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明預算後,製訂出合理的儲蓄目標。要以實際情況來製定,不要訂得過高。
確立投資計劃。首先需要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投資觀念分析目前有哪些可供投資的方向,如存入銀行,購買債券與股票,與其他人合夥投資,開辦個人企業等。其次,對各種投資方向進行具體評價,找出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
初步計算投資收益。經過比較,選擇最能夠得到利潤的投資方式。
向專家請教理財辦法。包括尋找一些理財專家、谘詢人員從專業角度提出你的具體理財辦法。
絕不盲目投資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如果你不懂股票,就不要跟著別人往股市跑;一個項目你不熟悉,就不要輕易投資;一個人你不熟悉,就不要跟他合夥做生意。
第三節長久獲利的原始基礎
我們喜歡名聲,但是名聲來之不易,因為它產生於卓越,它就很容易保持。它要兌現許多承諾,它要做出許多的時機。它若來自於高貴的出身和崇高的行為,則具有一種威嚴氣象。貸真價實的名聲是真正持久的名聲。
即使可口可樂公司在一夜之間全部燒光,隻要還有可口可樂這個牌子,幾年之內,也一樣會達到今天的規模。
信譽是企業長久獲利的原始基礎
商場如戰場,不能不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也使投身其中的人似乎不能不選擇用不擇手段的辦法去掙錢。
而實際上這種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短期內的利潤不是錢,隻有長久的獲利才是真正的成功方向。
一個人、一個企業或是一家公司,若想長久發展,最重要的是這個人的信譽,這個企業的企業形象。有些年輕人開始經商時,常常有著這樣的看法,即認為一個人的信用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一個有錢的人、有雄厚資本的人就有信用,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與百萬財富比起來,高尚的品格、精明的才幹、吃苦耐勞的精神要高貴得多。
有許多人把說謊、欺騙視為一種手段,他們相信說謊、欺騙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好多信譽很好的商店,也往往掩飾自己貨物的弱點,用動人的廣告來哄騙消費者。有很多人認為,在商業上,欺騙如同資本一樣是十分必要的。他們認為,在商業上處處講實話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這種情況發生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去買一件衣服,侃了半天價,買回來發現還是買虧了,可能洗一水就再也不能穿了。
但是,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我們吃了虧,我們還會回那家商店買衣服嗎?除非是去打假,否則不會有人再去,這家商店也就必然越來越冷清,最後關門大吉。所以,一個企業若想長久發展,必須腳踏實地,以人為本,才能有持久的繁榮。
誠實和信用是最好的廣告
誠實信用的名譽是世界上最好的廣告,僅僅因為誠實信用的名譽,美國好幾家大商行大公司的名字和品牌就價值數百萬甚至幾十億美元。像可口可樂公司,它的總裁曾經說過:“即使可口可樂公司在一夜之間全部燒光,隻要我還有可口可樂這個牌子,幾年之內,也一樣會達到今天的規模。”
卡耐基曾經考證過,在美國國內的眾多商行中,很少有長達450年曆史的。美國的大多數商店,都如曇花一現,這些商店在開業時幾乎都是通過大肆欺騙的方式吸引了許多顧客的注意,固然繁榮一時,但是因為他們的繁榮是建立在不誠實和欺騙的基礎上的,不久後這些商店便關門大吉了。他們隻知道從欺騙顧客中獲得了好處,不知道到了後來,他們的欺騙手段終於為顧客所發覺,於是這許多商店營業日趨清淡,業務逐漸收縮,結果竟致歇業破產。
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銀行是創業者的重要財源,雖然借了要連本帶息地歸還,卻可以使創業者有資金周轉,把握一些賺錢機會。故此,令銀行對你有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使銀行信任,首先應該讓他們認為你可靠,是個老實商人,不會捏造謊言。如果銀行知道你說話並不可靠,就不會把錢借給你。因為無抵押的貸款,全憑一個“信”字;無信用和抵押,貸款人是不會從銀行借到錢的。
生意人向銀行貸款,沒有抵押,銀行為了保護自己,需要知道貸款的用途。因此,你要向銀行詳細說明你的計劃,如果銀行覺得這個計劃的風險大,就可能提出另一些建議。這些計劃應是確實的,不可以杜撰謊話,否則,一旦讓銀行看穿,你的信譽就蕩然無存,以後要借貸就不容易。
與一個欺騙他人、沒有信用的人相比,一個誠實而有信用的人其力量要大得多。一個把自己的言行建立在誠實基礎上的人,外表看來也享有榮譽,他本人也有自信,而且對自己的行動更有把握。這樣的人,即使遇到自己周轉的困難,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信譽迅速籌集錢款,度過危機。銀行家們普遍非常有眼光,他們對那些即使資本雄厚,但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的人,決不會放貸一分錢;他們反而願意把錢借給那些資本不多,但肯吃苦、能耐勞、小心謹慎、時時注意商機的人。當然,這種情況在中國目前的國有專業銀行中相對較少,但產權劃分與界定的實現,信譽問題必然將成為銀行貸款的第一位的考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