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與下屬打交道也要講藝術(1)(2 / 3)

有人說,小事是成就大事的基石。在感情投資中,團隊領導就應在細微的事情上給予關懷。這種關心與愛表現在成員的工作和相互交往上,也表現在生活上,比如,同事生病要噓寒問暖一下,為單身同事搞一次周末聚餐,給戀愛初的年輕人放上一天的“戀愛假期”,或者在情人節發放“戀愛津貼”,為年老的員工組織定期的體檢。這些都是感情投資,而且不需要花費任何成本,卻能在企業中自發地形成互幫互助的風氣。當成員灰心、遭遇逆境時,可以給予精神上的鼓勵、支持。隻有這樣才可以傳遞出有力的信息:“我們在一起,我們是一個團隊。”與此同時,這些感情投資會滋潤員工的心靈,會像禾苗一樣茁壯成長,最終結出豐碩的果實。

有這樣一個公司老板,在別人眼裏他是一個十足的傻子。這是因為他對待手下的業務員,總喜歡重獎。每當業務員賺取5000元時,他隻從其中提取五分之一,即1000元,而讓員工拿走五分之四,即4000元。你說,他是不是太傻了?天底下再沒有像他這樣糊塗的老板了。

於是,有人對老板的這種做法不解,便問道:“你是老板,完全可以提取五分之四,為什麼隻給自己留五分之一呢?”

這時,老板笑了笑,給他解釋道:“我現在有100名員工,假設每人賺5000元,公司在每人身上提取1000元,一個月下來就是10萬元,而每名員工僅僅隻提取了4000元。”

他又接著說到:“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我的重獎模式可以促使我的員工隊伍快速擴展,最終受益最多的還是我自己。”

然後,他又興致勃勃地說:“如果我多拿些,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勢必會減弱,公司的發展速度減慢了,規模自然會受到影響,可能會一直維持在20人,而人才流動性反而會加大,用在員工培訓和內耗的成本將會難以估算,這時候,就算老板從每個員工手裏能拿到4000元,最終的收入不過8萬元,如果再減去公司用在員工的培訓和內耗的成本,實際到手則會更少,而且老板管理起來會非常累。”

最後,他又說:“更為危險的是,因為收入水平低,成長起來的人才留不住,而優秀的人才又進不來,公司最終會逐漸萎縮下去,到時候,爛攤子隻有老板自己去收拾了。”

潛規則一:上司有時也得會犯傻

在別人看來,這個老板是個十足的傻子,放著大錢不拿,而隻拿那一小份的錢。可是,最終獲利的還是這位老板。你說,他是傻還是聰明?顯然,這叫大智若愚。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在外表看來好像很愚笨的樣子,其實這樣的人卻很聰明,他用智慧不僅為自己贏得了財富,也為自己贏得了人才。

從這個事例中,這位老板看似吃虧了,實際上他卻賺了。我們在笑他愚笨之時,是否也要看到,這樣愚笨的老板實際上是名利雙豐收。真正聰明的領導往往會時不時地裝一下糊塗,讓下屬得到多一些利益,而自己往往會“吃些虧”,看似吃虧,實則也是獲利。

潛規則二:真誠地犯傻,給人一種安全感

作為上級,與下屬打交道是一門藝術。如果你知道職場中的潛規則,有時就要犯一下傻。真誠地犯傻,往往會給人一種安全感,同時還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收益。然而,有些人就是看不到“犯傻”的益處,隻是一味地精明。到最後,受損失的還是自己。由此可見,這並不是傻,而是一種智慧。

愛犯傻的領導與人相處,往往給人安全感,讓人放心。因為他即使有秘密,秘密也隱藏得不深,內心縱然有座冰山,也要向世人時不時展現冰山的一角。而那些不愛犯傻的人,每時每刻給人的感覺,都像在製造陰謀。這樣就會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進而不能全心全意地為自己效勞。所以說,真誠地犯一次傻,往往可以給自己的人生譜寫一小段不一樣的插曲。

潛規則三:犯傻往往更能贏得下屬信任

人們常說,一個領導真正的本事不在於他能做成多少事,而在於他能發動別人做成多少事。作為領導威信不足就難以服人,不付出真誠就難以得人,信任不能達到就難派遣人,話語不實就難以領導人。領導要想得到下屬的信任,就必須要會犯傻。隻有會犯傻,才能讓下屬感到你是可以信任的,進而為你效力。在某些事上,領導就應該學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就是說,小事糊塗,大事清楚,才能讓下屬明白你的良苦用心。明智的領導往往把榮譽分給下屬,而隻有那些愚蠢的上司將責任推給別人。職場潛規則告訴我們,一個上司要想得到下屬的信任,在必要的時候就要學會犯傻。

胡雪岩是清朝一代紅頂商人。你可以看他是怎樣裝糊塗的,從而學到點什麼。

有一次,胡雪岩與合夥人龐二做絲業生意。可在臨交貨的時候卻出了亂子,龐二的下屬朱福年在暗地裏搗了鬼。

朱福年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想在上海絲場上做江浙絲幫的首腦人物。於是,他想借龐二的實力,來達成自己的夙願。朱福年表麵上對胡雪岩“看東家的麵子”不能不敷衍,暗地裏卻處心積慮,想打倒胡雪岩。但是,他又不敢明目張膽地跟胡雪岩對著幹,隻有在暗中操作,來打壓胡雪岩。幸虧有人發現朱福年的問題並派人來告訴胡雪岩,當胡雪岩聽到朱福年要對自己報複的原委時,他很快就有了製服朱福年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