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就是根據收禮者的愛好興趣或者需求而送什麼樣的禮物。以務實的方法送出針對性的實用禮物是肯定會受到受禮者的歡迎,也輕鬆簡單很多。但是需要記住的是,既然選擇了“實用”,就無需貪圖華麗的包裝,最重要的就是讓受禮者感到受益和實在。
3.禮品年年送,年年有不同
每年,許多人都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在為其他機構進行著品牌建設。可能是一本台曆,也可能是喝咖啡用的杯子,一個有著企業標識的日記本,甚或是電腦上使用的U盤。而禮品時尚也隨著社會觀念的變遷而不斷變化著。從最初的掛曆,再到賀卡、馬克杯、印著各種各樣吉祥語或寓意的辦公室文具、擺件,再到各種筆記本、個性台曆,數碼電子產品,禮品的時尚似乎與社會風氣、觀念貼得更緊密些。當環保成為主流人群標榜的時尚時,禮品也不失時機地變身為天然材質;當世界名牌成為人們仰慕的熱點時,一線品牌的禮品類產品肯定走俏;當數碼產品成為許多人追逐的熱門時,禮品單上它一定也是大熱門。更有企業煞費苦心地用盡各種方式將受禮者的名字、形象千變萬化地做進禮品中,即便受禮者不喜歡,也無法再送出去。
4.保守也不犯錯
品位因人而異,如果想讓收禮者不質疑你的品位,最好是選擇避免涉及品位差異的禮品,比如紅酒、時裝、時尚潮流品等,這些禮品都有可能因每個人對於不同品牌、不同款式和潮流的認知度而與送禮者的品位有所區別,不要用自己對於潮流的價值觀看待收禮者的價值觀,寧肯送保守一點的傳統禮物才不會犯錯。
5.不需要豪華包裝
豪華的包裝商品一般都是性價比較低的商品,很少名牌需要超豪華的包裝,而精美包裝已經足夠;一般超豪華的包裝都是商品本身並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而依賴於包裝禮盒和捆綁其他貨品來吸引人的,因此切忌不可相信超級的禮盒包裝。而對於收禮者來說,收到一件包裝比被包裝的禮品還要“華麗高貴”的禮物,是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6.便宜的名牌勝過昂貴的不知名品牌
並非是貴的商品才華貴,不知名品牌通過豪華靚麗的包裝和捆綁其他禮品打造價格不菲的禮盒百見不鮮,因此切忌被這種華麗的禮盒所忽悠,即使是較便宜的商品,但隻要是知名品牌,其實更加可靠,而且送禮絕對不會犯錯。
7.性價比更加重要
名牌商品一般不會因為節日或者包裝的改變而輕易提高價格,事實上大部分名牌產品在節日推出禮盒包裝的同時並沒有提高以往銷售的價格。反而很多非名牌產品卻借節日推出豪華禮盒和捆綁其他禮品並且提高較大的價格。比如一瓶名酒平時售價400元,節日推出禮盒包裝但是價格不變,而一瓶不知名的酒則很可能推出豪華禮盒售價為250元,看起來還是比名酒便宜,其實那個不知名的酒平時售價可能隻有100元。因此,性價比就可以一目了然,買名酒雖然貴了一點但其實性價比更高。
8.小禮品更親切
一盒巧克力算不上奢華,但是這樣的小禮品往往更受到歡迎,而且濃厚的溫馨讓人感覺更加親切。其實,名牌小禮品選之不盡,花費小小就可以盡顯溫柔的生活品位。
有“禮”對待別人的禮物,別人才能有“禮”對待你的禮物,感念你的情義。
送禮不如送“利”
送禮是一門藝術,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尤其是給客戶送禮:送客戶酒店餐券、商場超市購物券,顯得絲毫沒有創意,反而也許使客戶不好處理;送現金或者大包小包的禮物什麼的,總覺得太俗,突顯不出品位降低形象分。那,這樣不妥那樣也不妥,到底送什麼給客戶才是最合適的,才能讓客戶永遠滿意不會拒絕呢?
如今的商務社會,“利”和“禮”是緊密聯係的,有“禮”才有“利”,已成了商務交際的一般規則。客戶是為了自己的那一份“利”才與你接洽合作的,這也是他們的最終目的。你把利當做禮贈給客戶,當然會受歡迎。而且這樣做既顯示了你的辦事原則,又體現了你對對方的誠意和心意。
隻要是有益的,都是對客戶有“利”的,當然,“利”不僅可以是金錢上的,還可以是健康上的、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各大健身中心或美容機構的年卡越來越受到各大公司的青睞作為禮物送給客戶,因為他們知道“請人吃飯不如請人流汗”的道理。而這樣的禮物往往也能博得客戶的歡心,覺得你是真正地為他著想了,誠心顯而易見,工作自然會進展的更順利。
其實,明白這個道理不難,難就難在操作上。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的將這份“利”送到客戶那裏呢?
1.有所取就必須有所予
真正高明的職場人士,會盡量去滿足客戶的要求,他們非常清楚“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道理,因為他們需要的不單單是客戶的訂單,更需要的還是能帶來更大利益的客戶的“心”,訂單和“心”的結合才會產生真正高效益、高利潤、高質量的合作。想要做到這一點,你就必須清楚客戶真正需要的利所在,並大大方方地送出這樣的“利”,不要因為心疼自己的點點蠅頭小利而失去一位重要客戶和自己更大的利。目光放長遠點,才能獲得更多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