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公司經理的重用,王小華自然很是高興。恰好這天要去上海某周邊城市談判,王小華考慮到一行好幾個人,坐公交車不方便,人也受累,會影響談判效果;打車一輛坐不下,兩輛費用又太高;還是包一輛車好,經濟又實惠。
主意定了,王小華準備直接去辦理。但是,幾年的職場生涯讓她懂得,遇事向上級彙報是絕對必要的。於是,王小華來到經理辦公室。“老板,您看,我們今天要出去,這是我做的工作計劃。”王小華把幾種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著說:“我決定包一輛車去!”彙報完畢,王小華滿心歡喜地等著讚賞。
但是她卻看到經理板著臉,生硬地說:“是嗎?可是我認為這個方案不太好,你們還是買票坐長途車去吧!”王小華愣住了,她萬萬沒想到,一個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議竟然被駁回了。王小華非常不解:“沒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來我的方案是最佳的。”
潛規則一:揪下屬“小辮子”,隻會損失更大
從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公司經理是在揪王小華的“小辮子”。當初,王小華反駁了公司經理的方案,而現在王小華的自作主張,讓公司經理抓住了“小辮子”。
她認為包車是最佳的方案,但是公司經理為了挽回自己的威信,同樣把王小華的方案推翻。同時,對王小華的私自主張,公司經理也十分不滿,他會認為,你簡直都沒把我放在眼裏。所以,王小華的方案即使是最佳的方案,上司為了顯示自己的威信,也不會采納。
從整體利益來看,公司經理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不采用王小華最佳的方案,就讓公司受到了不必要的損失。同時,也打消了下屬的積極性。下屬會認為,即使自己想到更合理的方法,上司也不會采用,更不會得到上司的認可。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按照上級的指示去做,既省事也不用費腦。長期下去,公司的發展又從何談起呢?
潛規則二:下屬的“小辮子”不能揪
如果作為上司,眼裏揉不得下屬的小毛病,小缺點,動不動都把下屬的“小辮子”揪出來,你是做到嚴而無私了,可是下屬的心靈卻受到嚴重的創傷,而這種傷害又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工作,下屬嘴上雖然不會說出與你相抗衡的話語,但是在他們的心裏卻對你產生了敵意。在以後的工作中,他很有可能在暗地裏與你對著幹,從而使你的管理工作不能順利地開展。
其實,每個人都不願意無故與人翻臉。上司在批評下屬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批評、責訓當成自己的樂趣。既然批評,尤其是訓斥最容易傷和氣,那麼作為上司,在提出批評時一定要謹慎。對於下屬的“小辮子”,能不揪就不揪,給下屬留一點麵子,同時也給自己留一點餘地,於公於私都沒有害處。
潛規則三:你會揪下屬的“小辮子”嗎
當你得知下屬有一定的缺點或不足時,作為領導,你會揪下屬的“小辮子嗎?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或不足,但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誰也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缺點或不足。可是,在某些情況下,下屬的缺點或不足即使掩蓋得再好,總有一天也會暴露出來的。而在此時,明智的領導是不會將下屬的這種缺陷公布於眾的。因為他知道,說出來等於傷害了這個下屬的自尊心。如果一個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他對工作也就失去了興趣,更失去了對生活的信心。所以,為了不傷害到下屬,聰明的上司是不會揪出下屬的“小辮子”的。
所以,當下屬在工作上犯了錯誤,領導也會為了顧全下屬的麵子,不會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也隻是點到為止。而這種批評方法比其他形式的指責、辱罵都有效果。因為這樣的話,領導時時都在顧及到下屬的麵子。當然,作為下屬也會十分清楚這點,自然知道該如何去做了。有人說,你想別人怎樣對你,那麼你就要怎樣對待別人。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因此,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揪住下屬的“小辮子”。
潛規則四:不揪下屬“小辮子”,工作會更加精彩
作為領導,當得知下屬缺點或不足時,沒有當眾指出,就是給下屬留了麵子,這樣做也不會傷害到下屬的自尊心。無論在任何場合下,都不要當眾指責或批評下屬,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是沒有道理的。隻要你有足夠大的寬容心,就一定能得到下屬的擁戴。這樣做也會使你在公司的管理工作更容易開展,而且你還能找到工作精彩的一麵。
聰明的上司都不會去揪下屬的“小辮子”,隻是一次簡單的訓斥,也會處理得非常得當。同時,也要讓下屬知道你是在關心他,照顧他,讓他感覺到你的溫馨。
將心比心,下屬也會對你做出相應的回報。由此可見,不揪下屬的“小辮子”,工作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