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後,兩名同學一起找陳老師承認了錯誤,並握手言和。由於調控得當,陳老師這個班級也極少出現打架、罵人這種不良行為。
在學生打架這件事上,我們能不為陳老師幽默而高超的批評教育藝術而拍手稱讚嗎?在這件事情上,陳老師並沒有直接批評某個學生,這不僅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以幽默的方式對全班學生都進行了教育,學生更願意接受這種保護“麵子”、充滿趣味的批評。
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在批評學生時如果巧用幽默,不僅能夠避免激化師生矛盾,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教育。可以說,詼諧幽默的批評能使學生在笑的同時,深思其內在的含義,領悟其中的道理。那麼,在激勵學生時,運用幽默式批評有哪些方式呢?
1.裝糊塗巧打岔
有些學生經常在公共場合口無遮攔地說一些不該說的話,故意引發“轟動效應”,如不禮貌地喊老師的名字等。處理這樣的事情,裝糊塗打岔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比喻暗示
針對有些學生平時“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斷”的問題,我們老師可采用比喻、類比等“借彼喻此”的方式,旁敲側擊,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暗示,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言行已構成或即將構成過錯,要避免再犯或及時預防。
3.正話反說
如果學生總是在座位上動個不停,教師可以這樣調侃:“你近來怎麼顯得這麼安靜!”這種帶點戲謔性的幽默似乎不太難。如果換成正話反說:“啊!你怎麼在座位上越來越不安穩了!”則會使學生感到很難堪。從字麵上講,表麵是肯定,實際是否定,形褒實貶,形成大起大落的語言變化。
4.風趣勸導式批評
風趣勸導式批評是用趣味性的、令人發笑而又意味深長的言語來勸導,從而激起學生深深的內疚和進取的一種批評方式。如對上課瞌睡的同學,先示意其同桌輕輕提醒他,然後進一步說:“如果老師的講課打擾了你,還請多多諒解!”言下之意是你已經影響了教學。這樣,在輕鬆的氣氛和笑聲中,學生從幽默含蓄的批評中知錯明理,自我內疚和自我譴責,從而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使用這類批評的關鍵在於讓學生能聽進並領會教師的勸言絕不是諷刺挖苦,而是風趣幽默中一份慈祥的愛和師者的一份謙虛。
寓嚴肅於輕鬆,寓莊重於詼諧,這樣的批評是一種愉快的教育,更是一種很好的激勵。在接受愉快教育時,學生神經中樞會處於高度興奮中,在笑聲中頓悟,他們受到的啟發教益也就深刻長遠,而且師生這種愉快和諧、感情融洽的關係,還有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
要注意的是,在激勵中運用幽默式的批評手法,前提必須是善意的諷喻,而不是惡語諷刺,也不是淺薄的插科打諢,要有真情、有深度、有理趣,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激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