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個性與組織目標(1 / 3)

王石有很多頭銜,如中國房地產業領跑者、中國創業企業家、運動健將、萬科精神領袖等,但他因為酷好登山,平均每年都會利用1/3的時間用來攀登世界高峰,所以把自己定位成“運動型的企業家”。他曾經為摩托羅拉做廣告,登頂多座世界最高峰,生活有一套“瀟灑哲學”,這是許多事務纏身、疲於奔命的企業家心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物我兩忘、無為而治”。

當追求個人愛好與管理企業相衝突時,王石的化解之法就是禪讓權位,活得瀟灑。王石認為:“不是我對萬科很重要,而是萬科對我很重要。現在,萬科從某種角度來講,80%缺了我是沒有問題的。現在一些媒體要求采訪我做封麵,我說可以,但一定是兩個人,得有我的首席執行官在,而且首席執行官在前麵,我在後麵,一定要這樣。差不多再過3年,我創業就30年了,我也很想去進修一下,去總結一下,這對我個人人生是很有必要的。”

過去,王石“賣掉萬科”,從業務多元化轉為專攻住宅開發;接著他又退居二線,將決策和執行分開;1999年2月,王石辭去總經理職務,擔任萬科董事長,鬱亮為總經理。現在,王石將自己定位為“運動型企業家”,積極探尋“人生的登峰造極之道”。

王石是中國大陸第一位完成七大洲最高峰登頂計劃的業餘登山家。2010年5月22日,“零公裏行動”南坡登山隊6名隊員成功登頂珠峰,其中王石以60歲的年齡登頂,再次創下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者紀錄。在王石看來,登雪山是以生命作為賭注,以獲得登頂體驗,這些活動對他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讓他更加敬畏大自然、珍惜生命。王石說:

其實,登雪山令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登雪山隨時伴著生命危險,在這種狀態下,每次能安全地回來,最令我懷戀的是那些艱險曆程。

你問我登頂的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一覽眾山小的豪邁?站在峰頂,天氣好的話,沒有雲層遮擋,看著深不可測的山穀,心裏很害怕,我隻有一個想法:趕緊下山!因為,登頂隻完成了登山的一半,更危險的還沒有來臨。

若天氣不好,腳下都是雲,不知能不能安全下山,更要趕快下山!

王石登山之所以會“上癮”,那是人類征服自然的欲望永不停息。人們在登山之前,麵對險惡的自然環境,保護生命的本能會讓他們產生幾分膽怯。但是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他們始終向上攀登。王石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這種征服自然的欲望十分強烈。王石說:

其實,每次一進山我就後悔了,上到海拔四五千米,風刮著,頭疼,惡心,我就罵自己,問自己怎麼犯賤又來了。可爬著爬著,還沒登頂,我又開始想下一次該登哪座山了……外界有評論認為,王石登高峰,一是為企業作秀,二是燒錢擺富。王石認為,登山隻是一種樂趣,練就克服困難的膽識,同時讓你以全新的眼光去看待現代文明給你的東西。“平常我住在賓館裏,放在屋裏的果盤,我一般動都不會動。但進山後,一個普通的蘋果也變得異常珍貴。從山上下來,我在賓館睡覺前洗澡時,熱水痛快地從花灑中流下來,想想自己在山上好幾天不能洗澡,我會感歎現代文明真好!坐在馬桶上,使用著漂亮而現代的潔具,我覺得太美了。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人都能挺過來,回到都市,還有什麼不能容忍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呢?”

1.“7+2”壯舉

所謂“7+2”,就是七大洲最高峰加上南北極,王石是中國大陸第一位完成了攀登七大高峰和穿越南北極壯舉的業餘登山家。

王石最初登山源自於對健康的渴求。1995年他被診斷為腰椎血管瘤壓迫神經,醫生警告他有下肢癱瘓的危險。“我意識到可能在輪椅上度過下半生時,才感受到健康的寶貴。登雪山,形式上是一種帶有風險的運動,本質上卻是對健康的渴求和珍惜。”

王石第一次萌發登山念頭是在1997年,“當時到了珠峰大本營,看到遠處白雪皚皚的珠峰,就產生了登上去的念頭”。回來以後,也就是1998年,他開始了專業的登山訓練,並於1999年5月開始了自己的登山史,青海的玉珠峰成為他征服的第一座高峰。此後,王石一發而不可收,不斷攀登世界高峰,現在他早已擺脫了下肢癱瘓的陰影,行走起來矯健有力。他認為:“登山隻是一種平衡,平衡我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