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借勢經營:成功創富的訣竅(3 / 3)

健力寶的外觀問題解決了,還有包裝材料問題。李經緯決定健力寶要率先使用易拉罐包裝。但當時國內還沒有一家鋁質易拉罐的生產廠,產品全依靠進口。事不宜遲,他立即去找香港大陸製罐公司的商人,洽談進口鋁質易拉罐,好容易定購易拉罐的問題解決了,又遇上易拉罐飲料灌注的難題。他們酒廠從聯邦德國進口的一條每分鍾灌注133罐的生產線,按原計劃要在7月份才能到貨。

離亞洲足聯的“白天鵝會議”僅有4天時間了,李經緯絞盡腦汁,還是一籌莫展,隻好問計於江工。江工是飲料工業的老行尊,交際頗廣,他苦思一會,一拍大腿說:“啊,有辦法了!我有個同學在深圳一家飲料廠當老總。”

李經緯聞訊,喜不自禁,立刻指揮人馬直闖深圳。深圳那家飲料廠看在江工的麵子上,沒有食言,兩天後,為三水酒廠灌注了近300箱健力寶飲料。

健力寶運動飲料用上易拉罐包裝,漂漂亮亮地出廠後,李經緯刻不容緩,通過省體委等關係,給正在廣州白天鵝賓館召開的亞洲足聯會議贈送了100箱健力寶運動飲料。與會的各國足協知名人士驚異於中國竟能研製出這種口感頗佳、功效顯著的運動飲料,不禁豎起大拇指大加讚賞。健力寶出台的第一炮打響了,而且通過新聞媒介的傳播,取得了預期的轟動效應。廣東省體委和省體委科所全力配合,又順勢把它推上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自帶飲料的競選舞台上。健力寶飲料果然沒有令三水人失望,經過連番的品評和角逐,健力寶以其獨特的橙蜜風味和良好的功效,被指定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第23屆奧運會的首選飲料。

在女排冠軍爭奪戰上,當郎平的一記重扣擊敗了最後的對手,中國姑娘痛飲健力寶慶賀大勝時,細心的日本記者發現,無論是緊張的關頭還是鬆馳的時刻,中國健兒都愛捧著一罐他們從國內帶來的飲料。比如在長灘體育館,那一場導致美國女排徹底失敗的中美女排決戰,盡管美國女排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然而,中國姑娘沉著應戰,連打連贏,如有神助。她們常在比賽的間隙,一邊聽她們的教練袁偉民麵授機宜,一邊喝著那種飲料,似乎越喝越來精神。日本記者似乎探索到了其中的奧秘,有幾個日本記者,還特意向中國健兒討了幾罐這種飲料來品味一番,果然與眾不同!不但口感頗佳,而且有提神健體的功效。第二天,日本《東京新聞》便以醒目的位置刊登一則富有神秘色彩的新聞……在中國隊加快出擊的背後,有一種“水”在起作用,可以說,喝上一口這種“魔水”,精力馬上就充沛了。這是一種新型飲料,今後世界各國將努力分析這種“妙藥”的成分,並很可能在運動飲料方麵引發一場革命……

與此同時,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金市舉行的奧林匹克科學大會上,中國廣東體育科學研究所歐陽孝教授,向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們宣讀了題為《吸氧配合口服電解質飲料“健力寶”消除運動性疲勞》的學術論文,引起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和關注。

一個是記者的直觀感,一個是科學家的科學論證,這兩者加在一起,相得益彰,雄辯而充分地顯示了健力寶那奇異的功效。宛如石破天驚,健力寶在奧運會上出人意料地引起了舉世矚目的轟動效應。

健力寶揚威奧運會之後,以女排、乒乓球、舉重、跳水隊率先行動的12支國家隊,便接踵而來,他們要和李經緯訂長期合同,指定健力寶為本運動隊的專用飲料。所謂長期合同和專用飲料,就是要廠家長期無償地向他們提供產品。

李經緯懂得經營之道,明白“小財不出,大財不入”,他並非舍不得錢,可是,當時三水酒廠的家底薄,資金拮據。在廣州舉行的亞洲足聯會議和洛杉磯奧運會,所送出的健力寶分文不收,一直是做賠本生意。這24萬元,相當於當時三水酒廠兩年利潤的總和。以三水酒廠的力量,能承受得起嗎?

在健力寶起步之初,李經緯就已經招來不少的非議了,那時候,人們還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通過讚助的形式使產品的名聲打出去,是促進市場銷售的一種重要手段。李經緯的超前意識和獨特的營銷策略,使當地信息閉塞、思路僵化的人實在無法忍受。

李經緯隻好又去冒一次險,他在合同上簽了字。

這次冒險給他帶來極好的運氣。豁出這24萬元,換來12支國家隊都飲用健力寶,換來許許多多隊員們在賽場上舉起健力寶亮相的珍貴鏡頭,換來報刊上連篇累牘關於健力寶的報道……結果,健力寶又一次名聲大振。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國內外前來簽訂購貨合同者源源不斷,盈利遠遠超過24萬元的數目。接著,中央電視台發布消息:健力寶被列為人民大會堂的國宴飲料。

三、以“勢”造“市”有學問

順應時勢求得發展,不等於被動、呆板地隨時勢而動,而是在順勢中創造市場,創造新的商機。隨著市場潮流的形式變遷,就要有相應的順應之法,創造之法。

能夠創造市場本身就說明成功創富者的經營得法。把握以“勢”造“市”的秘訣,做到遊刃有餘,更是一個成熟的創業者的必備素質,能夠以“勢”造“市”,必能謀得大財富。

1.造勢是超常發展的助推力

百萬富豪在創業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把低層次的優勢推向全方位優勢,懂得“以點帶麵”,“以勢造市”,就會獲得超常發展的助推力。

《孫子兵法·勢篇》中說:“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發機。”其意思是說激起的湍急的流水飛速流動,以至於可以把石塊漂移,這是水勢的原因;凶猛的飛鳥,在空中快速搏擊,以致於能捕殺別的鳥獸,這是因節奏迅速。所以善於用兵的人,他就會造成險峻的兵勢,短促而迅猛的進攻節奏,其兵勢如張開的弓弩,其節奏如觸發弩機那樣短促。

一個創業者要取得市場機遇,贏得商機,要成為百萬富豪就要努力造勢,通過勢的轉化,營造出市場機遇來。

李經緯領導的三水集團,充分利用亞運會的機遇,使健力寶的名聲傳揚海內外,這是以“勢”造“市”的一個典型。第十一屆亞運會在中國人心中掀起了強烈的愛國熱情,而健力寶讚助的火炬接力儀式又使海內外記住了健力寶品牌,皆大歡喜。

那時,國內的企業對讚助亞運會不熱心,原因是多方麵的,資金的欠缺是一方麵,觀念上的僵化也是一方麵。

亞運會第一次稍具規模的籌款活動,當推選擇亞運火炬傳遞接力活動。火炬接力,是國際大型賽事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儀式。對主辦賽事的國家來說,這是一種富於象征意義的大型活動,是民族精神麵貌的具體體現。亞運會籌委會主席張百發滿懷希望,認為必定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誰知消息傳播開來,並做了不少動員工作之後,國內的企業都不敢承攬此讚助。提出要得讚助火炬接力專利權的,倒是4家外國大公司,其中一家南朝鮮的汽車公司,願意出2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一千多萬元)。張百發和負責這項工作的人員見到此情此景,尷尬萬分,憂心如焚。大家都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上舉辦的第11屆亞洲運動會,最富有象征意義和最能體現民族之魂的火炬傳遞大型活動,竟要由外國出錢讚助。亞運聖火傳接,將有上億的人參加,活動範圍幾乎遍及全國,如果伴隨著火炬一起奔跑的是一個外國公司的商標,那億萬炎黃子孫將作何感想?

這時候,有人提起了健力寶。有人深知李經緯的膽識和氣魄,預料他絕不會對亞運會袖手旁觀,因此早就給他傳遞了這個重要的信息。與此同時,國家體委也公開表示,希望健力寶在這關鍵時刻能帶頭出力,給亞運會以較大支持。

火炬接力活動,隻是亞運會的一個前奏曲,值得為此將整個計劃讚助款投放出來麼?李經緯心中沒底,遲疑未決。

恰好著名體操運動員李寧在這個時刻加盟健力寶公司,李經緯便征求他的意見。

李寧說:“我知道國際上有一個慣例,任何大型國際運動會的聖火點燃活動,主辦國一般都不會假手他人。如美國洛杉磯奧運會,因為影響巨大,許多家外國公司都要出高價購買聖火點燃活動的專利權,都想獨家所得,卻被美國奧委會全部否定,寧願讓位於國內一家出價很低的公司。這是國家的尊嚴問題,我想,我們不一定也要出250萬美元來和南朝鮮的這家公司競爭。亞運籌委會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會作出他們的權衡的。

李經緯驚奇地望著李寧。他高興地問:“那按你的意思去辦,你會怎樣?”

“李總,如果你信得過我,我會去北京取一個公道的價錢回來。”李寧表態說。

李寧當即飛去北京,向亞運籌委會表達了健力寶人的心願。

一個月後,籌委會通知李寧,健力寶以260萬人民幣的代價贏得了亞運火炬傳遞的讚助專利權。李寧本人同時被委任為西藏念青唐古拉峰迎接亞運聖火的第一棒接力手。

第11屆亞運會聖火傳遞活動是由健力寶獨家讚助的,健力寶人也就義不容辭地負起了護送聖火的光榮職責。為了做好這件具有曆史意義的工作,健力寶公司成立了以李經緯為總指揮的4個護送小組,分頭奔馳在4條火炬接力路線上。

在全國為期一個月的火炬傳遞活動中,國內外觀看現場及電視轉播的人有25億之眾,使健力寶飲料和“李寧”牌運動服更加深入人心。

在第11屆亞運會的開幕式上,健力寶的廣告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升起了印有健力寶商標的熊貓盼盼。在亞運會開幕式的現場直播中,健力寶宣傳廣告及李經緯的鏡頭,“李寧”牌運動服的鏡頭頻頻出現在熒屏上,使億萬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由於亞運會的良好反饋,出人意料地迎來了一股洶湧澎湃的“健力寶熱”,健力寶公司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經濟效益。

在亞運會開幕的第三天,法國一位商人主動向健力寶公司提出,要求當健力寶在法國的代理商,並隨即簽訂了訂貨合同。亞運會剛結束,蘇聯、泰國的商人慕名前來,洽談在本國設立健力寶分廠。海內外客戶紛紛前來訂貨,尤其是1990年10月底在鄭州舉行的全國糖酒商品秋季訂貨會上,“健力寶熱”被進一步推向高潮。健力寶的訂貨在幾天之內就高達7.5億元,占訂貨合同總額的1/4,成為健力寶建廠以來一次訂貨的最高紀錄。

2.造勢闖天下

中國的百萬富豪大多在逆境中創業,曆經艱辛。探究他們成功致富的軌道,運用謀略造勢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麵。借勢經營,因勢利導,因勢創商機,這之中的智慧可見一斑。

中國民營企業家曹繼光就是這樣一位創業者,他辭職下海,自辦企業,大膽引進外資,與外商合作,很快使自己的企業發展為跨國集團公司。

祖籍河北的曹繼光是在繈褓中被南下征戰的父母帶來廣東的。

1977年,曹繼光在華南工學院自動控製專業畢業,留校當了三年助教。那時邊陲小鎮寶安縣正熱火朝天地籌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它像磁鐵吸引著全國無數熱血青年,曹繼光也為之心動,毅然離開講壇,要到深圳創一番大事業。

曹繼光先在一家電子公司搞公關,後來又轉到一家國營電子廠。內行畢竟受重用,短短一個春秋,他青雲直上:從線長助理——線長——車間主任。幸運之神向他頻頻投來青睞目光,凡是與外商合作興建新項目,他總是成為廠長的左右手;凡新建車間都派他去當先行兵,他先後當過六個車間的主任。在他協助下這家廠從兩個車間擴展到九個車間、員工上千人。

曹繼光不是個循規蹈矩之輩,總想嚐嚐“第一個”滋味,他總想辦特區第一家民營企業,為此他向廠長提出辭職。廠長再三挽留,先來“軟”的,當眾宣布提升他為副廠長,可曹繼光去意已堅;廠長又來“硬”的,要他交一萬元“退職金”,曹繼光還是要走,沒有錢,便四處借錢“贖身”。

“在1983年,我也許是全國第一個以書麵形式提出停薪留職的幹部了……”

當時,不少親朋好友勸他:“你是深圳市委高層領導的子女,為啥不要鐵飯碗去冒這個風險呢?”

“我要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無拘無束才能自由遨遊!”

1983年12月1日,深圳蔡屋圍。曹繼光自己創辦的深圳市家用電器廠在鞭炮聲中問世了,當年,還沒有辦私營企業的先例,他掛靠在深圳實用工業公司。

表麵是“公”字招牌;實質是由31歲的曹繼光承擔一切風險。缺資金,他借來了7000元作開辦費,可每月廠房租金就要6300元。萬事起頭難啊!

從實際出發的曹繼光認準了搞無本生意的路子,他明白來料加工是開拓局麵的惟一生路!

他接的第一批生意是加工收錄機部件,百名臨時工兢兢業業竭盡全力。曹繼光以八個字自勉:“質優快捷,坦誠穩重”。

產品送到香港測試,全部合格。

一時客商如雲,訂單如雪片般。後來還由於質量上乘,獲得“免檢”,產品直接在深圳裝箱,銷往西歐、美國。

這一年,家用電器廠為國家創彙500萬港幣,不僅還清了借款和上交主管公司的費用,還盈利了5萬元。

曹繼光邁出了可喜而又紮實的一步,他決意成立美芝電器公司,承包家用電器廠和公司。

新局麵就會產生新壓力,這時的曹繼光一是要從年盈利5萬元向主管局上繳36萬元;二是國務院關於經濟工作若幹問題的決定剛剛公布,人們對經濟承包還不習慣,所以有人冷眼旁觀,說曹繼光是否想發大財而鋌而走險了?

幸好,上級領導大力支持這位勇敢的開拓者,雙方在經濟合同承包書上簽了字。

為了使企業贏得更多客商,曹繼光奉行“和氣生財”策略:不管大生意、小生意;不管熟客生客;不管對方正處順境或逆境,他一樣熱情接待,讓對方在合作中有利可圖……

有位港商經營每況愈下,一再拖欠加工費,有人勸曹繼光與他斷絕往來。“不,客商是我的朋友,要給人家機會!”後來這位客商的公司倒閉,但還清了欠款,不久東山再起,他又主動找曹繼光:“我認準你這個朋友。”

人才,是企業成功之本。

曹繼光特別器重那些想充分體現自我作用的人,委以重任,使不少有誌之士,投奔他的門下。

兩年承包期滿時,在“美芝”名下已擁有13家工廠、2700多名職工,兩年為國家創彙200多萬港幣,除上交利潤外,獲利200多萬元,本來按合同規定,曹繼光可獲100多萬元,可成為內地第一個“百萬富豪”,但他沒有要!

曹繼光要把自己與“美芝”的命運相連在一起。

火箭要騰飛,必須擺脫地球引力;“美芝”要騰飛,必須取得獨立產權。

所以,在承包合同期滿時,曹繼光再次申請:辦一個私人企業。

這在深圳無疑爆炸一顆“炸彈”,一時議論紛紛。

但這畢竟是特區,市領導同意從1987年10月起,美芝電器公司及其屬下家用電器廠與主管公司脫離行政隸屬關係,歸深圳市政府工業辦公室領導!

曹繼光決心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四麵伸出觸角吸引外資前來合作辦廠。

這時,剛好日本皇冠株式會社社長宮越邦正率隊到深圳。與曹繼光多次會談後,相信了這位白手起家的朋友有能力、有魄力,決定首期投資5000萬美元,與美芝在深圳興建一個占地20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

“回想當時與日商談判是十分艱巨的,日商考慮問題十分細致周密,甚至連廁所的抽水馬桶如何節約用水也問到。幸好我是學工的,當場畫出使抽水馬桶如何節約用水的草圖,才令對方既感動又高興……”

美芝與皇冠合作成功,引來了更多外商。1988年,法國湯姆遜集團來深圳,美芝在與幾家頗有實力的國營大企業競爭中又一次取勝,湯姆遜集團出資2億港幣在八卦嶺工業區與美芝合資興建新的電子廠。

這時的美芝,已從一個隻能生產簡單的電子配件小廠,發展成為擁有30多個企業的跨國集團公司。資產過億,工人近2萬,創彙及引進外資、外商數量居深圳首位,年產值近5億元。主要產品有收錄機、電視機、X光腎結石碎石機等。曹繼光本人當選為全國十大青年企業家,事業步入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