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才能都有質的區別,這叫能質。比如1990年8月,中國評出的十大傑出青年中,楊吉奎、蔡偉素具有經營才能,王振國、李登海具有科研才能,聶衛平、黃誌紅具有體育才能,等等。他們才能的性質是不同的,不同的能質不能相比,不能說聶衛平和李登海誰的能力大誰的能力小,因為他倆才能的性質不同。同一能質,能力大小不一樣,這就是能級,即才能的級別。比如同是舉重運動員,按其各方麵情況分成若幹級別;同是軍人,按其軍功、貢獻諸方麵劃分為尉、校、將等不同的級別。因此,在相同的能質下,能量的大小才能夠相比。我們所說的能、位相匹,就是指在人才的任用上,必須根據不同人才係統對人才能質、能級的要求,選用具有相應能質、能級的人才,並且要保持人才係統中的能質、能級要求與人才具有能質、能級之間的有機協調和動態對應,以實現因事擇人,量才錄用,才盡其力,事竟其功。創富者在使用人才中遵循能、位相匹原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年齡與能、位的關係
在能質相同的情況下,能級與位的情況有三種:
一是能等於位。即人才的能級與崗位、職位相等,這種安排使用人才的方式穩妥可靠,不過完全相等的情況是極少數的。
二是能大於位。就是說人才的能力的級別超過了崗位、職位的要求。出現這種情況,從表麵上看,力大擔子輕,餘勇可賈,工作應該幹得非常出色。但是現實生活中的事實卻有力地告誡領導者,盡量不要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每個人都有實現自己價值的強烈願望,能力大大超過職位、崗位的要求,因餘力發揮不出來,不能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華,積極性受挫,工作反而往往做不好。無怪乎能做副軍師的龐統,被劉備錯派到耒陽縣當縣令,他便“不理政事,終日飲酒為樂;一應錢糧詞訟,並不理會”。
三是能小於位。即人才擔任的工作超過了他的能量級別,如果人才的能量稍微小於工作職位要求,對人才的成長發展有利,因為壓力會變成鞭策其前進的動力。多數人才的成功都是這種壓力不斷變動力的結果,但是如果能與位相差太大,超過了極限,不但會因為“擔子”太重使身體“傷筋動骨”,而且也會給事業帶來損失。
上述三種情況,對不同年齡的人來說作用不一樣,一般來說,能等於位,適合於中年人,一方麵中年人年富力強,堪當重任;另一方麵,中年人一般處於比較穩定狀態,其能力的彈性相對減少。能大於位,適宜於老年人,老年人爭勝好強之心日弱,且大多有甘做人梯精神,其能力幾乎沒有彈性且呈日漸萎縮狀態。能小於位,有利於培養青年人,青年人處於工作的起點,前途無量,正在長知識增才幹的年齡階段,並且上進心極強。上麵所說的年齡與能、位的關係,主要是著眼於人的生理狀況而言,另一方麵從現實生活中看,真正做到能、位相匹是極不容易的,多數情況下是相對的合理,當然不合理的情況也是到處可見的。既然不可能完全做到能、位相匹,從年齡上來看,那隻有“以小合理代替不合理,以大合理代替小合理”了。
(2)注意業務適應性與位的關係
人的能力既然有能質和能級的分別,那麼在安排使用人才時,就要通盤考慮。比如有的人善於辭令,講話極富有說服性、鼓動性和吸引性,有的則“茶壺煮餃子——肚子裏有貨倒不出來”,這是人們口頭表達能力的差別。單就這一點而言,前者適宜於安排在企業的宣傳、公關、推銷等崗位上,後者適宜於安排到文秘、科研、資料、數統、設計等崗位。在對新員工進行能力判別時,一方麵可在試用期給予試驗性的工作,另一方麵可運用科學方法進行測定。世界上許多企業早在運用能力傾向測驗進行人事安排,我國近年也開始出現了這方麵的試驗。如我國上海兒童食品廠運用自己編製的一套對食品生產操作工人進行測驗的工具,測定了三十七名技工學校畢業生,按照成績,將他們分為敏捷型(手臂運動靈活性高者)、靈巧型(手眼配合極靈巧者)、注意型(注意力分配和動作穩定型測驗優秀者)、創造型(創造性思維能力高者)和綜合型(各方麵測驗都較優秀者)。在工作分配上,把敏捷型和靈巧型的安排在食品生產流水線上任操作工,把注意型和靈巧型的安排在流水線上任儀表觀察工,把創造型的安排在車間機修崗位或者技術要求高的崗位上,把綜合型的作為技術骨幹重點培養。經過半年的追蹤研究和效應驗證,以及對幹部和群眾進行問卷和麵談調查,發現大多數新職工適應性較強,甚至有的在很短時間內就對技術有了新的小改小革,效果很好。
2.借局布勢,成功創富
借別人的局麵布成有利於自己的陣勢,是許多百萬富豪創造市場,成功創富的一個重要的策略,其中負債經營,依大樹而求得發展,就是經常被使用的手法。
負債經營是經營活動中一種全新的觀念。沒有一個人能夠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外界力量就能成就大事的,經商謀財也是如此。按中國人傳統的說法,做生意就要本錢,沒有本錢怎樣做生意呀?廣東華隆公司總裁盧俊雄在發財過程中所奉行的法則是:超越一般人的尋常想法。一般人以為借別人的錢,借別人的物,借別人的智慧是自己無能的表現,殊不知這種想法大錯特錯。
你沒有本錢不打緊,關鍵在於你有足夠的膽識,敢於借貸,敢冒風險,隻有這樣,你才可能成為家財豐厚的百萬富豪。
借錢做生意就是負債經營,通過借錢生出自己的錢來。做生意需要本錢,向別人借錢,便要付利息,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隻要你膽識過人、眼光獨到,應付得當,看準了市場行情,洞察市場變化規律,不斷地加速周轉,那麼,借來的錢所生出來的錢遠比你所付出的利息多得多。美國著名企業家哈托說得好,很多人不懂得負債經營,總是把虧損經營與負債經營混為一談,這其實是很不對的。現代經營的法則是負債不斷增加,而同時產生利潤。這種方法很有啟發性意義,負債經營絕不是虧損經營,它們二者之間截然不同。虧損經營指的是產品一時賣不出去,或者咬牙跟同行降價競爭,使價格低於製造成本。這種虧損的營銷策略隻是一種權宜之計,絕對不可以持久,否則便傾家蕩產也奉陪不起。
負債經營說得通俗些,就是借用別人的錢來賺得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然後歸還本錢和利息,利潤歸自己。
資金來源渠道具體來說,可以是私人、銀行、其他企業、資本市場。在資本市場上發行債券便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負債經營。
債券是債務人為借到一定金額的款項而交付給債權人的,承諾按一定的利率在約定的日期支付利息,並在約定的日期償還本金的書麵債務憑證。發行債券者即為債務人,購買債券者便成為債權人。債權人憑債券領取利息和本金。二者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一直到債券利息全部付清、債券本金全部償還時為止。債券與股票均屬於有價證券,但二者之間有很多不同之處。在性質上,股票是股份企業所有權的憑證,不屬負債,而債券隻是履行債務的契約。股票每年可以享受分紅,但其數額大小卻要受企業經營狀況的製約;債券持有人則可能得到事先定好的利息,利息的多少與企業經營狀況無直接關係。股票不能收回本金,與發行股票的企業共存亡;債券則到期還本,買債券的人與發行債券的企業之間再沒有他什麼關係。股票持有人可以根據持有股票數量的多少占有發行股票企業的一定控製權,有權過問企業的經營狀況;而債券購買者卻無權幹涉發行債券企業的經營。對於企業來說,發行股票和發行債券籌集到的都是長期性資金,都可以安排較長時期的資金使用項目,但是,發行股票籌集到的資金可以作為自有資金使用,而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隻能算是借入資金。發行股票過多,企業控製權可能旁落;發行債券再多,買債券的人也不能控製企業。
負債經營固然可以突破資金短缺的局限,但同時它也是一把雙刀劍,要采取適當策略合理回避風險,才能經營順利,財源滾滾。
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成為百萬富豪的房地產大王、海南巨富冼篤信就是靠負債經營起家的。
冼篤信出生出海南瓊山縣,剛剛走上經商之路的冼篤信曾受到慘重的打擊。債主上門討債,他無力應付,隻得離家出走。他在廣東、廣西、湖南等往來奔波,靠著一筆小本錢,販過水牛,也賣過中藥材等東西。什麼能賺錢,他就販什麼,辛苦自不待言,其時,他一心隻想著賺錢,還清債務。
1980年,冼篤信聽說海口市計劃投資建設一個地下工程,他靈機一動,盡管他對建築並不在行,但他知道搞建築需要石頭、水泥、鋼材,於是他通過朋友介紹,找到工程負責人,提出承包該工程所需的全部石料。
這果然是一筆嫌錢的生意,工程完工後,他不僅還清了所有欠債,還蓋了3間平房。自此,他意識到,要賺大錢,必須有一個項目,有一個實體。
冼篤信有做生意的頭腦,也有眼光,海南是中國熱帶作物基地,橡膠也是其主要產品。他發現,收的橡膠均要用塑膠袋包裝,但海南不生產這種塑膠袋,全部要從汕頭進貨。他跑遍了海南100多個生產橡膠的農場,了解到塑膠袋的需求量很大,便帶一筆錢直奔汕頭。
這回,冼篤信不是簡單地將汕頭的塑膠袋販回海南倒賣,而是在汕頭學習了3個月,掌握了塑膠袋的生產技術,並買了一套設備,回到家鄉辦起了海南第一家塑料廠,從此占據海南的塑膠袋市場。
1984年,冼篤信走馬上任,成為瓊山縣龍橋鎮農工商總公司經理。上任伊始,時逢海南倒賣汽車的風潮,他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千方百計弄到100多輛汽車,通過各種渠道銷往內地,自然賺了一筆。不過好夢難長,“汽車事件”被製止後,冼篤信成了審查對象,幾乎每天都要去檢察院作檢查彙報。幾個月後,公司撤了,人也散夥了。
但當時的冼篤信,手中已掌握了30萬元資金。他重振旗鼓,幹起了電鍍廠、草帽廠、玻璃廠,並利用已建立的社會關係,做起了水泥、鋼材、鋁材、藥材、汽油等大買賣。
當然,冼篤信並非事事順利,他曾與湖南某公司做過一樁買賣,付款16萬元,對方借故既不發貨也不退款。迫不得已,隻好訴於法律,經過半年多調查、取證,法院判決對方敗訴,賠款22萬。他認為,人在江湖,義氣為重,僅讓對方交回16萬元本錢,使對方感激涕零。
也許是這種俠義之氣,使冼篤信在商界贏得了榮譽,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1987年,冼篤信成立了海南騰龍實業總公司,注冊資金90萬元,他首先看出海南島最南端的三亞市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最大資源就是土地。
但是,他的公司沒有開發房地產的經營權。
這一點並沒有難倒冼篤信。他說服了兩家房地產公司,聯名投資4000萬元,買下三亞西河西路250畝土地,成為海南建省後第一批到三亞開發地產的客商。
在冼篤信決意投資三亞時,並沒想到將麵臨很大的困難和壓力,隨之而來的全國治理整頓,緊縮銀根,控製貸款,以及1989年春夏之交的動亂,之後許多客商紛紛撤資,使他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
與冼篤信合作的一家房地產公司提出退股,冼篤信權衡利弊,毅然拿出60萬元買下這家公司的股份,同時成立騰龍房地產公司,以合法身份進入房地產市場。
時隔不久,另一家合作公司也表示退出,冼篤信再次用400萬元買下該公司的所有股權。這樣,他便擁有了這塊土地的全部股權。
冼篤信憑自己在商界的信譽,向銀行貸款1800萬元,用這筆錢在三亞西河西路開發區修了一條河堤,疏通了一條公路和幾條大道,填海600多平方米,完成區內排水、排汙、供水供電、綠化等全部基礎設施的建設。現在,這個開發區已為冼篤信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冼篤信認為,一個項目,許多人在爭奪,誰能得到就要憑膽識和手段,手段就是實力。
現在,冼篤信已不僅僅滿足於在海南的發展,他的業務已擴大到雲南、湖南等地,並打算與加拿大、泰國的客商合作,將事業擴展到海外,他認為這才是他的終極目標。
冼篤信借助時勢提供的機遇,加上有準備的頭腦,雖經挫折但不罷休,這種借局布勢的經營哲學,值得後來者借鑒。
3.借勢創商機,謀略贏財富
懂得“勢”的百萬富豪,都是善於把握宏觀大局,善於運用謀略,創造有利於己的人。
古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國外也流行“好酒無需青藤枝”的名諺。現在很多人依然持有這種觀點,不少企業主對廣告不屑一顧,他們認為自己手中有過硬的產品,根本不用把資金浪費到無用的廣告宣傳中去。的確,過硬的產品是一件的法寶,但如何使這種法寶大放異彩,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酒香也怕巷子深。
當今世界處於調整發展的時代,傳媒技術日新月異,通訊衛星使地球變成為“地球村”,此地信息瞬間可抵彼地。生活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信息已經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人們需要信息的傳播、交流。廣告正是發揮了這一作用,一則好的廣告不僅能使企業順利地銷出產品,甚至有時可以讓它起死回生。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我國傳統經商思想的寫照。把這種觀點推而廣之,就是說,一種產品隻要質量好,價錢公道,即使不做廣告宣傳,也會門庭若市。
這句話的本意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它強調的產品本身的質量。人們之所以能夠“不怕巷子深”,關鍵在於“酒”本身的香醇,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和條件,恐怕就不會有“不怕巷子深”的結果了。所以,如果我們把對這些“古訓”的理解重點放在企業內部千方百計地提高產品質量上,這自然是沒錯的。
然而,這隻是事物的一個方麵。假如,人們處處都能聞到酒香,人們是否會“舍近求遠”不怕“巷子深”?假如,能“酒香”的企業越來越多,人們一出家門不就可以買到好酒了嗎?很顯然,如果僅僅滿足於貨真價實,死抱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陳舊觀念不放,恐怕無法適應日益繁榮的市場經濟社會。這實際上隻不過反映了一種驕矜自傲、缺乏遠見的小生產者的心態。如果說這種心態在生產力水平不高、產品不多的自然經濟社會中還有一定作用的話,那麼,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中,它已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了,因為市場經濟的競爭規律告訴我們:“酒香也怕巷子深!”
三水酒廠——一家瀕臨困境的百人小廠,在廠長李經緯的帶領下,用10個月的時間,經曆了120次的試驗,一種色澤柔美、氣味清香、口感極佳的新型運動飲料終於試製成功了!但這種新產品要打出去,還得費一番思量,打通各種環節。
李經緯想到了將於6月份在北京舉行的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自帶飲料的評選,屆時全國將有各地選送的飲料參與角逐。憑著廣東省體委的大力支持,他們新製成的運動飲料要取得參加評選的資格是問題不大的,關鍵是送到北京後能否被選中。李經緯早已派人作過調查,有關資料顯示,上京參選的飲料都各有來頭,宣傳的手法也各有千秋。他們的產品雖說是國內首創的含堿電解質運動飲料,但剛試製出來,牌子不硬,知道的人不多,很難給人以信心。
此時恰逢亞洲足聯要在廣州開會,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省體委出麵,把新產品拿到亞洲足聯會議上,給體育界的知名人士品嚐,倘若得到他們肯定,不是可以先聲奪人,借以提高聲譽嗎?
當時誰也不會把亞洲足聯在廣州舉行的會議看得那麼重要。這種會議得出來的結論波及麵並不大,但李經緯既然已把目光定格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了,就需要多方麵的鋪墊,為新產品創一條通往洛杉磯的理想之路。
李經緯立刻著手做新的“著裝亮相”工作。
為了給它起一個醒目而有意義的名字,參加研製工作的李經緯等人醞釀了很久。李經緯提出,產品的名字應該與體育事業、人民健康、力量源泉有關。大家便順著這條思路,將他的意思提煉為“健康的飲料,力量的源泉”。考慮到這種飲料是保健產品,與一般意義上的汽水飲料絕然不同,而當時流行的保健藥大都在後麵加個“寶”,讀起來也響亮,於是,就將這種全國首創的含堿電解質運動飲料起名“健力寶”。
商標設計,也是健力寶“著裝亮相”的重要方麵。健力寶商標的整體是一個美術化的英文字母“j”,那是健力寶英文拚寫的第一個字母。那“j”字頂頭的圓點,像個球體,是球類運動的象征,那“j”字的下半部,由3條曲線並列組成,像3條跑道,是田徑運動的象征;從整體上來看,那個“j”字的形狀又如一個做著屈體收腹姿勢的體操或跳水運動員。可以說,整個商標藝術表現了健力寶與體育運動的血緣關係。此外,那像田徑跑道的3條曲線,從另一角度去想象,又似3條河流,從而暗示出健力寶的家鄉三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