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超車”理論,就是利用經濟危機、對手失誤等“彎道”,專注於提高核心競爭力,通過創新求變,保持企業平穩、快速增長,以實現對競爭對手的超越,獲得行業領先地位。
2009年9月,“2009中美經貿論壇”在美國芝加哥召開。本屆中美經貿論壇重點探討全球經濟危機下中美兩國企業如何深化合作和更快走出危機,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提出企業應對經濟危機的“彎道超車”理論,引起中美雙方企業家的極大反響。李彥宏認為,經濟危機其實就如同F1賽場上的一個彎道,世界各國企業就如同在賽場上飛馳的一輛輛賽車,在遇到彎道時稍有不當就可能滑出跑道而退出比賽,因此大家都會習慣性地踩刹車。但風險總是和機遇相生相伴,而高水平的賽手總是善於在彎道實現超車,其中關鍵就在於要看清路況、穩打方向盤、加踩油門。對企業而言,在遇到經濟危機彎道時,一般會放慢發展速度,但這也恰好給了優秀企業通過彎道超車實現超越式發展的機會。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最核心技巧,就是要拋棄幻想、創新求變、專注如一。做好這套組合動作,企業就有可能在危機中擺脫困境,實現超越,領跑對手。
所謂的“看清路況、穩打方向盤、加踩油門”,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路況”是網絡經濟發展的大環境,“方向盤”是指企業未來發展願景,而“油門”則是指企業發展速度和核心競爭力。
“彎道超車”是李彥宏超越競爭對手的一貫做法,他曾這樣帶領百度曆經兩次經濟彎道並成功實現超越式增長。“彎道超車”包括“守專”和“待錯”兩個方麵:“守專”就是堅守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專注於搜索業務;“待錯”就是等待競爭對手犯錯,然後在市場份額、贏利指標等方麵一舉超越他們。10年前美國很多搜索公司因為搞多元化發展,最終灰飛煙滅,而百度在中國堅守搜索業務,所以發展了起來。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百度抵製住多元化誘惑,專注如一發展搜索引擎業務,並創新求變,拋棄幻想,放棄單純為別人(尤其是門戶網站)提供搜索技術的商業模式,轉型到像穀歌那樣做一個麵向終端消費者的獨立的搜索門戶網站,做一個大眾品牌,同時引入搜索競價排名,通過廣告和幫助中國各個地區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推廣產品的服務來掙錢。結果,百度在互聯網泡沫破滅中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在2002年3-12月這10個月裏,百度進行了很多技術創新。雖然李彥宏是首席執行官,但實際上做的基本是技術項目經理的事,他每天跟工程師們在一起,迅速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技術,使百度在收錄網頁數目、結果相關性、信息更新速度和服務響應速度等很多領域迅速超越競爭對手,成為中文搜索的最優者。這樣創新求變的做法,使百度在接下來的2003年超越所有競爭對手,成為中文搜索市場上的流量第一。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百度以搜索業務為核心,創新求變,為網民提供綜合性搜索服務,如開展“阿拉丁計劃”、“鳳巢”、“框計算”等業務,以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當然,百度也和第一次遭遇危機時一樣專注如一,90%的精力都放在中文搜索引擎上,其中大約70%是網頁搜索,20%是垂直搜索,剩下的10%精力才用在跟搜索沒有直接關係的創新型、開拓型業務上。
下麵,我們將從拋棄幻想、創新求變、專注如一、“彎道超車”案例和第三次“彎道超車”等五個方麵的內容,來深入剖析李彥宏的“彎道超車”理論。
2.拋棄幻想
企業要實現“彎道超車”,就要審視當前的商業模式,拋棄幻想,果斷砍掉不贏利的業務,大膽創新,謀求新的商業模式。
百度成立初期,贏利模式是向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兜售搜索技術,為諸如搜狐、新浪、Tom等門戶網站提供搜索引擎。但在發展曆程中,百度逐漸發現,門戶使用搜索技術越多則價值越低,而且一旦經濟不好,很多門戶網站就會縮減在搜索業務上的投入。2000年,雖然國內80%的門戶網站都采用了百度的搜索技術,但百度卻賺不到錢,發展遇到了瓶頸。百度作為一家依靠風險投資的企業,這種入不敷出的商業模式肯定是不能持久的。李彥宏感覺到原先製定的贏利模式存在問題,於是他創新求變,並模仿穀歌的做法,做獨立搜索網站,搞“競價排名”。
2001年10月22日,百度搜索引擎正式發布,打造獨立的搜索門戶網站,專注於中文搜索。百度搜索引擎的其他特色還包括:百度快照、網頁預覽與預覽全部網頁、相關搜索詞、錯別字糾正提示、MP3搜索、視頻搜索等。李彥宏認為,從市場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采用適當的商業模式,才能擺脫困境、實現超越、領跑對手。李彥宏說:
如果IBM早發現了個人電腦的操作係統很重要的話,那可能就沒有微軟了;如果微軟早發現了門戶很重要的話,那就不會有雅虎了;如果雅虎早發現了搜索引擎很重要的話,那就不會有穀歌了。每一個例子我覺得都是千真萬確的,包括百度在內,如果穀歌及早地重視這個市場,也就不會有百度了。晚上如果睡不著,可能就是我在思考百度的弱項在什麼地方,我天天都在琢磨這件事。
在10年的發展曆程中,百度先拋棄了“技術買賣”的商業模式,大搞“競價排名”;在“競價門”事件危及企業道德時,李彥宏又積極研發新的贏利模式,以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例如積極尋找一些對外並購的機會,當然並不會看到便宜貨就買,而更多的是尋求與搜索業務的結合點,謀求“1+1>2”的並購效益。
百度“拋棄幻想”是要砍掉不贏利的業務,而不是砍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百度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強大的中文網頁搜索能力。李彥宏認為,不管商業模式如何創新,百度專注於中文網頁搜索的業務不會改變。
3.創新求變
創新求變,就是企業以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發展速度,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0年3月中國IT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行,李彥宏在會上表示,百度的創新速度並不會因為穀歌退出中國內地而變慢,原因在於:第一,搜索產業非常吸引人;第二,中國搜索產業增長非常快,中國搜索市場在未來五年都會保持高速增長;第三,互聯網沒有政策門檻,誰要想辦一個搜索引擎,估計沒有人攔著。以前全球搜索也是一家獨大,隻不過一家獨大的是雅虎,後來出現了一個更新、更好的搜索引擎穀歌,迅速可以替代上一個占據統治地位的雅虎。李彥宏認為,“彎道超車”靠的就是“創新的速度”,正如穀歌超越雅虎一樣,靠的就是速度,打造出一個更新、更好的搜索引擎就能扭轉乾坤。
在百度的創新求變中,做得比較成功的是“鳳巢計劃”,即通過百度強大的搜索營銷服務,為企業贏得更多商機。2010年4月,百度發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百度營業收入為12.94億元人民幣,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9.6%;營業利潤為5.308億元人民幣,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67.4%;淨利潤為4.805億元人民幣,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65.3%。李彥宏表示,盡管春節長假對百度第一季度的業績產生了季節性影響,但公司營業收入再創曆史新高,利潤增長強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鳳巢,其表現之好甚至超越了公司原來的預期。鳳巢提供的各種投放管理工具受到企業客戶的廣泛歡迎,客戶也通過鳳巢享受到了更好的投資回報。展望未來,百度的工作重點是進一步拓展市場,讓更多企業從百度搜索營銷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