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7章 保險公司的困境(1 / 1)

正如阿克洛夫的“檸檬市潮模型一樣,保險業中同樣可能會出現“劣等客戶驅逐優等客戶”的情況。隻不過在阿克洛夫的“檸檬市潮模型中,賣方擁有信息的優勢將買方置入了“逆向選擇”的境地;而在保險業,是買方擁有信息優勢而將賣方置入了“逆向選擇”中。假定在保險市場隻存在兩種投保客戶A和B,他們的風險概率不同,分別為30%和10%,而其他情況如收入、偏好等完全相同。我們把風險高的A類客戶(30%)稱為劣等客戶;將風險低的B類客戶(10%)稱為優等客戶。

保險公司在推出保險品種前對風險進行測算時發現,A類客戶和B類客戶的數量相同各占50%。由於信息的不對稱,保險公司無法區分A類客戶和B類客戶,隻能認為市場總體風險概率為20%,於是,保險公司便以此為依據設定了統一保費。在20%的風險概率以及現在的保費下,保險公司應該有一定的利潤收入。

但是,事情並沒有按照保險公司的預料發展,A類客戶和B類客戶由於自身風險的不同,對保費的預期是不一樣的。劣等客戶出現風險的幾率較大,所以應該要對他們收取較高的保費才行,但是,現在保費比他們預期的要低,所以劣等客戶肯定會非常積極地購買保險。而對於優等客戶,他們經受風險的幾率要比保險公司所設定的低,所以現在的保費對於他們來說過高了。於是,購買保險的B類客戶人數就遠遠低於A類客戶人數。

由於購買保險的A類客戶和B類客戶的數量發生了變化,此時市場的總體風險概率不再是20%,而是更高,比如26%。在26%的風險下,保險公司就會虧損,於是保險公司隻能提高保費,這樣優等客戶就更不會購買保險了。

這樣風險進一步提高,保險公司在這個保費的情況下,隻能賠錢,所以隻能再次提高保費。最終的結果就是,優等客戶全部被擠出保險市場,購買保險的是那些風險高的客戶。

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選擇那些風險比較低的客戶,顯然是對自己有利的,但是因為“檸檬市潮的存在,那些最願意投保的人應該是風險最高的人。所以,保險公司在為客戶設定保險時一定要注意那些最願意投保的人,因為這些人往往是風險最高的人。

勞動力市場的典型特征就是就業機會與勞動力資源之間的信息分布不對稱,不對稱信息在交易中占有主導地位。勞動力市場的非對稱信息障礙會使得雇主和雇員同時陷入困境,從而導致“逆向選擇”。

假設勞動力市場上有高素質和低素質兩種雇員,高素質雇員的勞動生產力較高,而低素質雇員的勞動生產力相對偏低。假如說,雇主知道雇員的生產力高低,就會給高素質的員工較高的工資,而給低素質的員工較低的工資。

但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雇主很難明確知道雇員的勞動生產力高低。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雇員知道自己的生產力,而企業很難區分,那雇主隻能選擇給雇員平均工資。這個平均工資必然高於低素質員工的預期工資,低於高素質員工的預期工資。所以,高素質的雇員顯然不會接受這一工資水平,最後勞動力市場或許就會萎縮為隻有生產率低的雇員按低工資受雇了。

博弈智慧

在企業招聘時,雇主應該非常小心那些表現很積極、非常想要為企業服務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很可能是在其他地方得不到更好的職位,本企業成為了他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