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毒藥丟給他。他把毒藥倒入巨蟒的嘴裏,巨蟒立即死掉。人人欣喜,但武士卻以此為恥。
一個月後,他又去旅行,隨身帶著他的劍。女人叮嚀他凡事小心,並要他帶上鞭子和毒藥。她的建議使他困擾,但還是將它們放入行李中。
在旅途的某條街上,他聽到另一個女人的哭泣,他衝上去解救她時,心中的沮喪完全消除,但在拔劍時又猶豫起來,他不知道該用劍、用鞭子,還是用毒藥。他困惑了好一會兒,隨即回憶起尚未遇見第一個女人前隻帶劍的情形。他重新建立自信,丟掉鞭子和毒藥,以他自信之劍來對付巨蟒。最後,他殺了巨蟒,城民都歡欣鼓舞。
身披閃亮盔甲的武士再也沒有回到第一個女人身邊,他留在這個小鎮過起了快樂的日子。他結婚了。在結婚前他確信他的第二個女人不知道鞭子與毒藥的事。
愛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隻有充分地信任對方,才會得到對方同樣的愛。當你信任你愛的人時,就要把全身心都交付給他,那麼即使是再大的危險,他也會用自己的能力幫你擺脫困境。愛一個人,就要信任一個人,少了猜忌、疑慮,才會更從容地享受愛情的甘甜與芬芳。
別讓他人為你做決定
生命是一張畫板,要靠你自己去著色,這色彩是明亮或暗沉,全都取決於你自己。
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的快樂、幸福和價值觀建立在別人的認可或否定態度上,總是喜歡按照別人的意誌來生活。但是,我們要明白一點,這個世界上,我們不能讓每一個人都喜歡我們,別人對你的態度是他自己的事,不要因為別人的態度影響自己的心情和行為,那是很愚蠢的行為。
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那朋友禮貌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
“這家夥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時,哈理斯問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朋友說。
“那麼你為什麼還是對他那麼客氣?”哈理斯問他。
朋友答道:“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受到負麵的影響和無端的傷害。如果我們將這些全部都裝在心中,稍有委屈就想報複,那麼我們的身心將永遠得不到安寧。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每個人腳下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路就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雙腳跋涉才行,任憑任何人對此說三道四、冷言冷語都無濟於事,別人不能代替你,因為隻有自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命運是自己的,隻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聽憑別人處置的行為都是愚蠢至極的。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懷寬廣,大度能容,因為他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看得深、想得開、放得下。越能抵製外物對自己的影響,就越能鍛煉自己的修養。
任何心情都是由自己創造的,不要因為別人的話或者態度而受影響。更不應該隨環境的改變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在麵對不同的環境時,我們應掌握好自己的心態,去改變環境所帶來的不適,不要讓別人決定你的行為。
做自己人生的舵手
法國雕塑家羅丹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裏有著許許多多的美好、許許多多的快樂,但是很多人隻記得這一天過得很糟,卻忘記在這一天當中,仍有很多美好的時光。
對於生活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善待自己,一是傷害自己。善待自己不是指單純的物質上的供給,而是在你遭遇了很多不公平和困難後,依然能有一個讓自己“飛”起來的心態!
西方哲學家藍姆·達斯曾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因病而僅剩下數周生命的婦人,一直將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思考和談論死有多恐怖。
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稱的藍姆·達斯當時便直截了當地對她說:“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去想死,而把這些時間用來想活呢?”
他剛對她這麼說時,那婦人覺得非常不快。但她看出藍姆·達斯眼中的真誠時,便慢慢地領會到他話中的誠意。
“說得對!”她說,“我一直忙著想死,完全忘了該怎麼活了。”
一個星期之後,那婦人還是過世了,她在死前充滿感激地對藍姆·達斯說:“過去一個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陣子豐富多了。”
有人說,生活好比是一所大學,隻想到自己需要的人是學士;能夠想到別人需要的人是碩士;把自己每天的生活打造成好日子的人則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