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創新經營(4)(3 / 3)

21世紀世界的人口狀況除了數量膨脹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重要特征。創業家必須善於從這種變化中捕捉創新的良機。

(6)從觀念和認識的變化中捕捉創新機會利用觀念變化進行創新往往是困難的,因為觀念和認識常常無法予以定量。例如,從我們看到的實際現象中,和從客觀的物質表現的角度來講,”桶子已經裝滿一半“和”桶子還有一半是空的“沒有任何區別,這兩句話難道講的不是同一個意思嗎?

然而,觀念和認識如果不同,便會看到這兩句話的意思截然不同,當然,產生的結果也就不完全一樣。”桶子已經裝滿一半“(裝沙子或米或油等),它包含這樣的觀念和認識:已經裝了一半了,別急,慢慢來!就這麼裝吧!而我們再品味”桶子還有一半是空的,快點,加油裝啊!這桶子還有一半是空的,我們在沙子上再加上一塊隔板,還可以裝大米呢。“

可見,如果認識從看到桶子”已經裝滿了一半“轉變為”還有一半是空的“,那麼就存在著重大的創新機會。由此可以看出,觀念和認識的變化是很重要的,作為創業家,能否解釋這種變化的原因倒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能抓住它創造出來的相當多的創新機會。

以往人們的飲食主要是由階級地位和收入水平決定。普通人就是”吃飯“,而有錢的人或者有體麵的人管吃飯就不叫”吃飯“而稱”用膳“.今天,人們的認識發生變化了,既”吃飯“又”用膳“,而且還”進食“,即以最簡單方便的辦法攝取必須的營養。正是利用了這種認識的變化,方便食品、盒式快餐以及麥當勞快餐店的漢堡包、肯德基油炸雞等才迅速遍布全球各地。

”Bic圓珠筆“的出現也正是利用觀念變化的結果。以往人們的消費觀念是”經久耐用“,因而與這種觀念相應的是加油圓珠筆統治市場。後來,人們的觀念發生變化了,由經久耐用變為新穎、簡潔、方便等,馬賽爾·比克正是利用了這種觀念的變化,試製成功了一種用完油墨便扔掉的一次性圓珠筆--”Bic圓珠筆“,它一誕生就在市場上走俏,在美國幾乎人均一支半。

還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利用認識變化的類似情況。在1950年前後,絕大多數的美國人開始把自己列入”中產階級“,他們幾乎不管自己的收入高低,也不管自己從事什麼樣的職業。

為什麼會這樣呢?很明顯,美國人對自己的社會地位的認識已經改變了。然而,這種認識的變化究竟意味著什麼呢?一位名叫威廉·本頓的廣告商問人們:你們自己稱為”中產階級“,”中產階級“一詞對你們來說到底有什麼含義呢?人們回答他說:”中產階級“與”勞動階級“形成了尖銳對比,它意味著相信自己的孩子能讀好書並能步步高升。

找到了人們觀念和認識轉變的根源,這位廣告商立刻認識到了這裏蘊涵著無窮的商機。他於是全部買下了《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並開始向學生們的父母兜售《不列顛百科全書》,他的書多數是通過中學老師兜售的。本頓的行動實際上是說:”你不是想成為中產階級嗎?如果真這麼想,你的孩子必須有一套《不列顛百科全書》,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學校裏把書念好,取得好成績。“由於本頓的努力,在不到3年的時間裏,這家昔日已經奄奄一息的公司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10年後,該公司在日本故伎重演並取得了同樣的成功。

必須注意的是,以觀念變化為基礎的創新需要抓住時機。過早地利用觀念變化有時很危險,因為許多看起來似乎是觀念變化的事物,其實隻是一時的風尚,這種風尚轉瞬即逝。

風尚和變化之間有時並不明顯。如兒童玩電子遊戲機是一時的風尚。但是,如果是孩子的父親酷愛家用電腦,這卻是代表了真正的變化。當然,過晚地利用觀念和認識的變化也不行,因為當你起步時,別人已經搶在前麵了。

(7)從新知識中捕捉創新機會以新知識為基礎的創新往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人們常說的創新,指的就是這種創新。必須注意的是,這類創新險灘遍布、風雲莫測。因為這類創新具有如下兩個特征:所需的時間極長;從來不基於單獨一門知識。

正因為基於新知識的創新風險極大,因而能夠進行這類創新的創業家是”超星“級的。為了降低這類創新的失敗率,創業家在進行這類創新時必須遵循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要仔細分析一切必備的因素,不論是知識本身,還是社會的、經濟的、認識的等各種因素。經過分析,必須確定哪些因素還不具備,這些欠缺的因素是否可以創造,或者因創新尚不可行而最好推遲。

第二,必須明確地瞄準戰略位置,從一開始就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因為基於新知識進行的創新不同於其他各種創新,它不能做到成果獨享,不受幹擾。它一經提出,便會引起轟動,招來大批的競爭者,稍有不慎,便會被人踩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