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6章 多幫助別人(2 / 2)

2.幫助別人,不幫助自己。

3.既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

很明顯,在這個博弈中,“幫助自己,不幫助別人”的策略,自己收益是最大的。但是,這個策略帶來的利益最有可能是短期的、眼前的。一旦自己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那就意味著隻能自己想辦法,而得不到別人的援助了。這麼看來,幫助自己的策略從長遠利益來看,並不是最優策略。“既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這樣必然將自己的一部分收益分給別人,而且最有可能的是,分給別人的是最小的一部分,這樣做的結果是未必能夠換得別人的真心幫助,這樣在自己遇到危險時,能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就很難說了。而幫助別人,其實也就是幫助了自己。很簡單的道理,在別人有困難時,你幫助了別人;在你遇到困難時,別人即使出於還人情的想法,也會盡力幫助你。這麼看來,“幫助別人”的策略是最佳的選擇了,最起碼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一位商人在一團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著,正當心裏懊悔自己出門時為什麼不帶上照明工具時,忽然前麵出現了一點燈光,當他漸漸地靠近燈光,才發現提燈的是一位雙目失明的盲人。

商人很奇怪地問那位盲人:“你本人雙目失明,燈籠對你來說一點兒用處都沒有,你為什麼還打燈籠呢?不怕浪費燈油嗎?”

盲人聽了他的話,慢條斯理地回答道:“我打燈籠不是為給別人照路,而是因為在黑暗中行走,別人往往看不見我,我就很容易被撞到,而我提著燈籠走路,燈光雖然不能幫助我看清前麵的路,卻能讓別人看見我,這樣,我就不會被別人撞到了。”

這位盲人用燈光為別人照亮了路,為他人帶來了方便,同時他也保護了自己,正如印度諺語所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有一天,辛格和一個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馬拉雅山脈的某個山口,他們看到一個躺在雪地上的人。辛格想停下來幫助那個人,但他的同伴說:“如果我們帶上他這個累贅,我們就會丟掉自己的命。”但辛格不想丟下這個人,讓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當他的旅伴跟他告別時,辛格把那個人抱起來,放在自己背上。他使盡全力背著這個人往前走。漸漸地辛格的體溫使這個凍僵的身軀溫暖起來,那人活過來了。過了不久,兩個人並肩前進。當他們趕上那個旅伴時,卻發現他已經凍死了。

辛格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給予了另一個人,從而使他也保存了生命。而同時,辛格又何嚐不是從那個被他救的人身上得到了溫暖,才沒有被凍死呢?救別人的命的同時,也是在救自己的命。兩個人都活了下來,這恐怕是這個博弈故事中最圓滿的結局了。

很多人覺得幫助別人自己就會受到損失,其實不然。首先,幫助別人,自己會不會受到損失還不一定;其次,幫助別人即使可能會受一些損失,但是這點兒損失換來的回報卻是多過損失很多倍的。所謂的“吃虧是福”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博弈智慧

幫助了別人,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別人感念你的幫助會回報你,等於是你自己幫助了自己。幫助了別人,可能自己會受一些損失,但是從長遠來看,換得的回報卻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