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 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就是這樣一位樂觀的人。
有一次,西奧多·羅斯福家遭竊了。朋友聞訊後,就寫了一封長信加以安慰。
在給朋友的回信中,他這樣寫道:“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靜,無所謂悲傷。因為沒有讓我傷心的理由: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偷去我的生命;第二,賊隻是偷去了我一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所以,我更應該感謝上帝!”
在西奧多·羅斯福的生活裏,樂觀、幽默、幸福自然而然地串成了一條鑽石項鏈。每一顆都不可或缺,每一顆都彌足珍貴。這是西奧多·羅斯福為自己編織的人生禮物,也是為自己打造的人生財富。其實,在我們的生活裏,隻要你用心去拾取,又何嚐尋找不到這三種寶石呢?也許,從你懂得幽默的那一刻起,你會驚奇地發現竟有那麼多的快樂和幸福與自己相伴相隨!
第四節幽默是展示才華的舞台
有人說:幽默是展示自信的舞台。幽默的人都是積極樂觀的人,都是達觀超脫的人,都是寬容平和的人,都是對生活充滿信心、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幽默是一個人生活態度的反映,是對自身力量充滿信心的表現。一個人隻有對自己的前景充滿希望,才能發出由衷的笑聲。即使暫時處於逆境,仍能對生活充滿信心。在生活中發掘幽默,用笑聲來熨平生活留下的傷痕。相反,那些整天皺眉的人,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隻看到痛苦和絕望,所以他們整日生活在自卑消沉中。這樣的人,談吐之間有何幽默可言呢?
有一個禿頭者,在別人拿他的禿頭說笑時,當場變了臉。這一方麵可能是因為對方幽默得不得體,刺傷了他,更可能是因為他原本對“禿頭”二字非常敏感,自卑感作祟。
相反,另有一位禿頭的報紙主編,當別人笑稱他聰明透頂時,他居然笑答:“你小瞧我也,我早就聰明絕頂了!”
試想,若不是不夠自信,前者何以會勃然變色呢?若不是有足夠的自信,後者又怎能附和別人的玩笑,幽自己一默呢?因為自信,他們懂得利用自身的信心與心理優勢,結合自身的幽默感,在談話的臨場發揮中,輕鬆地麵對談話對象,以自信心和幽默感來感染、俘獲對方,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在這方麵,偉人毛澤東也曾給我們樹起過-麵旗幟。
1945年,正值國共談判的關鍵時刻。應文藝界人士之邀,毛澤東在重慶作了一個精彩的演講。演講後有人問:“假如談判失敗,國共全麵開戰,毛先生有沒有信心戰勝蔣先生?”
毛澤東沒有喊空洞的口號,而是這樣說:“蔣先生的‘蔣’字是‘將’字上加一棵草,他不過是草頭將軍而已。我的‘毛’字不是毛手毛腳的“毛”字,而是一個反‘手’,意思是:代表中國大多數人利益的共產黨,要戰勝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民黨,易如反掌。”
毛澤東通過幽默的姓氏拆解,把嚴肅的問題玩笑化,在活躍現場氣氛的時候,表達了他對共產黨必勝的信心,展示了自信的人格魅力。
幽默是展示自信的廣告牌。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我們不妨樂觀地做一個邏輯推斷:幽默者更接近成功!
事實上也是如此,幽默的力量能讓人距離成功更近一步。這有兩方麵的原因,從自身的角度而言,在心情不佳的時候,幽默可以使你變得快樂,有條不紊地處理問題;從交往的對象而言,他們更喜歡與輕鬆幽默人溝通,當你自信地幽人一默時,當你盡展口才技巧時,其實也是在博取他們對你的喜愛。所以,當你向他們敞開心扉的時候,他們也會向你敞開機會之門,讓你獲得更多的發展。
既然幽默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那麼當你下次遭遇尷尬時,比如好不容易做好的發型突然垮了下來,在眾人麵前,你大可不必窘迫得想找個地縫兒鑽進去。你完全可以換種方式,以幽默輕鬆的口吻對他們說:“嘿,一定是早上當我想拿吹風機時,錯拿了電動攪拌器。 ”這時候,大家不僅不會過多地評價你的頭發,反而會被你自信的幽默感轉移了注意力,對你接下來的談話產生十分濃厚的興趣。記住,幽默感不僅考量著一個人的智慧,也考量著一個人的自信!
第五節幽默其實也帶有執著
幽默如同一紙精美的信箋,在傳情達意的同時也能表白著幽默者的內在品質。幽默的人執著堅強,不會輕易為心靈蒙上灰色的迷惘,即使麵臨難以承受的挫折哀傷,仍會坦然地用執著裹住淚水,在信念的道路上輕舞飛揚;幽默的人善於掩飾甚至忘卻內心的痛楚,愈挫愈剛,越戰越勇。這不是天性的驕傲,也不是無謂的癡狂,而是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堅強。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就是這樣一位披著幽默的外衣而執著的人。
在發明電燈的過程中,愛迪生僅試驗燈絲的材料就先後失敗了 1200次,總是找不到一種能耐高溫又經久耐用的好金屬。這時有朋友問說:“你已經失敗 1200次了,還要試下去嗎?”
愛迪生幽默地答道:“不,我並沒有失敗。我隻是發現 1200種材料不適合做燈絲。”
從愛迪生幽默的回答中,我們能品出他在經曆一次次失敗之餘的辛酸,然而讓我們銘記在心的卻是潛藏在他幽默話語背後的執著。正是憑借這種執著的人生態度,愛迪生總能笑看失敗,笑看人生,從絕境中尋找希望,在挫折中默默前行。也正是憑借這份執著,他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人類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執著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因為執著,愚公雖老邁年高仍能移山;因為執著,精衛填海年複一年;因為執著,勾踐漂泊異鄉仍不忘臥薪嚐膽……然而,同樣的執著,人們向外界傳遞的方式卻多種多樣:或任人評說我自獨行,或急於向世人剖析自己……真正的智者則是借助幽默語言的外衣,裹住執著的信念。看似漫不經心地向別人一擲,送去的卻是一份更加熾烈、更加堅韌的執著。
為完成《人間喜劇》這部巨著,巴爾紮克付出了自己畢生的心血,他每天工作 16個小時。這種拚搏勁頭,使他形成了一種生活規律:要是不起草,就打腹稿,而當他既不起草又不構思的時候,就校改清樣。他常說“這就是我的生活,不這樣就有生病的感覺。”
有人追問:“你這麼執著地忙碌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幽默地回答:“據說上帝創造世界時用了六天,第七天才休息呢?自然要比他更忙些,才能夠寫完人間眾生相啊!”
從巴爾紮克的話語中,我們同樣能領略到愛迪生般的執著,能領略到愛迪生式的幽默。正所謂成功的人有共同的基因,巴爾紮克正是憑借執著和幽默的人生態度,完成了讓世人歎服的鴻篇巨製,達到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其實,在我們的骨子裏,何嚐沒有這樣優秀的基因呢?就要看你什麼時候把它們發掘出來!
第六節幽默是消除煩惱的良方
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多姿多彩的生活給了我們太多美好的回憶和希望,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歡聲笑語,充滿溫馨浪漫。我們會從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歡樂,感受到成功和進步,接受到友誼和理解……生活又是五味俱全的。“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我們難免要麵對煩惱和苦悶,難免要經曆失敗和挫折,難免要遭受仇恨和誤解……當生活沒有按照既定的理想軌道行進時,哭泣、消沉、心生怨恨於事無補,反而會給心靈牢牢地拴上一把枷鎖。相反,學會幽默,用幽默細胞拉動心靈的琴弦,用幽默語言詮釋生活中的苦與樂,或許就找到了開啟心靈枷鎖的金鑰匙。
美國鋼琴家波奇,有一次在密歇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時,一上台他就發現到場的觀眾很少,還不到半數。他從心底感到非常鬱悶和失望。
但是,為了調解氣氛,為了不影響心情,隻見他從容地走到舞台前麵,對觀眾大聲說道:“福林特這個城市一定很富有。要不然,為何你們每位觀眾都買了兩三個座位的票呢?”
話音剛落,全場頓時歡聲雷動,洋溢著熱烈歡快的氣氛。波奇也露出了微笑,那個晚上,他用心彈奏了一曲曲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