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創新經營(4)(2 / 3)

(4)從行業與市場結構的變化中捕捉創新機會行業和市場結構有時可能維持許多年不變,並且看起來是完全穩定的。但事實上,市場和行業結構是非常脆弱的,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土崩瓦解,而且往往很快。行業和市場結構發生變化的時候,也是創新的大機會來臨的時候。

在行業和市場結構發生變化時,該行業的成員和希望在該行業內創業的人都應該再度自問:”我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如果不思開拓、創新,繼續按部就班行事,那幾乎肯定是要遭難的,或者至少喪失一次絕好的創業機會。

本世紀初汽車工業的發展變化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到1900年為止,早期汽車基本上是有錢人的一種奢侈品。然而,由於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上層階級“這一狹窄市場就很難吸收日益增加的汽車了。而汽車每3年便增加1倍的產量的增長速度快於銷售量的增長。當時的汽車製造公司都仍在打著”上層階級“的”算盤“,生產著具有”高貴階層特征“的汽車。

年輕的亨利·福特看到了市場結構正在變化,汽車在美國已不再是富人的奢侈品。於是他的反應是設計一種新型汽車,這就是有名的”T型“汽車。這種汽車主要由半熟練工人進行大批量的生產,並且車主可以自己駕駛和修理。盡管汽車的價格與人們的工資相比仍很”昂貴“,但T型車的價格卻隻有當時市場上最便宜汽車的1/5,並且容易駕駛和維修。當時,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轎車的價格與一艘遊艇的價格一樣高,是技術熟練的機械師年收入的40倍,而T型福特車的價格卻隻略高於美國機械師一年的工資。無疑,這種汽車一經問世,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現在,福特汽車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

那麼,如何才能捕捉到機會呢?行業和市場結構的變化有沒有比較肯定的而又極顯而易見的指示因素或者跡象呢?有!它們就是:

①某一行業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彼得·德魯克認為,結構的急劇變化將在該行業的營業額翻一番時出現。

②在某行業迅速增長達到翻一番時,它明顯地使人們感到原先對市場的認識和市場服務的方法多半變得不合適了。這一點對在行業中曆來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來說尤其恰當。它對市場所下的定義以及它對市場的劃分方法已不再反映現實情況,而隻是反映曆史了。

③迄今為止一直被認為是毫不相幹的許多技術彙聚到了一起,許多不相幹的技術的彙聚表明將有重大的突破,行業和市場結構的變化因此也是顯而易見的了。

④如果某一行業的經營方式在迅速變化,那麼該行業進行基本結構變化的時機也就到來了。

因此,密切注意上述四個跡象,將有助於創業家捕捉行業和市場結構變化的良機從而實現創新。

上述四個創新機會的來源,即意外情況、不一致、過程的需要以及行業和市場結構的變化,都是表現在一個企業、行業或市場的內部。內部的變化總是反映外界變化的先兆。

因而,外界變化無疑也是企業家創新機會的重要源泉。

(5)從人口狀況的變化中捕捉創新機會人口狀況的變化包括人口數量、人口構成、就業、教育狀況和收入變化。人口狀況的變化,其結果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對人口狀況變化的描述,人們常常以為隻是曆史學家和統計工作者的事情。實際上,從人口狀況的變化中,也是可以捕捉到創新機會的。如人口結構對人們將購買什麼商品、什麼人購買和購買多少有著重大的影響。再譬如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出現和日益加強,那些經濟發達和較發達的國家中退休不久的人將形成一個巨大的旅遊和度假市場。有的人以為,人口變化相當緩慢,時間很長,對日常決策沒有什麼意義,這種理解是一種危險的誤解。

我們從羅思柴爾德家族的衰落和摩根家族的興起的事例中,就可以看到對人口狀況不同看法所導致的結果。

1860年以後,羅思柴爾德家族一直在世界金融界占舉足輕重的支配地位。然而,羅思柴爾德家族沒有認識到發生在19世紀中葉的橫渡大西洋的移民的意義。他們認為這些離開歐洲自己家園的人,隻不過是為歐洲所不能容忍的”社會渣滓“.結果,到1870年後,羅思柴爾德家族就走向了衰落並失去了它的重要性,被美國的J·P·摩根取而代之。

摩根的”秘訣“何在呢?摩根取代羅思柴爾德家族的”秘訣“就在於他在一開始就發現了橫渡大西洋的移民情況並立即看到了這次遷徙所能帶來的變化和巨大的商機。摩根在紐約成立了一家世界性銀行,摩根把這家銀行當做向移民建立起來的工業企業提供資金的媒介。摩根的這種努力,在西歐和美國東部由農業文明過渡到工業文明的過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