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借機生蛋型客戶。這類客戶一般對你另有所圖,所以這類客戶也是比較難纏的,不過,盡管他們對你有所圖,但他們的所圖一般不會太過為難你的,所以他們也是比較好滿足的,隻是多留心他們,不送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禮物就好。
(4)貪圖享樂型客戶。他們一般會吃些回扣,不過他們要求最多的就是要你帶他去消費,這些人是最好應付的,在不超出限度的範圍內就滿足他吧!
(5)獅子開口型客戶。這類人一般身處要職,或者是整個合作的關鍵人物,想要合作成功,必然需要他的點頭同意,這時,他不對你獅子大開口一番,更待何時。為了合作,為了公司的利益,你就咬咬牙,送他個稱心如意的禮物吧。
2.禮品的幾種類型
當然,上麵隻是分析了一下客戶的心理,具體要送哪些禮物,還需要明確一下,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送錯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在此,我們也將禮物分了幾類,方便你滿足不同心理的客戶。
(1)實用型禮物。各類辦公用品,包括:筆、本子;各類運動休閑用品:各類球拍等;各類時尚用品:領帶、錢包、香水、打火機。這類物品經濟實惠,送給一般關係的客戶很有效。
(2)擺設型禮物。如:台曆、招財貓(類似的有牛、羊之類的吉祥物)、“水晶擺設”等。此類物品多用於初始接觸階段以給客戶留下友好的感覺,但這些禮物沒有太多實用價值,不會給客戶留下太深的印象。
(3)代幣型禮物。這類禮物比較特殊,有很高的價值,它主要包括各類代購卡、代物券等,此類禮物好處不用多說,送著方便,拿著實惠。這種類型的禮物主要適用於一些利益關係很大的客戶。
(4)奢侈型禮物。如:高級手表、金銀首飾等,投資大回報也必須要大,主要適用於那些創造經濟利益較多的客戶。
(5)關懷型禮物。如各類保險。如果能夠收到一份額外的商業保險,勢必會有一種被關懷的感覺,從而能拉近彼此之間距離。
具體送什麼,送哪類禮物給哪類客戶,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過於機械化。總之,想要維護與客戶的良好關係,一定要抓住對方的心理,從其內心愛好出發才能打動他。
商務送禮必會的“潛規則”
在日本,有一個流傳很廣、很受用的商務禮儀故事。說有一個部門主管在餐廳與客戶談項目的時候,鄰桌專門安插了一個公司的職員,這位職員不是來吃飯的,而是來用心記錄上司與客戶談話內容的。當上司旁敲側擊地令對方將自己的喜好及家人的喜好和盤托出時,這位職員會立馬行動,出去張羅禮品。當雙方的會談愉快結束之時,這位職員會不失時機地出現,拎著送給客戶一家大小的禮品。客戶當然是喜笑顏開了,不僅自己有禮品,家人也有,還都是大家喜歡的東西,結果自然是他們合作的很成功。
現實中的商務送禮的確已是一種技巧性很強的藝術,從時間、地點,直到禮品的選擇,都是一件很費心思的事情。很多大公司對一些主要關係公司、關係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愛好、生日等信息都有專門的儲存記錄,逢年過節,或者合適的日子,都會例行或專門送上各種禮品,以鞏固和發展自己的關係網,確立和維護自己的商業地位與利益。但你送出的禮品未必能讓對方愉悅地接收,正如一位職業經理人所言:“我認為商務送禮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禮品對接受者的用處上。如果贈送的禮品打破了桌麵的整潔,或是根本沒有用,可能禮品會有負效應。如果所贈送的禮品經常用得著,顧客就會經常想著贈送者或贈送禮品的公司。”那麼如何避免送出一份可能會帶來負麵影響的商務禮品呢?以下一些商務送禮過程的“潛規則”,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1.一定要名牌
送禮做到講究品位也不是一件難事,需要謹記的是“名貴”和“實用”兩個要點。但是,如果你送禮的預算有限的話,就不要貪圖“名貴”與“實用”兼具,而是在“名貴”和“實用”中取其一。
“名貴”就是堅持購買人見人知的名牌,而不要購買所謂山寨版的品牌或者在廣告中標明“世界名牌”或者“中國名牌”的所謂名牌產品,要知道,真正的名牌是從來不會標榜自己是世界或者中國名牌的。比如,你可以購買一瓶芝華士12年的威士忌也隻不過需要200多元而已,即使不喝酒的人也會感覺它的名貴;一瓶比利甜酒也隻不過100多元,送給男士或者女士均顯優雅,必定受歡迎。
2.實用不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