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依靠單一的業務模式,要在未來的互聯網競爭中製勝非常困難,未來的市場引領者必然是能為網民提供綜合服務的企業。因此,2008年百度開始了“綜合服務”的戰略。在該戰略中,李彥宏思考的是,創新領域要與現有的搜索及社區服務有效結合起來。最終,百度將即時通訊、網絡遊戲、電子商務製定為未來三大新業務方向。2008年2月,百度推出即時通訊產品“百度Hi”測試版,後來又推出一款在線遊戲平台——百度遊戲大廳;2008年10月8日百度網上交易平台正式定名為“有啊”。
可見,為了贏得未來市場,百度以搜索業務為核心,積極開展綜合服務戰略,以保持企業快速、穩定發展。
3.向商業化發展進軍
2010年4月,2010百度聯盟峰會召開,李彥宏總結道:“中國互聯網發展出了很多成功的公司。如果我們看一下互聯網各個子產業,就會發現過去十幾年發展最好的這些行業基本上都是跟用戶相關的產業,短信也好,遊戲也好,即時通訊也好,尤其是掙錢的產品,基本上是在靠用戶掙錢。”但他認為,互聯網不僅要給用戶使用,成為一種娛樂工具,還要進行商業化發展給人們提供幫助。
李彥宏認為,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個組成部分(投資、出口、內需)中,搜索基本上全部是拉動內需行業,百度30多萬家客戶都是麵向內需的,也就是說其對經濟所作的貢獻、對經濟的推動全部是內需方麵,而這恰恰是中國經濟最良性的增長。同時,從搜索引擎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水平的角度來看,目前,國內的搜索引擎收入隻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0.02%,但全球的平均水平為0.1%,英國甚至達到了0.25%的比例。可見,搜索引擎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是比較低的,發展的機會還很大。因此說,中國未來5年、10年甚至15年的發展,互聯網麵向商業化發展還有很大的機會與空間,而在這點上搜索引擎起著非常關鍵和決定性的作用。隻要能找到好的商業模式,實現商業化發展,搜索引擎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將會越來越大。
2008年年初,百度團隊開始向商業化發展進軍,集體思考除了信息搜索以外,還有什麼能夠提供商業化應用。後來,百度推出了“百度阿拉丁計劃”以及百度“框計算”理念。現在人們使用百度搜索主頁,點擊“更多”就會發現很多商業化服務,如搜索與導航中的“網頁”、搜索社區中的“知道”、移動互聯網中的“移動搜索”、網站與企業服務中的“搜索開放平台”、購物在線娛樂中的“百度有啊”、軟件中的“百度Hi”、更多產品和服務中的“百度公益”等。
2010年6月11日-7月11日南非世界杯期間,百度推出的“實時搜索”服務就是努力做到隻要有人發布有關世界杯的信息,在百度上馬上就能搜索到該信息。早在十多年前,搜索引擎就開始試圖解決實時搜索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很難解決,因為實時就意味著很容易過時,因此百度在這方麵非常謹慎。“實時搜索”服務利用框計算技術和阿拉丁平台獲得實時信息更新,從而可以將其整合到搜索結果中。這是一個百度尋求商業化發展的例子。
目前,百度收錄新網站的速度為1-3天,每隔9-10天就會整體更新一次!而穀歌一般每隔28天才派出“蜘蛛”程序檢索新網站。
4.海外自主發展之路
在夯實了中文搜索龍頭老大的基礎後,百度開始尋求國際化發展,不過李彥宏的國際化路子跟其他公司的很不一樣。他既不是去並購國外的公司,也不是走到新興市場中去。因為這個產業還處在一個早期的階段,新興市場都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根本掙不到錢;而大的市場又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格局,絕大多數的大市場都是一家獨大——這個產業的特點就是容易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往上走困難是很大的,而且走的過程中也的確存在很多彎路。因此,李彥宏的國際化思路是:在國外成熟市場中組建合資公司,借船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