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福建福州人。我國現代女作家、詩人、兒童文學家、翻譯家。
1900年10月5日,冰心生於福州隆普營,此時她的父親在北洋水師的“海圻”號巡洋艦上擔任副艦長。由於父親的關係,童年的冰心是在海軍軍營裏度過的,因而除了廣泛接觸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外,她還受到愛國思想的熏陶。
13歲時冰心隨家人來到北京,第二年就進入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中,後來升入協和女子大學。“五四”運動爆發,冰心積極參與,並被選為學生會文書。此時,冰心已經開始在《晨報》發表文章,初步嶄露了她的才華。
1921年冰心加入新文學運動社團——文學研究會。在這裏,她努力實踐“為人生”的藝術觀點,相繼寫出了《笑》、《超人》、《寂寞》等一係列佳作。
1923年,冰心作為燕京大學選派的優秀畢業生前往美國威爾斯利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出國前夕,《晨報副刊》在她的建議下,開辟“兒童世界專欄”,第二天就發表了她的《寄兒童世界小讀者》通訊。
在國外的三年間,冰心除了完成自己的學業外,還把精力放在通訊上。她把旅途所見所感、異國風土人情,用與小朋友通訊的形式,寫成一篇篇精粹的美文,送《晨報副刊》發表。這陸續發表的29篇文章因其充滿著真善美,而贏得廣大讀者的喜愛,後來結集出版,這就是著名的《寄小讀者》。
冰心取得碩士學位後,於1926年回國,到母校燕京大學任教。回國後一段時間,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備課、輔導學生、導演新劇上,沒有更多的時間創作,但當她聽說日本侵略軍製造了濟南慘案後,奮筆寫下了《我愛,歸來吧,我愛!》這樣充滿愛國激情的詩作。
20世紀30年代,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冰心也受到一定影響,創作上有了新的發展,先後發表了《分》、《冬兒姑娘》、《平綏沿線旅行記》等反映現實的作品。
抗戰爆發後,冰心來到大後方,繼續從事創作並參與了一些進步活動。這期間,她以“男士”為筆名發表了一組《關於女人》的小說。1942年冬,她又以開朗歡悅的心情和小朋友重新通訊,發表了《再寄小讀者》,再次受到好評。
抗戰勝利後,冰心隨丈夫吳文藻以中國駐日軍事代表團眷屬的身份到了日本東京,在日本生活達四年之久。
1951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安排下,冰心與丈夫吳文藻費盡波折,闖過國民黨設下的道道難關,毅然奔回新生的祖國。冰心回國後,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視,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尊重,她的創作與翻譯生活揭開了新的一頁。
回國後的十多年內,她相繼結集出版的新作有《歸來以後》、《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讚》、《拾穗小劄》、《小橘燈》等。此外,還翻譯出版了《泰戈爾詩選》、《馬亨德拉詩抄》、《印度童話集》等。
粉碎“四人幫”後,冰心迎來了創作上的春天。她的作品被譯成日、英、德、法、意、捷、黎等多國文字,深受國外讀者歡迎。
冰心深諳兒童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她不僅以自己的作品教育兒童,而且經常同少年兒童生活在一起。她參加少先隊隊日活動,和少年兒童通信,請小朋友來家做客。因此,她深得少年兒童的喜愛。
冰心懷著對“接班人”的熱愛,再次與小讀者通訊,寫了《三寄小讀者》,以親切的話語激勵孩子們為祖國的明天勤奮學習,對少年兒童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冰心以她清新、細膩的筆觸,溫馨、真摯的情感給中國和世界留下了真善美的一幕幕。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詩集,詩集收入詩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寫小詩164首,最初發表於北京的《晨報》。《春水》收入詩人在1922年3至6月所寫的小詩182首,以及其他詩篇。
冰心生活在一個優裕而溫暖的家庭裏,加上教會學校基督教義的熏陶,在冰心理想的大世界裏,隻有同情和愛戀,隻有互助和匡扶。所以母愛、童真和對自然的歌頌,是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冰心的小詩謳歌“愛的哲學”,頌揚“母愛”。她從不同的生活角度抒寫或記敘了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母愛”之光。如詩人寫道: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