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銀行信貸部的職員們在每次貸出一筆款子之前,一定會對申請人的信用狀況研究一番:對方生意是否穩當?能否成功?資產多少?負責人人品如何?等等。隻有等到覺得對方實在很可靠,沒有問題時,他們才肯貸出款項。所謂的借錢,其實是在出租一種信用,欠錢不還,其實就是在拿他的人格作典當。第一次也許可以賴帳,但以後就再也不要想再借到錢了。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中國的這句俗語: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誠實信用是做人的法寶
林肯在新薩勒穆開雜貨店時,從沒有欺騙過顧客,即使是買一分錢的東西的客人,他也恭敬對待。
有一天,一位婦女到他的店裏買了幾件東西。就寢前,林肯結算當天所賣的錢時,發現多了12美分,仔細一想,知道是多收了那位婦女的。林肯頓感坐立不安,立即將店門鎖起來,帶著這12美分,走了3英裏夜路,去退還給她。
一天晚上,一位客人到他店裏買了200克茶葉。第二天早上,他發現台秤上留有六七克茶葉。他又將店門鎖起來,不惜花費2小時的時間,把茶葉送還給那個人。
這家雜貨店是林肯與朋友合夥開的,資金也是借來的。那個合夥的朋友是一位酒鬼,喜歡花天酒地亂來,喝醉了就在店內呼呼大睡。林肯獨力難支,生意每況愈下,半年後,終於陷入無法維持的局麵,不得不把雜貨店賣給別人來還債。結算時,林肯拿到的是一張遠期支票。沒想到,支票還未到期,他的合夥人又動歪腦筋,把店轉賣給另外一個人,帶著錢遠走高飛了。
林肯手頭的支票變成空頭支票,已無法用它清償債務。過了不久,他那個合夥人因飲酒過度,一命嗚呼了,於是所有的債務全落在他頭上。有個債權人向法院申請扣押林肯的測量機械和馬匹。這樣一來,林肯惟一的生財之路也被堵塞了,陷入了山窮水盡的困境。拍賣那天,林肯心中倍感淒苦。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一片善心,卻遭來這種報應?一位農夫很同情他的處境,將拍賣物買下來,又送給他。農夫對林肯說:“人活在這世上,都有困厄的時候,請你不要氣餒。你的為人,我非常敬佩!上帝一定會幫肋你的。”
“上帝”果然幫助了林肯。若幹年後,林肯平步青雲,成為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當選總統後,一直念念不忘這個農夫,到處打聽他的下落,好不容易才找到。農夫因為破產,這時已相當窮困。林肯跑過去擁抱這個衣著破舊的老農夫,眼淚奪眶而出。此後林肯跟老農夫情同手足,交往日深。受林肯資助,老農夫得以安享餘生。
本案例中的林肯雖然不是以豪富而聞名,但讀者大概也承認他不遜於任何富豪吧!
卡耐基的三點建議
羅賽爾·賽奇說:“堅守信用是成功的最大關鍵。一個人要想贏得別人的信任,一定要立下極大的決心,花費大量的時問,不斷努力才能做到。”
卡耐基有一次去拜訪一家大雜誌的主編約翰·格林先生,詢問他對人如何獲得信用的看法。他說了以下幾點:
第一,他必須注重自我修養。
善於自我克製,做事必須懇切認真,建立起良好的名譽;他應該隨時設法糾正自己的缺點;他的行動要踏實可靠,做到言出必有信,與人交易時必須誠實無欺。這是獲得他人信任的最重要條件。
第二,一個想要獲得他人信任的青年人,必須老老實實做出業績來讓人看,證明他的確是判斷敏銳、才學過人、富於實幹的人。
一個才能平平的人把多年的儲蓄都拿來投資到事業上,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他在某一方麵有所專長,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更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因為在這樣一個企業和職業都專業化的時代,一個無所專長、又樣樣都懂一點的人物,與那些在某一領域有所專長的人相比,總是競爭力不夠。所以,如果一個人身上有一筆最可靠的資本或在某一領域有所專長,那麼無論他走到哪裏,他都將受人格外的重視。
第三。一個青年商人要想成功,他更需要一種最可貴的資本——良好的習慣。
有良好習慣的商人遠比那些沾染了各種惡習的人容易成功。世界上本來已有不少人快跨入成功的門檻,但是因為有一些不良的習慣,使得人家始終不敢對他抱有信任,他的事業因此而受阻於中途,無法再向前發展。因此,要獲得他人的信任,除了正直誠實的品格外,還要有敏捷準確的做事習慣。”
第四節知識的資本價值
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越多,才能便愈豐富,生活就愈充實,也便愈具有左右人生的本錢。
知識將有最終將導致世界財富的一次大轉移,轉移到知識資源掌握者的手中。
平庸的原因
現實生活中不乏一些天賦很高的人,但一生平庸無奇,無所建樹,原因是什麼?他們缺乏對自己的培養與教育,以至讓他們寶貴的天賦白白地喪失了。而有些人天性愚魯,本不足與他人競爭,卻因苦學不輟,終成正果。世界上其實本來並不存在聰明人與笨人的區分,因為聰明人如果自恃聰明,不加以學習,則必將落在笨人之後。而笨人則因覺得自己笨,在知識上多加以學習和努力,最終勝過聰明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