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師說:“老師適當地把權力下放給學生,既提高了學生學習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自覺性,也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
對此,學生們普遍認為,這樣的管理方式比以前更合理,也更方便他們自我監督、自我進步。
小俊和小薇之所以出任“粉筆小管家”,是因為他們倆一個愛丟粉筆頭玩、一個課桌不整潔,他們因為這些毛病,沒少挨老師的批評。盡管他們自己也有心改正,可是難免會因為長時間的習慣而再犯。
胡老師說要下放權力時,他們倆就自告奮勇地報名了。沒想到,胡老師果真同意了。
自從當上“粉筆小管家”後,小俊和小薇就開始了聯手合作、互相督促的“當官生涯”,同時他們互相告誡:既然當上了“小管家”,就應該擔負起小管家的責任,不然不僅壞習慣改不了,還會被同學們譏笑。
有了這種信念以後,小俊和小薇越來越看重自己每天的工作了。慢慢地,整理講台已經成為他們每天學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有了這次經曆,老師和同學們都誇他們倆越來越有責任感了,不僅每天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甚至還會“越界”,幫助紀律委員管理班級紀律。
而小俊和小薇則認為,是老師給他們的權力,激勵他們要看重自己的身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他們變得富有責任感的。
案例三張偉權是安徽省六安市的中學老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六安市模範教師。張老師班裏的陽陽上課經常不老實,不是拍拍這個同學,就是碰碰那個同學,旁邊的同學經常被他欺負,課堂紀律也經常被他破壞。有一次,張老師批評他不該打同學,這下可好,這位“小少爺”鬧翻了,而且發瘋似的把紙撕得粉碎,往地上亂扔,往同學頭上撒,嘴裏還不停地亂罵。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但令人意外的是,有一次,陽陽找到張老師,問:“老師,我能當‘一日班長’嗎?”
看著他渴望的表情,張老師左右為難,以他平日的表現,如果讓他當“一日班長”,同學們會配合他嗎?但如果不給他機會,又會打擊他的積極性,怎麼辦?思索再三,張老師點了點頭,說:“當然可以……”
“太好了!”陽陽高興地做出了勝利的手勢,幾乎蹦了起來。
“但是我有一個要求。”張老師接著說。陽陽收斂了一下抑製不住的喜悅,重新站好,鄭重地看著老師,認真地等老師把話說完。
張老師笑了一下說:“我希望這兩天你能有一個好的表現,這樣同學們才不會有意見。”
“你放心,老師,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的。”陽陽拍著胸脯保證道。
之後,陽陽果然有所改變。上課坐得特別端正,胸膛挺得高高的,兩隻眼睛緊緊地盯著張老師,聽課非常認真;每天打掃衛生總是搶著擦地、打水。有一次,他看到地上有紙屑,還主動撿了起來;下課後搶著擦黑板……
看到陽陽不同以往的進步表現,張老師很滿意,於是在一個星期後的班會上,讓同學們投票決定是否同意讓陽陽當“一日班長”。這天,陽陽站到講台上,很誠懇地對大家說:“同學們,我……我能當‘一日班長’嗎?我一定會當好的!”他的話音剛落便引來同學們的一陣哄笑,隨之而來的是一場激烈的討論,大家指出他一堆的缺點。
“你總是欺負同學。”
“上課不好好聽講,總是打擾別人。”
“那麼多缺點,還想當‘一日班長’?”
……
聽著同學們的發言,陽陽難過地低下了頭,眼淚順著臉頰滑了下來。看到這種情況,張老師急忙走上台為陽陽解圍。她把手搭在陽陽的肩上輕輕拍了拍,說:“同學們,我們評價一個人要公正、公平,不能隻看到他的缺點,更重要的是看到他的進步。最近這段時間,陽陽上課沒有違反過課堂紀律吧?表現是不是也比以前積極多了呢?”
聽老師這麼一說,同學們開始思索。“是啊,陽陽這兩天好像是有點變了,不再像以前那樣上課老跟我說話。”陽陽的同桌說。
“昨天打掃衛生,陽陽幹的活最多。”衛生委員說。
“陽陽變了,他現在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我同意他當‘一日班長’。”班長首先發言。
“我也同意……”
此時,同學們的表情由不滿、反對轉變為滿意、讚揚,張老師見時機成熟,微笑著問道:“那麼明天的‘一日班長’由誰來當呢?”
“陽陽。”大家齊聲喊著。
於是,張老師拿起《班級日誌》交給陽陽,教室裏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陽陽破涕為笑,臉上帶著淚花向老師和同學們深深鞠了一躬,說道:“請大家放心,我一定做好明天的工作。”
第二天,陽陽信心十足,認真負責,圓滿完成了“一日班長”的工作,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和老師的表揚。
從此以後,陽陽完全轉變了,再也不是那個淘氣、霸道、任性的“小少爺”了。他不但更加熱愛集體了,而且在其他方麵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習成績也大幅提高了。後來,陽陽還獲得了“班級突出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