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我們應當從後羿身上吸取教訓,麵臨任何情況時都應盡量保持平常心。
從博弈論的角度分析,作為“理性人”,遇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這本沒有錯,但問題是遇事不能隻考慮自己的利益,不能隻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因為你的策略選擇直接影響著對方的策略選擇。
印度有一個知名的哲學家,學識淵博,氣質高雅,因此成為很多女人的偶像。某天,一個女子來拜訪他,她表達了愛慕之情後說:“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習慣性地回答說:“容我再考慮考慮!”
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條羅列下來,結果發現好壞均等,究竟該如何抉擇?他因此陷入了長期的苦惱之中。最後,他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麵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曆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狀況他是清楚的,但結婚後會是個怎樣的情況,他還不知道。對!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請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她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女人的父親冷冷地回答:“你來晚了十年,我的女兒現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向來引以為傲的精明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此後,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隻留下一段對人生的批注——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患得患失的人,心就像鍾擺一樣,左右搖擺,無法適時作出理性而明智的選擇。殊不知,機遇女神在你搖擺之時已縱身而去了。
世上沒有後悔藥,做事應當機立斷,而不是不斷地懊悔。
博弈智慧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所以做錯事的時候不要浪費感情去後悔了,那於事無補,還不如吸取教訓,從長計議。大家都是“理性”的,所以首先會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但更需要理性的是在作決策的時候,否則,你的理性就變成了束縛你手腳的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