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在20歲的時候就已經是拜仁州最年輕的編輯,後來在德國最有影響力的報紙《南德意誌報》做了很長時間的編輯。56歲的時候她突然又想給生活找些新鮮的節奏,就辭去了令許多人羨慕的工作,開始當一個自由作家和自由記者。離過兩次婚,依然相信愛情還在路上。她和她的兒子好像朋友一樣互相尊重和關心。每次看到林西,都不得不眼前一亮。她總是穿著色彩鮮豔奪目的衣服,戴一頂誇張的帽子,一擺一擺地走過來,手裏搖著一麵歐洲小扇子,說到有趣的事情就哈哈哈肆無忌憚地笑起來。
半小時後,我們走到了英國花園的湖邊。那裏有遠近聞名的露天酒吧,是慕尼黑市民鍾愛的聚會場所。
“吃什麼?”我問她。
“走得這麼辛苦,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老樣子,烤蹄。”她笑著說。
林西的專欄看來還會寫上好一陣。胖著,快樂著。胖不是讓生活失去樂趣的理由,而是尋找新的樂趣的出發點。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真真正正地生活而存在的,那些對虛無人生的追求隻會讓人喪失對待生活的正確態度。其實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值得我們去珍惜,就像一場台風的來臨值得我們的呼喚,一場雨的到來同樣值得我們歡喜,隻要用平常心來對待生活,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人生就像圍著一個圓圈在打轉,圓,究竟是落日,還是朝陽,關鍵在於我們的心態,端正自己的心態,圓便是朝陽。有時候,你不必在乎自己的位置是偉大還是低微,你不必在乎別人是怎樣看待你,因為你不是在為別人生活,你隻需知道——屬於自己的位置是獨一無二的!
朋友是相伴一生的財富
朋友不是能相伴我們一生的人,卻是相伴我們一生的財富。古人說得好:“願付黃金三百萬,交盡美人名士”。可見擁有朋友是多麼重要。
有人把朋友分成了四大類:第一種朋友像秤杆。當你有地位、有權力的時候,他對你卑躬屈膝,一旦你失勢了,他就頤指氣使。第二種朋友稱為“花友”。意思是當花朵美好綻放的時候,人們拿它來裝飾,甚至插在頭上,一旦凋萎了,就任意丟棄。這一類朋友,在對方得勢時,他親附攀緣,一旦貧賤沒落,就斷絕往來。最後兩種朋友分別以大地和高山來形容,因為這類朋友可以作為你的依靠,並且能包容你的缺點,這才是真正的好友。
在生活中應當學會交友,因為朋友的力量往往是難以估算的。假如一個人缺少朋友相助,那麼,不但會在心裏感到孤獨寂寞,也會在生活、事業上感到勢單力薄。要擁有朋友,還得付出真心,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隻有以真誠的心、真摯的情去對待朋友,才能為朋友帶來真切的溫暖,才能讓兩顆心更緊密地相連。真誠地對待自己的朋友,就是為自己積累最寶貴的財富。
從前,有兩個情同手足、生死與共的朋友,盡管生活潦倒、居無定所,可是他們總能相互扶持,不分彼此。就連上帝也不相信人世間會有這樣牢不可破的友誼,便設下圈套來考驗他們。
有一次,這兩個人要穿過一片沙漠,但在他們還沒有走出沙漠的時候,已經水盡糧絕,陷入死亡的邊緣。這時上帝指引他們說:“前方有一棵果樹,上麵長了兩個蘋果,吃了小的隻解燃眉之急,隻有吃了大的,才可以給你足夠的力量走出沙漠。”
天色暗了,他們卻還是爭辯不休,誰也不肯吃那個大的蘋果,一直僵持到深夜,他們依偎著睡著了。
第二天天剛亮,其中一個人醒來發現,他的朋友不見了。他將信將疑地朝前方走去,果不其然,走出不遠,有一棵蘋果樹,樹上隻剩下一個小小的蘋果。他頓時心灰意懶,絕望地摘下蘋果,茫然無助地朝前方走去。走出不多遠,他發現他的朋友暈倒在地,手裏還緊握著一個蘋果——比他手中的整整小了一圈。
這就是朋友,永遠把你的利益擺在第一位,即使犧牲自己的一切也要成全你的幸福、真心真意對待自己的人。有句話叫“百煉成鋼”。朋友也是一樣,有時是要在“摸爬滾打”中經過“千錘百煉”的。
在我們的人生中,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朋友的力量是你永遠的財富,珍惜朋友、真誠地對待朋友是對朋友最好的回報。當你用你真誠的友情去麵對每一位朋友時,無論親疏,無論窮富,他們都會在關鍵的時候幫助你、讓你可以依靠。
不讓人生等待
每個人的成功都取決於某個關鍵時刻,這個時刻到來時,一旦猶豫不決或退縮不前,機遇就會失之交臂,再也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