級偶像,然而就是這種完美主義人格,使得他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導致他死後,蜀國也麵臨被人殲滅的災難。
職場上事事盡職盡責,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過分苛求完美,則會給自己施加一種無形的壓力,當發現事情越做越糟時,就容易使人情緒急躁,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過分地追求完美,就容易讓人分心在細節上下功夫,從而迷失大方向,不僅吃力不討好,而且到最後會發現越是希望完美,事情就越有太多的陷缺。
職場完美並非好事,對於事事追求完美的人來說,平時一定要注意,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告訴自己:“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東西”,還自己一份平和輕鬆的心態去工作,反而能讓自己發揮出內在的潛力,收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