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六章 親戚(一)(1 / 2)

大伯娘停了好一陣子不會呼吸,突然撲過來緊緊抓住大牛。

“好孩子,你果然是個有福氣的!一筆寫不出兩個潘字,有好日子過,不能忘了兄弟!過了年帶你四哥去,還有你三哥、二哥,你大哥……”

又來了,小喬心裏吐槽,有這樣的親戚真是難受啊!

糾纏應付半天,潘大伯和大伯娘終於走了,來時一身輕,擺著手牽著小孩,去時潘大伯肩扛手提,背都躬下來了,大伯娘也不牽孫子了,抱著捧著東西,就是那小孫子兩手都不得閑,一手一包糖果,祖孫仨樂嗬嗬走回家去。

潘富年責怪地看著大牛,“也不說送送你大伯……”

三豹在旁說:“爹,是大伯不讓送!”

潘二娘沒好氣地看了丈夫一眼,“潘家祖屋有那麼好進的嗎?自從我們抱了大牛大妞二虎搬出來,這麼些年,他們可曾邀我們全家回去吃過一頓飯?孩子們進村玩耍,知道那是潘家祖屋,想進去看看,大伯娘是怎麼做的?趕小雞似地趕出院子來,說什麼小孩吵鬧,分明就是嫌棄咱們家孩子,不讓住祖屋,看一眼都不能!你聽大嫂那口氣,仿佛這些年咱們靠著他們救濟才能活下來似的!每年扔給你幾塊銅錢割幾兩肉,給孩子們一兩件破衣裳,那就是天大的恩惠了!也怪我太心軟,這才吃上兩天肉,就覺得對不住親戚,讓你送了些過去,看見了吧?他們可不領你的情,先來追查你哪裏得的銀子,是不是你挖著銀窠子了,發財得分他們一半!我順著小喬的話,說大牛在城裏找著活兒做,這才多久的事啊?他們該想到大牛都沒站穩腳跟,卻就逼著大牛帶堂哥們進城!這樣的哥嫂,你還巴望他們疼你為你著想嗎?”

潘富年眼神暗淡,低下頭,“當著孩子們,別說了!”

大妞鼓了鼓腮幫,“我爹太實在了,昨天大伯塞給他一套破了洞的舊衣,今天就還給大伯一套新衣!大伯娘更狠,包袱裏掉出新鞋子,她跟我搶,趕緊地就抱走了!”

二妞也不服地說:“我們姐妹三個還墊著舊棉被呢,大伯娘一說大伯腰痛,爹就給了兩床新棉被,爹您沒聽到大伯娘後來又說了。那新棉被留著給四哥娶媳婦用!大伯也貪心,拎走一個火爐子不算,又拿走半袋子木炭……”

她又心有餘悸地拍拍胸口,“虧得我將新衣藏好了,不然大伯娘會搶去給秋菱姐穿!”

大牛看了看神情鬱悶的爹,對二妞道,“得啦得啦,誰叫你們有新棉被不墊著,讓大伯娘看到了?好歹大伯年年過節都來看我們一眼,也算是把我們放心裏了,又不是別人,是爹的親大哥,我們隻要有,分些給他沒什麼的!”

潘富年總算聽到一句順心話,抬起頭朝大牛點點頭,“到底是當哥的,懂事兒了。爹知道大伯二伯苛刻你們些,這也不能太怪得他們,大家都窮……我們小時候不是這樣的,兄弟間坦誠無欺,一碗粥分成三份,總有一份多些,每次你大伯都遞給爹,因為爹最小。你二伯每天去哪裏都背著爹,得著點好吃的先讓爹咬……那是在你們爺爺還活著的時候,你們奶奶死得更早,我長到四蛟這麼大,你們爺爺也去世了,我就進了陳老爺家……”

一群孩子不作聲了,小喬也不免唏噓一番。類似於潘富年這樣的兄弟情,前世也聽聞過不少,想來這是千年亙古不變的定律啊,父母在堂,未婚嫁的兄弟姐妹或會相互親愛,父母離世後,各自婚娶,誰也顧不得誰了。

又想起汪浩哲教訓過她。手足永遠是手足,妻妾一邊去!這是他家祖訓吧?倒很有先見之明,知道後世子孫們肯定有顧妻子不顧手足的,便擬下這一條訓戒。

與此同時,村子裏一戶青磚圍砌,黛瓦密實的院落裏,潘家大伯娘拉過潘大伯,解下圍裙替他拍打身上灰塵,夫妻二人在牆腳下嘀咕開了。

“老婆子,大牛那孩子真的出息了呢,瞧不出他一副憨厚老實樣,進城尋活兒一頭就撞進六福樓去了!我聽陳老爺說過,那酒樓確實是個富貴地,一個菜花十幾二十兩銀子,有錢人吃著眉頭都不皺一下!咱們這樣的人,過那門口近些都不能夠的!”

“唉唉!當家的,那也得看你穿什麼樣的衣裳!”大伯娘道,“怪不得大牛能給他全家人買那麼好的衣裳,他是開眼了啊,長見識了!城裏人眼睛長頭頂上,看人先看衣,咱們家四兒生得可不比大牛好?又高又壯實,要是穿上大牛那身衣裳,進了六福樓,鐵定比大牛更吃香!”

潘大伯摸摸鼻子,“那也要大牛肯帶上四兒啊,剛才你說破了嘴皮子,大牛隻是笑,可沒答應下來!”

大伯娘說:“這事得慢慢磨,從明天起教孩子們多往那破院子走動走動……”

“得得!什麼破院子?他三叔拾掇得夠好了,同樣是竹籬笆,就見他家圍得最好最結實!冬日裏是有些蕭條,春夏天一到,各種各樣瓜蔓藤兒攀爬不及,秋天到處是果實,你看那時誰不羨慕他家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