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培養一份好心態(2)(1 / 3)

幽默幾近於一種緩衝機製,它顯然與對抗、失望和悲觀無緣;幽默也近乎一種默契形式,它使人以友善、寬容、諒解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以這樣的人生態度瀟灑處世、交往,畢竟會消弭許多無謂爭端,而結交許許多多的同路人。

馬三立小時候,家裏條件不好,小學畢業後,考進天津彙文中學。學校校規繁多,管理嚴格,第一條就是所有學生在校要穿統一的校服。馬三立沒錢買校服,總穿一件改了又改、補了又補的破大褂。老師多次當著同學麵挖苦他:“告訴你,咱這是彙文中學,是天津數得著的學校。回去給你家大人捎話,再不穿校服就別來上課了!”深知家境貧困的馬三立以前一直不敢和家人說做校服的事,可他知道這次不說不行了。

回到家,馬三立把這事向父親說了。聽了兒子的話,父親馬德祿無言以對,咬了咬牙,將準備買爐子和煤球的錢拿出來給馬三立的哥哥,讓他幫三立買校服。馬三立搶先接過錢,說:“爸爸,還是讓我去吧。”

馬三立買回了一套起碼大三號的校服,穿在身上就像披了一件大鬥篷。父親一看生氣了,厲聲道:“連家裏取暖做飯的煤錢都花了,你怎麼還不買一件貼身合體的呢?”

“我想熱天單穿、冬天套棉襖……明年、後年我……還能穿……”馬三立小聲解釋。

“哎,鬧了半天,他的‘包袱’在這呀……”聽著兒子抖的“包袱”,父親含淚笑了。

當一個人對人生中的各種困難都抱樂觀態度時,解決困難的信心便產生了。在工作、生活、學習中如有幽默作潤滑劑,其作用確實妙不可言,會給你一種激動心靈的力量,又使你逐漸向成功目標靠近。

有一個老先生,做了一輩子的光棍理發師,膝下無兒無女,自己過了一生孤獨的日子。歲月不饒人,他已經快幹不了幾年了。

一天,有個調皮的男孩學著大人的模樣來到這間理發店,要求刮胡子,這讓老理發師很不舒服:是欺我年邁啊!這位老理發師讓他在理發椅上坐下來,並在他臉上塗了肥皂水,便去跟別人閑聊去了。那個男孩等得不耐煩了,叫了起來:

“師傅,你什麼時候才替我刮胡子呢?”

“我在等你的胡子長出來哩!”理發師答應著說。

“我胡子長得太慢,那就等到我的胡子長出來時再來理吧。”

“不用麻煩你小夥子再跑一趟了,我還可以再等你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問題!”

生活中,當有人提及我們的不幸時,或是指責我們時,都可以帶上一些幽默色彩,多讓內心多些安慰,多讓生命發出些亮色。

當然,幽默的語言都發源於幽默的心態。一個整天鬱鬱寡歡的人,是講不出什麼笑話的。幽默是一種人生佳境,具備幽默的心情,則大千世界無事無物不可幽默,即使是煩惱和逆境。

某君房屋漏雨,每次請求修繕都沒有結果。一天,單位領導視察民情,問及此君房子一事。人們以為他會大訴其苦,卻沒想到他微微一笑說:“還好,不是經常,隻是下雨時才漏。”妙語博得領導等人一陣大笑。幾天後,修房問題妥善解決。

幽默感十足的人,也往往是奮力進取的弄潮兒。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就是一個善於以幽默來對待失敗,不斷進取而終獲成功的典型代表。最著名的事情就是他的耳朵失聰後,妻子安慰他時,他卻幽默地說:“這下再也不用聽你嘮叨了!”

幽默同時也是一種樂觀豁達的品格。巴爾紮克一生寫了無數作品,卻常常手頭拮據,窮困潦倒。有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覺,有個小偷爬進他的房間,在他的書桌裏亂摸。巴爾紮克被驚醒了,但他沒有大喊大叫,而是悄悄爬起來,點亮了燈,平靜地微笑著說:“親愛的,別翻了。我在大白天都不能在書桌裏找到錢,現在天黑了,你就不用枉費力氣了!”

幽默也是我們回擊那些沒有素質的人的柔中帶剛的利器。俄羅斯有一位著名的醜角叫杜羅夫。一次演出幕間休息時,一個傲慢的觀眾走到他的身邊,譏諷地問道:“醜角先生,觀眾對你非常歡迎吧?”“還好。”“要想在馬戲班中受到歡迎,醜角是不是就必須具有一張愚蠢而又醜怪的臉蛋呢?”“確實如此。”杜羅夫回答說,“如果我能生一張像先生您那樣的臉的話,我準能拿到雙薪。”

總之,我們需要幽默,就像魚需要水,樹木需要陽光一樣。掌握了幽默的技巧,也就是具備了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不僅有益身心的健康、有益人際關係的改善,也有益於道德情操的培養。與幽默同在,盡情領略生活的風姿,快樂就可以如影隨形、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