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是激勵學生的必要手段。但是,俗話說,傷人莫傷心。批評學生必然要指出學生的缺點或不當之處,這就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那麼,怎樣才能使嚴肅的批評盡量少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呢?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創造愉悅的心理環境,用幽默的口吻進行批評。
原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式的批評,是指在批評過程中,老師運用詼諧的語言,使用富含哲理的故事、雙關語、形象的比喻等,來緩解被批評者的緊張情緒,以啟發被批評者的思考。這樣,能很快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
幽默式批評在於啟發、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它以幽默的方式點到批評對象的要害之處,且含而不露,令人回味無窮。教師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表達所需要闡述的觀點、道理,學生就能擺脫尷尬的處境,消除緊張的心理,在愉悅中明白道理,心生反思、悔改之意,從而改正錯誤。
用幽默的話語間接含蓄地批評學生,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重慶市璧山中學優秀班主任、高級教師陳厚清,常常能運用幽默的技巧,讓學生笑著接受批評。
老師對學生打架、罵人的一般處理方式,都是嚴肅地批評教育,但是所起到的效果往往不是非常理想。但是陳老師的做法能讓最調皮的學生改過自新。
在接手一個新班不久,陳老師班上兩名學生在校門外因說笑發生口角動起了手,幸好被周圍的同學及時製止了。後來,陳老師知道了這件事。
第二天班會上,陳老師笑著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聽說打架有三點好處啊?”
這句話剛出口,學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過來,陳老師繼續說下去:“第一嘛,就是打架可以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尤其是在人多的公共場合。”
學生開始笑起來。
“第二,打架可以消氣,把心中生的悶氣都發泄到對方身上去。第三,打架可以讓對方身體疼痛,讓對方嚐一嚐拳頭的滋味。”
哈哈哈……大家夥忍不住都笑了起來。
“但是——”陳老師話頭一轉,表情也故意“嚴肅”起來,“有利必有弊,打架也不例外,同樣也有這樣的三點壞處。”
學生都全神貫注地聽著。
“第一,雖然打架可以提高知名度,但卻不是什麼好名聲,而是會打架的壞名聲。第二,打完架之後心裏的氣就能完全消除嗎?不見得,這氣是越打越大、越憋越多。第三,雖然自己的拳頭落在對方身上,可是對方也會還手啊,他身上疼,你身上也疼啊……”
學生在咯咯的笑聲中,前後一想,立即恍然大悟。再看看那兩個打架的學生,都不好意思了。
趁熱打鐵,陳老師趕緊問學生:“大家說說看,好處與壞處相比較,打架到底好不好呢?”
學生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有的說:“打架不好,傷害身體,更重要的是破壞了同學之間的友情……”還有的說:“打架不僅影響自己的形象,還影響到班級甚至學校的形象……”在討論中,不知不覺便提高了學生對打架這種不良行為的認識,更教育了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