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多就眉飛色舞地議論人家的短處:“大家都在聊天,你怎麼不聊天?”“你是不是想拿優秀獎?”“不嫌磕磣,最近聽說我們辦公室某某跟總經理好了。”“你在瀏覽網頁啊?”“想換單位了?你會幹什麼?像你這種能力隻能進小企業當個小職員”……漸漸地,同事開始討厭她、躲避她,辦公室裏隻要她一來,本來熱鬧的場麵馬上變得很寂靜,大家都各自去幹各自事,主任與經理也是愛雞蛋裏挑骨頭,經常找她麻煩,她覺得自己很痛苦,但是沒有一個人可憐她,暗地裏都說:“活該”!
潛規則一:職場拒絕“長舌婦”
職場之中,同事每天都在一起,聊開、談論問題的時間很多,誰也不能保證這種交談一點也不涉及工作之外的事,誰也不能夠做到每說一句話都思考再三,每一句話都絕對與工作有關。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職場也一樣,常常會在特殊情況下討論一些是非,說些八卦之類的話。職場並不反對你說話,但是不要說過頭了,說話應有個度,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應有分寸,否則就會背上“長舌婦”的罪名。
無數事實證明,那些喜歡搬弄是非的人,都是一些沒有能力、沒有水平的人,他們一般都做不了大事。不要以為背底裏評論是非,道人長短,就能夠顯出你的能力,其實這是一種軟弱無能的表現,是人與人之間玩弄的一種小把戲,根本登不上大雅之堂,而且還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落得被“炒魷魚”的下場。
潛規則二:潔身自愛,小心遭受“長舌婦”的侵害
有時候,你懂得不參加是非議論,不代表辦公室就沒有嚼舌族的存在,身處職場的你一定要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同事之間相處,雖然要真誠,但也一定要保持一定距離,不能說的話不要說出口。和同事聊天的時候,在其他特定場合說的話不能全盤照搬,對於同事無意中說出的關於別人隱私的事,一定不要好奇,而應淡然視之,含糊應對。
如果你發現有人在背後說你的壞話,或者是道你的長短,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因為一時怒氣在辦公室中當麵理論。你應該先穩定自己的情緒,一步步地化解難題。
對於自己不利的謠言,自己一定要認真想想這件事到底是否屬實,自己是不是做過什麼事、說過什麼話,讓對方看你不順眼。如果一切都是謠言,那麼你就讓他們去評論吧,相信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就一定能夠證明自己的清白。
同事之間應該豁達大度,相互容忍,當聽到他們在談論對另一個同事的不滿時,切記不要在中間搬弄是非、火上澆油,如果非要你當麵做出評論,你可以隱去雙方過激的不友好的話語,說一些能起到緩解矛盾和融洽關係的話。
如果雙方之間的矛盾非常激烈,那麼你最好不要說話,保持“沉默是金”的心態;如果有人說你的壞話,隻要不是原則性的矛盾,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不要糾纏於細枝末節,不要對已經過去的事情耿耿於懷,隻要相信自己,真心誠意地維護同事之間的團結,你就一定能夠在時間的見證下獲得同事的喜歡,得到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的青睞。
事例一:紫君新到一個公司,或許是新人的緣故,這裏許多熱心同事都來關心她,結果好心過度,使得紫君惶恐不安。尤其是在午飯時間,偌大的一個職工食堂,年長的阿姨大姐輪番“轟炸”年齡、家人、戀愛經曆等私人話題。
紫君也知道這種熱情表達的是接納和喜歡,但是她就是無法習慣這樣的分享,希望多給自己留點心理空間。所以,後來紫君見了她們就會盡量躲得遠遠的,實在避不了隻好勉強苦笑。
事例二:還有一個女孩叫麗娟,在大酒店當服務員,看到外賓來到酒店吃飯,為了表現自己的工作勤快與能力,她滿臉微笑,手疾眼快,一刻也沒有閑著,上菜後即刻報菜名,見客人杯子空了馬上添茶斟酒,看見骨碟裏刺皮殼多了隨即更換,手巾用過後即刻換新的,碗裏米飯沒有了趕緊上……外賓本來希望在這裏能夠有更好的空間與客戶談一些重要事情,結果看到她站在麵前忙上忙下,還不時用一兩句禮貌的英語用語詢問,卻隻得無奈忍受這種過度熱情,希望她趕快走人。
麗娟卻誤會了外賓的意思,以為外賓非常喜歡自己的這種熱情,因此更加熱情地為外賓端茶倒水,細致入微,眼看著時間一分分地流過,吃了一會兒,外賓隻得把刀叉放下,略顯無奈地說:“這裏的服務真是太熱情,讓人覺得……有點透不過氣來了,麻煩你能夠離開一會嗎?”
潛規則一:職場應喚起你的工作熱情
熱情是一種對人、事、物和信仰的強烈情感,是職場最重要的秉性和財富之一。如果有了火熱的激情,就可以激發自己潛在的動力,從而喚起工作的良好心態,帶著熱忱和信心去工作,全力以赴,不找任何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