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創新就是率先模仿(3 / 3)

陳東升也忙碌地奔走在全國各大城市之間,這次,他向人們亮出了他的新名片——泰康首席推銷員、首席形象大使:陳東升。

經過8年的發展,到2004年,泰康人壽已經是擁有400億資產的中大型保險公司,近千萬投保人遍布全國各地。對此,陳東升頗為感慨:“做嘉德的老板要比現在做泰康人壽的老板輕鬆瀟灑得多。金融企業的老板有很強的社會公眾性,有幾百萬、上千萬的保戶投保這個公司,我要對他們負責。”

2005年1月18日,《財富》(中文版)2004年度中國商人揭曉,泰康人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獲此殊榮,登上了2005年《財富》(中文版)第一期的封麵。《財富》是這樣評價他的:“2004年,中國保險業的增長不足一成,但泰康人壽的收入卻增加了30%,達到近180億元……他創辦的嘉德拍賣早已是行業領先者,泰康人壽用8年的時間就達到了近200億規模的保費,進入世界500強是他創業和保持增長的最大動力,而這一天早晚會屬於泰康。”當前,泰康人壽總資產近3000億元,淨資產近140億元,年利潤在30億左右,保費收入約866億,綜合投資收益率連續8年保持行業領先優勢。成立至今,泰康人壽累計納稅近50億、解決就業近30萬人、累計服務客戶近5700萬人,理賠人次720萬,理賠金額逾70億元。

3.海歸派的製度貢獻

1997年前後,西方高科技革命、網絡經濟的興起,掀起了中國第四次創業浪潮,出現了人們常說的“海歸派”。陳東升指出,網絡公司對中國最大的貢獻是引入了西方的創始人製度和期權製度,這是很偉大的製度,讓新的企業家價值和精神有了一種製度保證。創始人製度以法律形式解決了企業家的價值無法認定的問題,將無形資產作為企業的資產,這個無形資產不再單單是品牌等,而是企業家精神與智力資本的溢價,如某人拿5萬元人民幣創業,如果這個企業有價值,股權就可以賣得更高,你拿100萬元也許隻能買其5%的股份。

而期權製度解決了企業家的團隊激勵問題。

社會上一直對企業家有一種“原罪”說,但事實並非都如此。從1992年企業製度規範條例出台後出現的企業家和“海歸派”應該不存在“原罪”的問題,張朝陽、丁磊等成為幹幹淨淨、白手起家的財富英雄,他們沒有所謂的“原罪”。為什麼過去的很多企業家有“原罪”,而現在沒有了呢?這就是一個製度演變的過程。當年企業家的原罪是因為沒有相應的企業家的製度,沒有企業家價值的評估製度;到了第四批企業家的時候,創始人和期權的概念解決了企業家的價值問題,解決了如何承認企業家對企業的貢獻問題。

陳東升認為,如今,不管是靠膽子的、靠老子的、靠腦子的,“海歸派”都開始走規範化、專業化、國際化道路,如果不具備這三點,就無法取得長期的競爭優勢。“尤其是要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你不是這個行業的前五位,未來的生存就要受到嚴峻挑戰。規模也成了今天競爭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不和國際接軌,就無法打贏在家門口的這場國際化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