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師下放了權力,也就意味著學生分享老師的責任和權威。這樣,教師會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更有幹勁了,而且慢慢會發現自己從沉重的負擔中解放出來了,不再需要用皮鞭、“胡蘿卜”和其他外在力量影響他們。如果學生握有權力,你也就給了他們憑自己的力量高效學習和作出表率的責任。
可以說,適當地給予學生權力,是對學生最好的激勵。因為在學生的心裏,能當班幹部,不僅是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一種認可,更是自己進步的表現。因此,教師在任用班幹部時,不要一味“學而優則仕”,適當地讓出一些職位,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任職”的機會,這樣,可能是對學生最有效的激勵。
案例一鄧楊是安徽省蚌埠市第二小學優秀教師。鄧老師班上有個叫楊銘的學生。從外表看,楊銘是一個很愛幹淨的小姑娘,但是走近她的座位一看,誰都會驚詫不已,因為那簡直是一個小垃圾場:丟棄的瓜子殼、塑料袋、鉛筆屑、水果渣……一片狼藉。
這樣髒亂的學習環境,自然會引得周圍同學的抱怨,而楊銘卻振振有詞:“反正值日生會打掃的,你再堅持幾分鍾就好了。看不過去,你來打掃。”……
因為楊銘成績好,同學們向她請教問題的次數多,所以坐在楊銘周圍的人隻能無奈地幫她收拾了一次又一次。可是,一下課,楊銘的嘴就不閑著,不是瓜子就是話梅,而丟棄的瓜子殼不一會兒就一堆。時間長了,同學們也厭倦了,就不再理會了。
可是,這樣長期下去也不是個事兒。楊銘的同桌就偷偷地向鄧老師報告,希望鄧老師能想辦法改變楊銘這種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
了解到學習成績優秀的楊銘卻是個如此沒有責任心的學生,隨手亂扔垃圾不僅有損她本人的形象,還影響周圍同學的情緒,影響班級的衛生。鄧老師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個改變楊銘的好主意。
一天班會上,鄧老師說:“我們的衛生委員最近身體不好,不適宜監督大家值日,所以,我們重新選舉一個。大家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選寫在小紙條上,做一次不記名投票。”
投票的結果居然是最不愛打掃衛生的楊銘當選。
當班長報出最後結果時,楊銘呆了:“老師,怎麼會是我?”
“為什麼不是你啊?你成績那麼好,總幫助同學們解題,他們當然會給你一個當官的機會嘍!”鄧老師用略帶調侃的語氣說。
“可是我……”楊銘欲言又止。她很想告訴老師,連她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都不想管呢。
“好了!我們班的新任衛生委員就是楊銘了。請你不要辜負大家的好意與期望。”鄧老師根本不給楊銘拒絕的機會。
“可是老師,我連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呢!”楊銘終於鼓起勇氣,說出了實情。
“沒關係的!老師和同學們都相信你,你也要相信我們的選擇。不然,我們也不會選你當衛生委員了。”
無奈的楊銘不得不克製自己,勉強走馬上任了。
當官總得有個當官的樣子。當選的第二天上午,楊銘怕自己依然亂丟垃圾,就克製著不吃零食,同時,還在課間有模有樣地巡視一下教室,看看哪位同學亂丟垃圾了,哪位同學的座位下有垃圾。
可是,到了下午,楊銘還是忍不住吃起了零食,並且習慣性地把塑料袋丟在了座位底下。
上課時,鄧老師發現了楊銘丟棄的塑料袋,就在下課收拾教案的時候說:“楊銘是在考驗大家有沒有維護班級衛生的意識呢!你們怎麼誰也不幫忙指出她的座位底下又有人亂丟垃圾了呢?”
楊銘低頭一看,趕緊紅著臉撿了起來。
“看看吧,衛生委員就是衛生委員,本能地就知道把自己身邊的垃圾撿起來。所以,我們選擇楊銘當衛生委員是正確的,而且相信以後我們班的衛生也會在她的帶領下越來越好的。”
聽著鄧老師這明褒暗貶的話,楊銘心想:不就是不亂丟垃圾嗎?有什麼了不起的。我以後注意就是了。
暗下決心不亂丟垃圾的楊銘,果然在以後十分注意自己地盤周圍的衛生了。慢慢地,在享受到了清潔、幹淨的學習環境帶來的清爽後,她的管轄範圍擴大了,已經把班級衛生搞成全校一流的了。
案例二胡秀文是湖北省武漢市大興路小學的老師,湖北省優秀教師。在胡老師班上,學生小俊和小薇被選舉為“粉筆小管家”,主要管理班上的粉筆、講台擺設等方麵的事務;小雨管理班級的飲用水,禁止學生用水洗手、打鬧;小鵬管理班級裏的笤帚、簸箕等大掃除用具,嚴防學生拿它們追逐打鬧。
胡老師說,以前,通常一個班隻有7個班幹部,由學生選舉產生。現在,他們班的班幹部已經增加到21個了,而且全部由學生自己推薦。
在學校的引導下,學生們還自發成立了“啄木鳥”小隊等自我管理組織。每次學校集會時,這些組織就會派出一些學生幫忙維持秩序,而這些學生就會像給大樹找蟲子的啄木鳥似的,專門找那些不講普通話、亂扔廢棄物、做小動作的學生,並對他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點名批評。
此外,老師下放給學生的權力,還包括可以選擇活動課、給老師提建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