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遠見贏未來(3 / 3)

李彥宏第一個市場選擇了日本市場。2008年1月,百度在東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百度和日本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樂天共建B2C合資公司“樂百在線”。從此,百度日本分公司正式運營,從而向穀歌和雅虎發起了挑戰。李彥宏自信地表示,百度在中國能打敗穀歌和雅虎,在日本同樣也能打敗他們。

百度走出去,為什麼要選擇日本呢?李彥宏解釋說,首先因為日本市場很大,當時它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二是因為離得近;三是語言和文化上都有很多的相似性。

百度出征海外,能走多遠?我們認為,隻要專注做搜索,持續實現技術創新,那麼百度進軍世界經貿發達地區,如日本、歐盟、美國、俄羅斯以及服務日益繁榮的使用華語的國家、地區和組織,是沒有什麼障礙的。在李彥宏看來,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必然要進行國際化,而對百度來說,現在的時間正好合適。所有的市場都是相似的,如果一個企業可以在一個地方成功,在其他的市場卻不能成功,那麼它的發展是有問題的,問題就出在這些企業沒有國際化運營思路,因此就不能算真正的成功企業。企業跨國發展,既要保持核心競爭力,又要適應當地民眾的消費特點、搜索習慣和文化理念。企業出征海外,如果墨守成規,堅守國內那一套運營思路和做法,顯然不能決勝千裏之外。

百度是中文搜索巨擘,決勝華語圈是大勢所趨。漢語是中國(含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新加坡的官方語言。除中國使用漢字外,過去使用過或現在仍然在使用漢字的國家還有越南、日本、朝鮮、韓國和新加坡,這些國家都是百度海外布局的目標市場。而多語種搜索,則是百度決勝歐美市場的長遠規劃。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百度國際化的更大舉措。

5.擔負全球化的責任

2010年4月,李彥宏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暢談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新時代中所要擔負的全球化責任。李彥宏認為,市場推動需求,需求推動創新,創新產生新應用。將新應用從一個地區、一個國家推廣到全球,以技術贏得國際市場,打造全球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這是中國互聯網企業的責任所在。

百度要擔負全球化的責任,必有一個穩固的國內市場作為支撐。2009年,百度的中國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到了77%,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百度,百度已經有了一個鞏固的後方基地,這為它進行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也讓它迎來了國際化發展的大好時機。另外,要擔負全球化的責任,就要將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相結合,進行產品創新,讓更多的企業通過互聯網應用而獲益。中國互聯網應用中增幅最快的幾項都和商務交易相關,比如網上支付、旅遊支付、網絡購物等。

企業以技術贏得國際市場、實現國際化發展很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工作,而且前期需要比較大的投資,但李彥宏認為這種投資是值得的。百度內部已經設立了這樣一個目標——下一個十年,讓百度這個名字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成為全球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

如果百度仍然以200%的高速度增長,什麼時候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李彥宏認為,中國出現一個在全球具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大約是在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達到全球第一之後五年左右的時候。這個時期,百度的搜索市場成熟完備,用戶黏度牢不可破,忠誠客戶數以億計,百度已無懼各種區域性經濟風險。

在未來的發展中,百度要擔負更多全球化的責任,包括打造中國IT企業的全球影響力、催熟世界搜索市場、維護互聯網健康競爭環境等,可謂任重道遠。百度以“遠見”贏未來,就是通過製定長遠的發展戰略,始終專注於信息搜索業務,將服務做到極致,最終完成這些責任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