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彎道超車”理論(2 / 3)

2009年12月,李彥宏宣布旨在搜索“暗網”、擴大搜索引擎抓取信息範圍的“阿拉丁計劃”提前上馬。李彥宏很早就認識到“暗網”信息的存在及其巨大價值,目前能被搜索引擎檢索到的信息隻占所有信息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大部分信息存在於“暗網”之中。而“暗網”之所以存在,一方麵是人類的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還沒有轉化為網頁;另一方麵,即使這些信息實現了網頁化,也沒有被納入搜索引擎的檢索體係,所以沒有被檢索出來。有了“阿拉丁計劃”捕捉“暗網”,人們就能獲得更為翔實的信息。

然而,“阿拉丁計劃”與“鳳巢計劃”不同,“鳳巢計劃”為企業大眾服務,目前的贏利模式較為明顯;而“阿拉丁計劃”則為“私密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屬於“10年後搜索體驗”的範圍,贏利模式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間。李彥宏幽默地表示,以後如果一個女孩麵臨三個男孩的追求,她該選擇哪一個當男朋友,也許“暗網”(阿拉丁平台)上的信息能幫她抉擇。

4.專注如一

專注如一,就是持續打造核心競爭力,不跟風、不動搖,猶如十年磨一劍。

市場需求日新月異,百度始終堅持搜索技術的研發,同時也尋找與搜索技術相關的業務,謀求“聯盟營銷”。為了實現百度專注於搜索的目標,李彥宏給公司的資源分配定下“721”的原則,即公司70%的資源都投向網頁搜索,20%投向幫助搜索業務的項目,隻有10%給予數字音樂等新業務。這樣,百度才能永續創新、冷靜經營,保持競爭優勢,獲得高速度成長。專注是百度戰勝一個又一個對手的法寶。因為專注,風險投資者才有較高的投資期望,因為專注才有“極致的產品”上線,因為專注才有品牌影響力。

由於專注於研發中文搜索技術,運營搜索門戶網站,百度的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順利地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李彥宏表示,在10年的發展史上,百度基本上隻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中文搜索。這麼長時間一直堅持做這一件事情,才讓百度今天在中文搜索市場上有76%左右的流量份額。“這次金融危機我們感受最明顯的時候是2008年的第4季度和2009年的第1季度,我們發現有10%甚至更多的客戶公司都倒閉了。”

“專注如一”是一種對專注精神的管理。李彥宏認為,曆史上任何一個偉大的搜索引擎都不是靠錢堆出來的。做得成功的時候,其實它們都沒有花太多的錢;相反,當它們成功以後開始大規模地融資,開始多元化之後,很多搜索引擎公司反而都失敗了。另外一個反例就是如果你認為錢多就能夠在搜索引擎這個市場上稱雄的話,那微軟應該是第一位的,他們一直講搜索引擎很重要,也願意為搜索引擎投入,但是現在來說,市場並不是這個樣子。“我並不擔心哪一競爭對手比我們錢多,我擔心的是哪一個競爭對手比我們更專注。”

李彥宏認為,百度過去之所以有這麼高速的成長,之所以取得中文搜索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就是因為專注。今後百度在這個領域麵臨更多具有實力的競爭對手的時候,仍然要靠專注來戰勝它們。他指出,現在在上市公司裏,百度是唯一一家隻做中文搜索的公司。

2005年,在成功帶領百度登陸納斯達克後,李彥宏將專注精神運用到自己的日常管理中,包括專注於滿足用戶需求(“用戶需求決定一切”)、專注於防控危機(“公司離破產隻有30天”)、專注於民主決策(“聽多數人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作決定”)以及專注於無縫溝通(“打破部門樊籬”)等。這些對專注的管理思想,有效支撐了百度“中文網頁搜索”這一核心業務的持續研發,讓百度的發展不再受製於少數管理者,讓整個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練就了“一專多能”,以專注如一的、高品質的、可信賴的搜索技術去服務和改變人們的生活。

5.“彎道超車”案例

在搜索領域,不是做到“一家獨大”就能高枕無憂了。企業要想在彎道超車、領先其他企業,既要保持平穩過渡不要翻車,還要不斷進行創新,專注於提升核心競爭力,防範後來者尾隨超車。百度自成立以來,都是在利用對手的弱點、犯錯等“彎道”超越對手,在無數個“危機彎道”,打破“習慣性刹車”,保持高速增長,從而超越對手。

2000年百度剛剛成立的時候,主要競爭對手是一家美國的搜索引擎AltaVista,當時主要門戶網站都在用它的搜索引擎;後來北京出現了一家叫“藍帆”的公司,和百度競爭;再往後,跟百度競爭的是一家叫做Openfind的台灣公司,接下來是雅虎中國。百度一成立就麵臨四五家企業的競爭,可見競爭無處不在。企業唯有學會“彎道超車”組合技巧,才能領跑行業。

6.與雅虎中國之爭

眾所周知,百度、穀歌和雅虎中國是中文搜索的三大競爭對手。雅虎中國是雅虎於1999年9月在中國開通的門戶搜索網站,致力於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生活引擎”。2005年8月,雅虎中國被阿裏巴巴集團全資收購。阿裏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馬雲說:“(雅虎中國的搜索業務)側重於某一特定方麵的業務(商機搜索),將有助於規避搜索巨頭百度和流行的門戶網站新浪網的競爭壓力。”

可見,雅虎中國想在電子商務行業將搜索業務做強做大,屬於“行業搜索”範圍,而百度卻是在“通用搜索”業務方麵謀求深入發展。

在李彥宏看來,十年來百度一直堅持做“通用的搜索引擎”,而不做“行業化搜索引擎”,因為客戶沒有先細分需求再進行搜索的習慣。李彥宏說:

當你資金充裕之後,企業的發展會有很多種選擇,也有人選擇去做垂直搜索(專業化、行業化搜索),認為將用戶需求細分更容易贏得廣告主,比如做一些化工類、機械類的搜索網站。但是用戶沒有這樣的使用習慣,當他搜索的時候,他不會去細分自己的需求,這都需要一個通用的搜索引擎,通過搜集大量的信息來作判斷。

雅虎中國有很好的機會成為以商業為重點的搜索引擎,但是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第一,由於東西方文化差異,阿裏巴巴與雅虎中國的整合是困難的;第二,雅虎中國正從門戶轉向搜索,但是缺少與之相配合的銷售和市場支持;第三,贏利模式缺乏創新,雅虎中國大部分收入來自過時的搜索技術3721.com(3721係“網絡實名”搜索,因涉嫌流氓軟件已停止運營)。這些問題都是雅虎中國麵臨的“危機彎道”,所以在發展路上常常“習慣性刹車”、走走停停。

百度正是抓住這些機會,輕鬆“超車”,遙遙領先。截至2009年6月30日,按收入計算,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場的占有率為64.4%,高於2009年第一季度的60.7%;穀歌第二季度的市場占有率從第一季度的26.8%降至26.1%;雅虎中國在搜索引擎市場位居第三位,占有率僅有5.5%。在市場占有率上,百度遠遠超過雅虎中國,所以二者之爭並沒有什麼懸念。

目前,百度與雅虎中國的業務競爭表現在本土功能的競爭,如提問功能中,百度的“知道”與“雅虎學堂”競爭;電子商務中,“百度有啊”與“雅虎口碑網”展開競爭。但在2009中國IT領袖峰會上,李彥宏表示,中國目前做搜索引擎的主要是百度和騰訊兩家,百度與雅虎中國的確也有一些有競爭關係的業務,但那不是百度發展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