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與下屬打交道也要講藝術(3)(2 / 3)

查無結果,馬經理在一氣之下,讓馬愷掌管倉庫的鑰匙,防賊似的防著他們三個打工仔。後來,倉庫裏貨物又神秘地少了一些。於是,他們每個人都很害怕。

馬愷握著那串鑰匙去找馬經理,半夜才回來,喜笑顏開地對他們三個說:“虛驚一場,我和馬經理一查進貨單才發現,原來去年年底訂貨時香煙比往年少訂了幾條,泡麵的訂量也有問題。”這時,王曉和同事才舒了一口氣,並開始抱怨起來。接著,馬愷變戲法似的從口袋裏掏出一大把鑰匙,說:“年關已近,倉庫裏的工作一定很忙,馬經理讓我給你們每人配一把鑰匙,以便於隨時工作。他也讓我轉告你們別介意,他這個人的脾氣不好,見不得雞鳴狗盜之事。”握著金閃閃的鑰匙,王曉他們有了一種當家做主的感覺,工作自然也幹得盡心盡力。當卸下一車貨時,他們就齊心協力地清點,入庫,配合默契。有時清點完,略有剩餘時間,他們就再清點一遍,以保證準確無誤才入庫。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因為疏忽,漏點多點之事時有發生。所以,王曉和另兩個同事商量:“工作雖然卑微,可為了那串鑰匙裏的信任,我們一定不能掉以輕心”。從此以後,倉庫再也沒有發生過失竊的事情。

直到多年以後,王曉才知道,那串鑰匙,根本就打不開倉庫的大門。難怪那些日子馬愷總是第一個上班,早早地打開門。因為馬愷發現,一個人心中的委屈多一點,付出就會少一點。付出少一點,獲得就會少一點。那時,他們少的是別人的信任,別人的尊重,甚至別人一點點的溫情。這才導致了倉庫的“失竊”,其實倉庫裏丟失的貨品就是被他們三個偷走的,被他們三顆充滿委屈、不甘的心“偷”走的。於是,馬愷才想到用一把打不開倉庫大門的鑰匙,打開他們的心門。

潛規則一:打一巴掌也要送顆糖

從上述故事來看,馬經理得知東西被偷時,就對王曉他們大動肝火。但是,後來,馬恍卻給他們每個人配了一把“倉庫大門”上的鑰匙,這讓他們有了當家作主的感覺,進而更加努力地為他工作。這讓我們想到,打一巴掌,又送顆糖,實際上滿足了他們心理上的需求。自然,像失竊這樣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對於下屬來說,在工作上犯錯誤是常有的事情,作為上司,批評當然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批評之後,還要給下屬送顆糖。這樣,既能讓下屬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利於改正所犯的錯誤,也能讓下屬感受到上司的關心與愛護,進而讓下屬感受到“大家庭”的溫馨。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同樣多給下屬一點關懷與尊重就,可以得到下屬信任,更可以讓下屬為這個大團隊盡心盡力做好工作。

潛規則二:巴掌要打,糖也要送

在下屬錯事情的時候,該批評時要批評,該懲罰時也要懲罰。因為沒有受過批評或懲罰的人,就不會成長,也不會進步。但是,在打一巴掌後,也要送顆糖,給予下屬親切的關懷,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要鼓勵一下下屬,或者對下屬某項工作表現得不錯表揚一番,這樣可以增加他們的積極性。有人說,一個溫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勵的評語都會激發員工的上進心,也有可能會改變一個員工對工作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這一打一送,還可以體現一個領導獎罰分明,進而讓下屬對其產生敬佩之情。

潛規則三:以寬容的心態,對待每個下屬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待下屬犯錯誤,上司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當出現重大錯誤時,也要以寬容的心態去接受事實,錯誤既然發生了,就是你對下屬狠狠地批評,甚至給予很大的懲罰也無補於事。這個時候,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最關鍵的。

人們常說:“哀莫大於心死”,如果上司經常用尖刻的語言奚落、諷刺、挖苦員工,表麵上員工是在聽你的,按你說的去做,但實際上員工隻是在敷衍了事,因為他根本體會不到工作的樂趣,工作質量肯定不高。而且,更多的是傷害了下屬的心靈,長此以往,員工的自尊被摧毀,自信被打擊,智慧被扼殺,工作可能幹得更不好。最後,有的下屬抱著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態度,對員工、對管理者、對企業都不利。所以,作為上司,在批評或懲罰下屬後,還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下屬,讓他們感到企業的溫暖,嚐到你送來糖的甜頭,這樣才能激發下屬的積極性,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王小華年輕幹練、活潑開朗,進入企業不到兩個月,就成為主力幹將,是部門裏最有希望晉升的員工。在一次研討工作會議中,王小華很嚴肅地反駁了公司經理的方案。此時,公司經理的臉都是鐵青的。因為這讓公司經理十分尷尬,而且也有失他的威嚴。但是,公司經理表麵上還是笑了笑,繼續開這次會議。從此以後,公司經理對王小華的印象很不好。不久,公司經理把王小華叫了過去:“小王,你進入公司時間不算長,但看起來經驗豐富,能力又強,公司開展一個新項目,就交給你負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