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看朱成碧淚紛然(2)(2 / 3)

“你有什麼好人選?”李峙問道。

武氏卻不說話,賀蘭氏卻應聲道:“女弟在禁中,哪裏知道外麵的事情啊。妾大膽進一言,不知大家可能聽?”

“卿為武妃女兄,朕之家人。家人語,不相忌。”李峙坐了下來。

賀蘭氏說:“妾素與世卿家走動。”她的母親也就是武妃的母親楊氏,自稱是故觀王楊雄之庶女,因此和楊師恭等算來也算是親戚了。這樣的親戚本是可有可無,說不清楚的,但是因為武氏是德妃,楊師恭不敢開罪,也隻好認了這門親戚。

楊師恭是隋末帝楊侑之子,是大隋宗室,(說到這裏,老帽又禁不住想罵牛導曆史爛片的“震棺唱歌”,真是鬼話連篇。隻把建虜奪嫡故事硬套在唐朝,省事是省事,卻是跟曆史大違背。唐雖代隋,卻是對隋室很是禮重,畢竟二者是親戚老表。以諸王的禮儀來對待隋室,把他們看做皇室的最佳婚姻對象。一如北宋敬重柴家一樣,這兩家才有可比性)天璜帝胄,煊赫無比。在代北門閱的豪族看來,楊家乃是除了唐室外最高貴的一支。

因此說到這裏賀蘭氏有得色,不過她也是潛意識的,接著說:“卻是見太夫人誇起華衣容光豔麗,儀態雍容。妾仔細打聽,卻是與八哥年紀相仿佛。因此冒昧推薦。”

華衣是楊訓昭的小名,今年也才幾歲,哪裏就能看出什麼“娘娘相”。不過是看在魏國長公主的麵子,哪個不說個好的。

“是那個小孩兒,”李峙對自己的外甥女印象不深,上次看到也是她在繈褓,至於妍媸卻不能分辨,不過從遺傳學角度,駙馬楊演這樣的帥哥跟魏國長公主這樣的美女的後代,應該不會太出格。

李峙搖頭:“隻是太小,太小了。”

“隻怕是大家不定下來,華衣這樣的好媳婦,就成別人家的。”武氏說。

“放心,朕這外甥女,別的大臣家是萬不敢輕易求聘的。”李峙心裏清楚得很,以魏國長公主的尊崇,她的女兒第一選擇當然是嫁給自己的兒子們,再不濟也是比較近的宗室,比如皇帝的侄子們或者堂侄。一般的大臣哪裏敢去娶這樣一個比一般公主還高等的小姐。不過話也不能說死,當年祖母穆獻皇後還是北周武帝的寶貝呢,還不是嫁給了當時已經落魄的唐國公家的七郎李淵。

李峙衡量再三,說:“這事我還需與兕子商量,畢竟是她的女兒。”至於駙馬楊演,孩子的父親,皇帝和武妃都自動地忽略掉了。

“如此,妾與八哥在這裏謝過大家了。”武氏大喜。

*****

“你說什麼?”蕭妃雖然性格剛烈,但是她也不是白癡,而且目前的形勢對她最有利,所以朝裏宮裏,來依附的人並不少。

武德妃那裏的重大行動,當然也有邀功的來急告蕭妃。

那宮人又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

“這也是喜事嗬!”蕭妃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可沒一絲一毫的歡喜,冷冷的,硬硬地,生摳出這麼一句。

“你辛苦了!”蕭妃取了一串流離(玻璃)串子,晶瑩剔透,堪比冰做的一樣,絲毫沒有雜質。相比武妃,她的經濟實力更強些。[深為書本所誤,在看到了一些唐墓出土的流離明器圖片後,偶才恍然大悟,當時並不缺少那些高品質的白玻璃製品。穿回去造玻璃的,你糊弄不了古人]

李晦自占了墜落何,於乾元十一年上表歸附,被封為大唐的南海大都督、暹羅王,朝貢不斷。他和蕭妃淵源頗深(參見本書第一卷),不斷有金銀等送入,還有一等的物品等等,海外奇珍不可勝數。

李晦封王跟蕭妃當然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李晦自然也樂見蕭妃坐大,金錢絹帛大量奉獻。

那宮人得了流離串子,自上歡喜,這樣成色的流離隻怕也值得數十貫錢,千恩萬謝,直念“娘子菩薩”。

“斷不能使此事成。”蕭妃頭腦雖然比不得武氏,卻也不是草包,皇帝那邊自然不好開口,那麼先從女方的家長——魏國長公主那裏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