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創新就是率先模仿(2 / 3)

不久,陳東升的一個同學從《羊城晚報》上看到,中國5000年文明居然沒有一個像索斯比、佳士得這樣的拍賣行。這個同學提議和陳東升一起搞拍賣行,這與陳東升的想法不謀而合。一直到創辦嘉德拍賣的時候,陳東升跟藝術界一點兒關係都沒有,一個人都不認識,他甚至根本不知道拍賣的那些東西怎麼來,也不知道怎麼拍。但他很自信,因為他選擇了最好的模仿對象——國際最著名的拍賣公司索斯比,他要從模仿索斯比開始,做中國的索斯比。

1992年,陳東升到香港觀摩索斯比拍賣,當時看到那樣一個宏大的場麵,看到那些風光的男男女女,陳東升覺得自己簡直像個外星人。他拿著弟弟送給他的一部攝像機,躲在角落裏,偷偷地把整個拍賣過程都拍了下來,回到北京後一段一段地看,一段一段地學。陳東升的率先創新實踐就此開始了。

在學習、模仿索斯比的同時,陳東升也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在具體做法上不斷進行改良、創新。例如,有的文物不能出境,嘉德就在拍賣冊上打上星號以示標記;境外文物進入中國境內拍賣的時候,在進海關時先由海關等機構聯合登記備案,拍賣結束後可以根據備案資料出境;有些屬於國家級文物,拍賣後如何處置,在中國沒有什麼依據,嘉德依據英國的經驗提出,在拍賣後一周內,國家根據拍賣價格有優先購買權,這樣做既避免了中國文物的流失,又保護了拍賣雙方的利益。

因此,陳東升指出,模仿的過程是照葫蘆畫瓢的過程,可能會出現排斥的現象,就像當年中國革命一樣,也會有一個不適應的過程,正因為不適應,所以毛主席說走“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式革命道路。其實在借鑒模仿或者是學習西方的過程中,也有很多不適應本土企業的過程,這就是一個優化、磨合的過程,一個消化、改良、創新的過程。這個過程最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道路,也就是你獨特的自主創新體係。

正是通過“模仿+本土化”的創新方式,嘉德從創立之初時中國第一家具有國際拍賣概念的拍賣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後,成為大中華區連續三年的冠軍,現已躋身全球五大拍賣行之一。

2.泰康人壽:率先模仿,打造差異化優勢

在泰康人壽創建、發展的過程中,陳東升也同樣遵循了率先模仿的原則。

他認為,保險業在西方已經有二三百年的曆史,它們經曆了多少次經濟危機,而且交了多少學費,才發展出今天這樣一套規則和經營理念,所以我們照葫蘆畫瓢可以少犯錯誤。

短短5年時間裏,他先後走訪了21個世界頂級的跨國保險金融集團。大到公司架構、高級管理人才,小到公司的裝修風格、服務設施等等,都被陳東升從國外帶了回來。泰康的營銷體製來自東南亞、中國台灣、中國香港,同時借鑒國泰、安泰模式;而信息技術、精算、管理、財務和投資等內務方麵則向歐美學習,精算師和財務總監在全球招募。

率先模仿讓泰康站在了高起點上,但是不斷創新才是陳東升所真正追求的。比如,2002年4月,陳東升一舉打破保險業“一張保單隻能保一人”的傳統做法,率先在全國推出“一張保全家”的組合式保單係列,把壽險延伸到養老產業,提出“從搖籃到天堂,泰康嗬護您一生”的理念。推出僅僅兩個月的時間,這項產品的保費收入就突破了2200萬元。從概念、理論、產品服務以及品牌的定位等方麵,泰康都開始形成自己的特色,打造差異化競爭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