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專注贏市場(3 / 3)

另外,每逢中國和世界的重大節日,百度的“熊掌印”都會變為相應的節日主題形象。如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百度都會在前一天晚上12點左右將“熊掌印”替換為相應的節日主題形象,端午節有龍舟、七夕節有牛郎織女、中秋節有嫦娥奔月等。這些細節處理,既弘揚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更大大增強了網站的親和力。

百度的成功,與其說源於百度“更懂中文”,不如說是因為它更懂中國用戶的需求。在李彥宏看來,穀歌根本就不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所以他一再在公開場合表示,“穀歌是百度在全球最大的競爭對手,但在中國,他們打不過我們”,並且“奉勸穀歌的首席執行官能像eBay的首席執行官那樣,一年有半年在中國工作,這樣可能會更了解中國市場,還會更有希望”。

2010年3月,百度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做客央視《對話》節目。他表示,技術與成功之間是不能畫等號的,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那就是市場。企業隻有在技術實力與市場需求兼而有之的背景下,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如果說給個算式的話,他的算式就是“技術×市場需求=成功”。無論技術多先進,如果沒有市場需求,企業都是無法成功的。

8.專注策略管理

在企業管理上,李彥宏很冷靜,強調平穩發展,避免大起大落。李彥宏專注企業管理,就是對商戰策略的覺悟與創新。他曾寫過一本書,叫做《矽穀商戰》,在研究矽穀商戰的鮮活案例中,他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要在競爭中獲勝,技術本身並不是唯一的決定性因素,商戰策略才是真正決勝千裏的因素。

李彥宏的商戰策略表現在:團隊管理重極致化結果、聯盟發展重分享成長、處置麻煩重企業形象、憂患意識重基業長青等。

9.團隊管理

李彥宏全麵負責百度的戰略規劃和運營管理,現在他手下擁有近萬名員工,其中有2000人是全球頂級的搜索工程師。百度正在盡量避免像蘋果公司那樣形成喬布斯式的“個人英雄”,而是鼓勵團隊作戰、團隊成功。

百度團隊管理的特點就是,在寬鬆的工作環境下,要求員工把事情做到極致。寬鬆的工作環境則表現在自由討論的會議、領導不是權威、執行彈性工作製等。

在百度的一些日常工作會議中,不再按照職位高低的順序輪流發言,而是基本處於“無序”、“自由討論”的狀態,李彥宏的個人意見也常常被否定。

2008年百度推出自己的即時通訊產品時,李彥宏興奮地表示自己喜歡“百度小聲”這個名稱,但最後項目小組集體表決的結果是“Hi”,於是百度的這款產品最終被命名為“百度Hi”。

曾經的矽穀工作經曆,讓李彥宏在百度內部管理中保留了很多外國科技公司的行事風格,比如實行彈性工作製,員工可以自己安排上班時間,可以穿著一雙拖鞋出席任何級別的會議,上班時間跑到休息室睡上一大覺,在MSN上坦然聊自己的私事等。

在如此寬鬆的工作環境下,李彥宏要求上線的產品一定是精品。要求員工把事情做到極致,就是要求他們做事必須有領導者的心態,做出的程序、功能、產品不是比別人或前一個版本好一點兒,而是好很多,有較大幅度的超越。在產品設計上,李彥宏認為風格要簡單,功能要可信賴,做每件事情都要達到極致,超過常人努力的臨界點,“以百當一”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10.聯盟發展

聯盟發展,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網站聯盟,分享互聯網行業的整體繁榮。

網站聯盟常見的運營模式有如百度網站聯盟平台、網站廣告與營銷聯盟大全、百度主題推廣、阿裏媽媽、誠信365網絡聯盟等。

網站聯盟是指網絡聯盟營銷,也稱聯屬網絡營銷,1996年起源於亞馬遜。通過這種新方式,亞馬遜為數以萬計的網站提供了額外的收入來源,且這也成了網絡SOHO一族的主要生存方式。2010年5月,在題為“框廣天地盟集全域”的2010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表示,麵向未來,百度將承擔更多的行業責任,通過自己的技術實力和資源優勢,支持聯盟夥伴,特別是中小站長的發展,促進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整體繁榮。

為促進百度聯盟發展,百度在收益、服務、成長、行業規範等方麵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服務方麵,百度聯盟根據聯盟夥伴不同的成長階段,提供了一係列差異化的服務,如阿拉丁平台支持、百度廣告管家、百度統計、先鋒論壇等。

目前,百度聯盟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推廣聯盟,擁有央視網、鳳凰網、優酷、汽車之家等累計超過35萬的優質媒體夥伴,已經成為最受企業青睞的網站推廣平台,百度的政策和措施也將成為整個中國互聯網網站聯盟發展的風向標。

11.危機處理

近年來,百度遇到的最大麻煩莫過於“競價門”的困擾。“競價門”事件的由來是有一則新聞稱,一些非法醫療網站在百度搜索中購買關鍵字,如“癌症”、“心髒病”等。在百度搜索結果的排名中,非法醫療網站位於合法網站前,而一些正規網站由於沒有資金購買關鍵字,排名相對滯後。“競價門”事件時有發生,因為有許多新興騙子公司,他們的網絡營銷理念“發達”,並通過百度的“競價排名”服務牟取暴利。

作為提供搜索工具的運營商,李彥宏處置麻煩的辦法有兩招:一是承認運營上的問題,二是果斷進行內部整頓,維護百度在公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對於“競價門”事件的報道,李彥宏不顧“龍頭老大”的顏麵,主動承認百度運營上的問題:“公司幾乎所有重要的職位都沒有人,運營上出問題不是偶然,某種程度上是必然的。百度最近幾年發展非常快,新員工都是負責銷售和客服,這方麵的確存在漏洞……醫藥行業的廣告收入占百度總收入的8%左右,後來比例逐漸增大。在增長的過程中,一些不合法的網站也就進來了。醫藥行業暴露出來的問題,是我們運營上的問題。”

在承認錯誤的同時,李彥宏通過一係列內部整頓進行危機處置,維護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如發表公開信、真誠向用戶道歉、撤銷1000家沒有執照的關鍵詞客戶公司、解聘造假員工、加快研發新的贏利模式等。李彥宏總結“競價門”危機時坦言:“今天麵對的質疑和批評,是挑戰也是機遇,讓我們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冷靜下來,深刻反思自己走過的道路,看清楚百度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和未來前進的方向。百度要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嚴格。”

12.憂患意識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企業家要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對未來的困境和危難保持警惕並由此奮發圖強,培養戰勝困境的決心和勇氣。

目前,互聯網技術發展一日千裏,百度不僅要警惕搜索同行的競爭,還要警惕新型商業模式的競爭。正如微軟以“WindowsLiveMessenger”打敗美國在線,又以不斷進化升級的windows桌麵操作係統軟件吞食穀歌和蘋果的市場份額一樣,百度是否會被新的商業模式所打敗呢?對此我們不得而知。李彥宏清醒地認識到,現在中國互聯網還在早期階段,網民隊伍還在迅速擴大,隨時都有可能出現新的技術、新的市場、新的需求,顛覆現在的模式。把握不好,百度很快就會走下坡路。他認為如果百度停止研發新技術,停止運營百度搜索平台,那麼30天內就會被新的網站所取代。他不斷跟百度員工講:百度距離破產隻有30天!

正是在這種強烈的憂患意識的驅動下,百度團隊發憤圖強,積極進行運營管理創新、技術升級和開發新型贏利模式,希望能在階段性成功的基礎上,把百度打造成為基業長青的偉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