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動汽車發動機,保持其轉速約在1400r/min,開啟製冷係統,車內冷度未達要求,發現貯液器外殼表麵溫度比冷凝器出液口處製冷劑溫度低,嚴重者根本不熱或者有“出汗”現象.怎麼辦?
原分析::液器內吸水材料已達到吸水飽和程度,材料間之空擦減小,通道阻力大,導製製冷劑通過困難,起到節流作用。
處理:拆下舊貯液器,換新的。
起動汽車發動機,保持其轉速約在1400r/min,開啟製冷係統。製冷係統流量足夠,但低壓力表讀值偏高,高壓力表讀值偏低,細心傾聽壓縮機運轉有異聲,怎麼辦?
原因分析:壓縮機閥片可能變形,接觸不嚴密或者閥片破壞、破裂。
處理:拆下壓縮機作全麵檢查,若片變形或破裂就要更換新的。
起動汽車發動機,保持其轉速約在1400r/min,開啟製冷係統。製冷劑量充足,低壓力表讀值稍微偏高,高壓力表讀值正常,經長時間運行冷度依然達不到要求,同時又找不到泄漏之處,車內冷度未達到要求,怎麼辦?
原因分析:製冷係統新鮮風閥失靈或者開啟度過大,進入新風量超過設計數值(一般新風量約為總風量的10%。
處理:檢查新風閥門或用泡沫塑料貼封其開啟處,減少新風量進入車內。
起動汽車發動機,保持其轉速約在1400r/min,開啟製冷係統,長時間運行冷度不夠,製冷劑流量充足,壓縮機電離合器動作頻繁,間隔時間較短,怎麼辦?
原因分析:冷氣溫度調節器未開到最冷盡頭位置或者其溫度調整螺絲處於較高溫位置,因此使壓縮機提前停機,便造成冷度不夠。
處理重新檢查溫度調節閥是否開到盡頭位置或者將其溫度調整螺絲向反時針方向旋轉1~2圈。
起動前汽車發動機,保持其轉速約在1400r/min,開啟製冷係統。低壓力表讀值正常。高壓力表讀值比平常偏高,車內冷度不夠,降溫較慢。而係統製冷劑量充足,怎麼辦?
原因分析:製冷係統冷凝器熱交換麵積較小,或原來充灌製冷劑量過多,或者當時外界天氣酷熱、溫度偏高,超過原來設計溫度值。尤其歐洲出產的車子,在香港使用就常有此現象出現。
處由,首先將製冷放出一部分,直至貯液器玻璃鏡中快出現白色泡沫為止。這時冷度依然不夠,用些水向冷凝器淋澆,壓力立即下降,車內冷度也很快達到要求,這就說明冷凝器表麵積小。最好在冷凝器前多增加裝一個輔助軸流風扇,以便增加傳熱效果。
起動汽車發動機,保持其轉速約在至1400r/min,開啟製冷係統。高低壓力表讀值正常。製冷劑量充足,係統運轉正常,就是車內溫度下降極慢,怎麼辦?
原因分析:壓縮機皮帶使用時間過長,造成老化及鬆弛,影響其正常轉速,減少其產冷量。
處理:檢奔皮帶損傷情況或更換新皮帶。在換新皮帶再運轉後若溫度已達到,這時還要對新皮帶上緊。
怎樣向製冷統充灌製冷劑?
向製冷係統充灌製冷劑的方法,根據企業單位大小各用不同的方法,一般隻要小心操作,也一樣可達到要求的效果。
(1)利用製冷劑車充灌法
當係統抽完真空,係統在未運行之前充灌的液體製冷劑。當係統運行時,向係統充潲的是氣體製冷劑。兩者的操作不能顛倒,否則前者製冷劑加不進去,後者可能導致壓縮機構件如閥門片破碎,造成事放。以同樣方法將膠管中的空氣排除出去。開啟汽車發動機,保持其轉速約為1400/分鍾,及開啟製冷係統各閥,使其正常運行。觀察貯液器玻璃指示鏡,發現有白色泡沫出現,說明係統充灌製冷劑不夠。
測量車內送風送風溫度。在常情況下,在充灌足夠製冷劑量,運行約20~30分鍾,一般冷度應達到要求。否則係統上仍有其他問題存在。
(2)利用灌裝製冷劑充灌法
製冷劑量充灌不足,冷度是不能達到要求的。而充灌量過多也一樣造成冷度不能達到要求,同時會導致係統壓力升高、管道爆裂等現象,這點要特別注意。
開啟發動機及冷氣係統,無風吹又無冷氣,怎麼辦?
原因分析:冷氣風扇及壓縮機保險絲燒毀。上述設備電機燒毀。電路係統接線接觸不良。冷氣風扇開關閥本身內部接觸不良。
處理:逐個檢查保險絲盒,若燒毀就換新的。用萬能表測量電機各繞組是否已燒毀。若燒毀就換新的。全麵逐個檢查各個聯接接觸點,看其是否鬆弛或脫落(汽車冷氣電路係統電線接聯大部分采用線耳插接方式)。拆下風扇開關閥,用砂紙將各檔觸點鏽汙打光(一般在潮濕冷氣包圍下,極易生鏽),重新裝上,若依然不接觸,就得換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