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看朱成碧淚紛然(2)(3 / 3)

蕭妃喚來一個教喚婦:“你可認識長公主的門徑?”

那婆子自然知道蕭妃口裏的長公主是誰,連忙說道:“”老奴跟娘子去過幾次。”

蕭妃說:“這裏有張花箋,你親手交給長公主,我請她賞海棠。”說完拿出一張紙快速書寫起來。

受太宗皇帝影響,李峙對書法頗有心得,雖然他的文采比不上原來時空的高宗,但是一筆字卻是勝過很多皇帝,也許就“藝術皇帝”的宋徽宗能和他一比。(至於李治的書法,見公眾版封麵。“大唐”二字就是描摹自高宗親筆書寫的尉遲恭墓誌銘)

皇帝愛書法,他的妃子怎麼能不喜歡呢,不練習呢?蕭妃也是出身名門,梁明帝的嫡派子孫,那書法自然也不輸人,一手八分書竟然和皇帝手跡難分軒輊。

宮女去庭院裏摘來新鮮的海棠花枝,蕭妃用細線把海棠花和信拴在一起,這是南方世家的文士們喜歡的“花語”。

教喚婦小心地捧了書信去長公主府。

長公主府。

要說皇帝老哥對於自己的親妹妹真是好得沒得說,老公楊演是清貴裏的有才有德又有貌的,現在擔任左右銀台司監,乃是第一機要又非常清閑的職位,常在皇帝身邊,又沒多大的危險。田宅金銀不用說,生怕妹妹不夠用,一子一女都門蔭得貴。兒子還娶了讚陽公主。

魏國在外人看來是幸福的,在皇後被廢黜後,她幾乎成為皇帝身邊最重要的女人。長安裏的那些有些身份的貴婦人,哪個不眼巴巴地希望進入長公主府邸,在公主麵前表現表現,為自己的丈夫、兒子謀個大好前程。

要在往日,長公主府邸前簡直是車水馬龍,從早晨到晚上,甚至有通宵等待的。不過近幾日,長公主府前就顯得有些“冷清”了。

平日受人羨慕的長公主門房,現在也無聊得打瞌睡。

至於原因,全長安那些消息最敏感的人都清楚,那奉命來投信箋的教喚婦自然也是知道的,長公主最近被皇帝訓斥,受到“閉門思過”的處罰。

一向在皇帝麵前最能說話的長公主,如何就會手到皇帝的訓斥,很多人並不是很清楚,大家懷疑長公主開始“失寵”了。

教喚婦是宮裏人,自然知道詳情,這魏國長公主也是太過善心,竟然為高陽長公主說情,請求皇帝從輕處罰。

高陽長公主在文皇帝老聖人的時候,就因為養和尚被老聖人圈禁起來。

皇帝登極的時候赦免了她,讓她去做玉華宮尼姑修行。誰知道高陽長公主竟然勾結叛逆,又被皇帝軟禁起來。

後來時間長了,皇帝也心軟,管製也不是那麼厲害,漸漸也恢複了她的自由。但是高陽長公主卻跟皇帝頂上了,縱容奴仆不法,養了許多無賴子弟做麵首,後來竟然私下準備武器,武裝她的“情人”們。被禦史彈劾後,皇帝顧及文皇帝的麵子,勒令她返京自省。高陽長公主接了聖旨,卻走得緩慢,一路上絲毫沒表現出後悔的意思,跟那些小情人調笑,繼續她糜爛的生活。

皇帝李峙的眼睛裏是不揉沙子的,讓宗伯府擬了個“不孝”的罪名,叫兩個承奉官帶了三尺白綾,在芒山驛站逼高陽長公主自盡。廢其為庶人,以平民之禮把她埋了。

皇帝要殺高陽,魏國便進宮乞求,李峙卻是不許。皇帝素恨宗室不法,處置頗為嚴厲,對於高陽可以說一再寬容。更化在即,皇帝的威信正在飽受質疑,高陽公主又不看時機,或者她本意便是求死,撞到了槍口,哪裏能容她活。

“長公主,宮裏蕭娘子派人來了!”使女的輕喚,使李明達從沉思裏清醒過來。

“是蕭娘子的人嗬,叫她進來吧,想來那娘子又和皇兄鬧將起來。”魏國猜的倒也差不多少,隻是不曾想到事關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