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幽默是一種豁達的人生哲學(1 / 3)

幽默顯現了一種寬闊博大的胸懷。有幽默感的人大多寬厚仁慈,富有同情心。幽默不是超然物外地看破紅塵,而是一種積極豁達的人生觀念。豁達不是偉人的專利,普通人也能分享這種修養。幽默展示了一種豁達的品格。豁達是對人性的一種肯定,我們正是這樣不斷地克服缺點,發展優點,這也就是幽默對人的肯定的力量之所在。

第一節幽默是一杯清純的香茗

對於幽默的定義,古往今來眾說紛紜,不一而足。

黑格爾說,幽默是“豐富而深刻的精神基礎”;康德認為,幽默是“理性的妙語解頤”;日本學者認為,幽默是“有情的滑稽”;李克西說,“幽默的根本是人性善良的一麵”……難怪直到 20世紀初。英國哲學家索列在談到幽默時還這樣感歎:“語言中幾乎沒有一個詞彙……比這個人人熟悉的詞彙更難下定義。”

幽默之所以這樣玄妙,讓人難以捉摸,正是緣自其內涵的多元性。但它至少應具備兩個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幽默必須有趣或可笑,這實際上是幽默的美感特征,幽默就是要引人發笑,哪裏有幽默,哪裏就一定有笑聲,無笑聲就無幽默可言;二是幽默必須意味深長,幽默的笑不能是膚淺的,而必須讓人有回味的餘地。由此看來,幽默不等同於笑話,它必須要更具韻味。中國兩位大師的言論可以作為印證:

林語堂說:“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

侯寶林說:“幽默不是耍貧嘴,不是出怪相、現活寶,它是一種高尚的情趣,一種對事物的矛盾性的機敏反應,一種把普遍現象喜劇化的處理方式。”

幽默的“韻味”造就了幽默獨特的品位。幽默就像是一杯香茗,聞起來,縷縷幽香芬芳四溢;品起來,點點滴滴沁人心脾;當你疲憊時,幽默能滌蕩你心靈的湖泊;當你苦悶時,幽默能夠沁潤你心靈的荒漠。幽默雖然不一定都要幽雋典雅,然而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幽隱的自然比顯露的更好。幽默固然可以使人莞爾一笑、失聲大笑,甚至於“捧腹”以至“噴飯”,然而最能代表幽默品位和最值得欣賞的幽默,還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

高爾基是俄國偉大的文學家,他在同孩子的合影照片上這樣寫著:“高爾基和他的作品。”

這是文學大師的幽默。雖然隻有短短的八個字,卻飽含睿智的哲理,飽含對生活的見解,飽含對孩子的摯愛,讓人回味無窮。這種幽默自然如一壺上等花茶,讓人神怡,讓人久久不能忘其韻味。

有人問前世界輕量級拳擊冠軍瓊·瓦特:“你願意寫什麼樣的墓誌銘?”

瓊·瓦特笑著回答:“你愛數多少下就數多少下吧!反正我這次是不來了。 ”

這是赳赳武夫的幽默。沒有嘩眾取寵的辭藻,卻寄寓著對職業生涯的認可,寄寓著對生命輪回的反思,更寄寓著豁達的恢宏氣度。這種幽默同樣是茶中的極品,哪怕是沾上一滴,也能讓人品味到個中的馥鬱甘醇。

幽默是一杯香茗,就讓我們在平淡的生活中精心泡製這杯好茶吧,讓自己輕鬆,也為別人快樂!

第二節幽默是豁達的處事態度

林語堂在探討“幽默”時有過妙絕之語:“幽默是由一個人曠達的心性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來的,其語言中絲毫沒有酸腐偏激的意味。而油腔滑調和矯揉造作,雖能令人一笑,但那隻是膚淺的滑稽笑話而已。”

林語堂以他睿智的思想給我們闡釋了幽默的真諦——曠達的心性、豁達的人生態度是生發幽默的源泉和土壤。那麼何謂豁達呢?豁達是對於生命中的殘缺保持一種樂觀的人生態度,豁達是海納百川的容人之量,豁達是超脫生活、超脫世俗的達觀情態,豁達更是寵辱不驚、笑看人生的生活方式和處世哲學。

因為豁達,人才會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無論悲喜苦樂,都不會被當成是穿腸毒藥;因為豁達,人才會心境坦然,平和地看待情怨愛恨;因為豁達,人才會敏銳地洞悉真假美醜,奏出幽默感的最強音。

某年“愚人節”,有好事者出於戲弄的目的,在紐約的一家報紙上刊載了馬克·吐溫不幸去世的消息。聞此噩耗,馬克·吐溫的親戚朋友無不悲痛欲絕,紛紛從四麵八方趕來吊喪。

然而,當他們走進馬克·吐溫的住所時,卻沒有看到哪怕半分的悲涼氣息。驚愕之餘,他們竟看到馬克·吐溫正活生生地伏案寫作。親朋好友們這才恍然大悟:先前的一切不過是人為的惡作劇。於是齊聲譴責肇事者的不良居心。

馬克·吐溫待大家平息下來後,很快弄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然而出乎所有在場者意料的是,他不僅毫無慍色,反而幽默地說:“報道我死是千真萬確的,隻不過把日期提前了一些。”

馬克·吐溫不愧為幽默大師,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幽默,不僅讓眾人對虛假的報道一笑置之,更讓人看到了其閃光的思想,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還有那靈魂深處的豁達品質。由此看來,幽默固然魅力無窮,幽默背後的那份豁達心境更是讓人如沐春風。

誠然,幽默的語言,是那動人的音樂,讓人沉醉;幽默的談吐,是那美妙的詩篇,讓人入迷。然而,正如山泉之所以甘醇,是因為有厚重的大地在傾情醞釀,幽默者之所以不同凡響,豁達的心境才是真正的土壤。當一個人摒棄功利榮辱,摒棄世俗之見之後,思緒就更加恣肆飛揚,語言就更加耐人尋味。正如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心情沉重的人,往往會死板著臉;滿腹狐疑的人,話裏多為冰封般的冷漠而缺乏濃濃春意;心有旁驁的人,話裏肯定也有著化不開的憂鬱……隻有心懷坦蕩、超越了得與失的豁達之輩,才會笑口常開,屢發驚人妙語,少不了對他人意味深長的關愛,也不乏對自己不失尊嚴的戲謔。

比如當有人說你“海拔不高”時,你不妨稱自己是體積小魅力大,濃縮就是精華;假若有人說一朵鮮花插在了你這塊牛糞上,你不妨說“我很醜但我很溫柔”;有人嘲笑你年輕輕的就謝頂,你不妨學學葛優葛大爺的說法“熱鬧的馬路上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上不長毛”;即使你如劉墉一樣背上扣個小羅鍋,也不防說你是背彎人不弓……給自己一份曠達朗潤如萬裏晴空的心境吧,那麼這份心境一定會像陽光般飄灑在你的語境中,你就有可能達到林語堂所說的“無意幽默,但卻幽默自現”的境界了!

第三節幽默是樂觀者的武器

樂觀主義者更善於運用幽默。他們對任何事情總是抱著樂觀的態度,即使遇上困難和挫折,也把它看做是上帝的另一種恩賜,懷著感恩的心情去享受現實。正因為這樣,他們從不吝嗇利用幽默的武器去直麵慘淡的生活。

美國成功的劇作家考夫曼, 20多歲的時候就掙到了一萬多美元,這在當時對他來說是一筆巨款。為了讓這一萬美元產生效益,他接受了自己的朋友、悲劇演員馬克兄弟的建議,把一萬美元全部投資在股票上。

不幸的是,隨著 20世紀 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考夫曼的所有股票全部變成了廢紙。但是,考夫曼卻看得很開,他開玩笑似的說:“馬克兄弟專演悲劇,任何人聽他們的話把錢拿去投資,都會以悲劇收場!”

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為一朵花的凋落而擔憂失去整個春天,是考夫曼這類樂觀主義者的處世之道。

一次大地震中,一個農夫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家的房頂突然沒有了。很不巧這時候大雨傾盆,他的家人慌亂成一團,咒罵倒黴的天氣。這時,他不緊不慢地對他的家人說:“別著急,沒有房頂的壞處就是容易被雨淋濕,但好處是太陽可能很快就把我們的東西曬幹。”

另有一位在台風中失去家產的女士,當她聽到別人正在哭天喊地時,她非常幽默地對身邊的人說:“感謝上帝,他竟然預測到我要搬家,現在我連一樣東西都不必打包了! ”

樂觀主義者的心湖澄明,積極樂觀,總是能夠從失意的生活中找到愉快的火花。在他們的世界裏,沒有悲觀,沒有失望。即使麵對仲夏殘荷,他們也會吟哦“留得殘荷聽雨聲”;即使麵對秋末敗菊,他們也會淺唱“菊殘猶有傲霜枝”。無論生活怎麼轉變,幽默始終是樂觀者的常規武器。也正是這份樂觀,這份幽默,讓他們記住的是生活中的快樂,忘卻的是生活中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