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20幾歲,要學會用好心態把握自己(1)(3 / 3)

你也許經常說類似這樣的話:“我要等等看,情況會好轉的。”這種話表明,你已經陷入了一種生活的惰性中。對於有些人來講,這似乎已經成為他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他們總是明日複明日,因而也就總是碌碌無為。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80層樓上。有一天他們外出旅行回家,發現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背著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有什麼別的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就爬樓梯上去!於是,他們背著兩大包行李開始爬樓梯。爬到20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哥哥說:“包包太重了,不如這樣吧,我們把包包放在這裏,等來電後坐電梯來拿。”於是,他們把行李放在了20樓,輕鬆多了,繼續向上爬。

他們有說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長,到了40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還隻爬了一半,兩人開始互相埋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大樓的停電公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爬到了60樓。到了60樓,他們累得連吵架的力氣也沒有了。弟弟對哥哥說:“我們不要吵了,爬完它吧。”於是他們默默地繼續爬樓,終於80樓到了!興奮地來到家門口兄弟倆才發現他們的鑰匙留在了20樓的包包裏了……

有人說,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反映了我們的人生:20歲之前,我們有夢想有激情,但是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之下,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即使滿心喜悅地向著夢想前進,也因為能力不足而舉步維艱。20歲之後,身上的壓力減輕了,便開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雖然很累卻讓人愉快。然而,到了40歲,發現青春已逝,夢想卻依舊遙遠,不免產生許多的遺憾和追悔,於是開始遺憾、惋惜、抱怨,在這樣的情緒中白白蹉跎了20年。到了60歲,發現人生已所剩不多,隻想好好地過完餘生,於是忘記了夢想、磨滅了激情,最後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餘年,直到生命走到了盡頭,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回首時才發現,做夢的小孩已經一天天老去,可夢想依然停留在當時的花樣年華。

“沒有任何時刻像現在這樣重要,”愛爾蘭女作家瑪麗·埃奇沃斯說,“不僅如此,沒有現在這一刻,任何時間都不會存在。沒有任何一種力量或能量不是在現在這一刻發揮著作用。如果一個人沒有趁著熱情高昂的時候采取果斷的行動,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實現這些願望的可能了。所有的希望都會消磨,都會淹沒在日常生活的瑣碎忙碌中,或者會在懶散消沉中流逝。”

在這個世界上,似乎存在著這麼一條真理:對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條件都成熟才去行動,那麼當條件成熟之時,機會卻失去了。因為時間不等待我們。

愛他首先要信任他

信任,是對他人由衷的肯定與鼓勵,是發自內心的認可與讚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有了信任,才有了友誼;有了信任,才有了愛情。信任是連接人與人之間感情的橋梁和紐帶,有了信任,人在遭遇不幸、麵對災難時,才能有勇氣和力量、堅定信心和希望,去麵對和戰勝困難。

人與人之間如果缺乏信任,將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被別人信任是一件快樂的事,而不被人信任,即使取得再大的成就,內心也不會得到喜悅和滿足。

一個身披閃亮盔甲的武士途經鄉間,突然聽到女人的哭喊聲,他馬上精力充沛策馬飛奔,奔向她的城堡。原來她被一條巨蟒困住了。勇敢的武士拔劍刺殺巨蟒,結果這個女人接受了他。

一個月後,武士又去旅行。回來時,聽到他的愛人哭泣求救。另一條巨蟒正襲擊城堡。武士抵達時,又拔劍刺殺巨蟒。在他衝上前時,女人從城堡裏哭喊:“別用劍,用鞭子比較好。”她給他鞭子,又好像在示範他該如何使用。他猶豫不決地按她的旨意,用鞭子纏上巨蟒的脖子,然後用力一拉,巨蟒死了,每個人都很高興。

慶祝宴會上,武士覺得自己並沒有立下功勞。因為他用的是她的鞭子,而不是自己的劍,他覺得承受不起全鎮人民的信任和讚美。他因沮喪而忘了擦亮自己的盔甲。

一個月後,他又去旅行,隨手帶著劍。女人叮囑他多保重,並把鞭子交給他。他回來時,又看到一條巨蟒在攻擊城堡,他馬上拔劍向前衝,心裏卻想,也許可以用鞭子。他正在猶豫不決時,巨蟒向他吐火,燒傷他的右臂。他猶豫不決地望著窗口,女人正向他揮手:

“鞭子沒用了,用這包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