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方圓兼濟懂變通,靈活自如成大事(3)(2 / 3)

曾國藩曾寫過一聯:“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也是剛柔、方圓兼濟的意思,正是這種性格使他遊刃於天地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剛柔、方圓兼濟的個性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讀書實踐錘煉而得。正如他自己所說:“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改變。”

9.男人要通達,但不要圓滑世故

男人既要講原則,又要懂得適時變通,頭腦靈活,這樣,才會在幹事業之中遊刃有餘,得心應手。如果隻方不圓,處處與人計較,即使你本領再高強,聰明過人,也會使自己壯誌難酬,一事無成。如果隻圓不方,則會變成圓滑世故之人,定遭人嫌棄,怎能成大事?

男人處世要善識時務大局,做到能方則方,遇圓則圓,方圓兼濟,集百家之長於一身。這就需要男人在關鍵時刻善變通達,能因人、因勢、因時而變,學盡中庸之精髓。

在中國曆史上,能把亦方亦圓用到極至的就首推方圓大師胡雪岩了。

在晚清混亂的局勢中以商業出人頭地,紅極一時,非有過人之處是難成大事的。縱觀胡雪岩的一生,他能在亂世之中,方圓皆用,剛柔皆施。懂得何時用“善”,何時用“狠”,何時撈一把,何時之財不亂取。總之可概括為——圓而通神。

圓而通神是胡雪岩處世方式的最好概括。

所謂的圓就是圓通、圓活、圓融、圓滿,圍繞著這一個“圓”字,做足了通、活、融、滿,一個喜氣洋洋的大善人型富商大賈的形象便躍然而出了。

不管是對搶了他軍火生意的龔氏父子,還是對刁鑽霸道的蘇州永興盛錢莊,乃至已經實際損害了自己利益的代辦朱福年,胡雪岩對他們的回擊都很幹脆。但有一條原則總是恪守不渝,那就是:總要給對方留個台階,留個後路。

胡雪岩原本就不是讀書出身的,因而能像孟郊那樣“萬俗皆走圓,一生猶學方”的心態誌向,胡雪岩是絕對不會有,不能有,也不敢有。作為一個學徒的他,假如還有這種閑適高逸的誌向,十之八九是要先大吃幾年苦頭了。

他惟一能行得通的,便是那萬俗皆走的一個“圓”字。大家怎麼說,我就怎麼說;大家怎麼做,我就怎麼做。體察了人心的喜怒哀樂,順隨了人們的愛憎善惡。做到了這兩點,萬事無不可遂,人心無不可得。

胡雪岩圓而神的處世哲學,深得中國傳統儒家為人處世之個中三昧,因而在複雜的社會及商務活動中左右逢源。因此,胡雪岩的飛黃騰達便不難理解了。

胡雪岩的圓而通神還表現在他有審時度勢的獨到眼光,深悟世道的權變之理,善於在亂世之中“變”。

洋人憑船堅炮利讓中國人吃盡了苦頭,對於洋人的衝擊,下層百姓的反應大多是被動的。真正與洋人打交道者,均是從謀私財入手的,因而對大局影響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下層的代表,在經過長期的打交道後,逐漸形成了一支穩固的力量,為中西交流起到了溝通的作用。

與洋人打交道,他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洋人的政府與清朝政府不一樣。清朝的政府商人稍有贏利,他就想來分沾你的好處,恨不得一口把你吞下去。一旦好處得不到,他便處處給商人使絆,讓你不得安寧,直到破產。

洋人的政府,幫助洋人做生意。你沒錢他放款給你,你越洋做生意它派了軍艦保護你。一旦中國人欠了錢,他就把槍炮對準中國的城市,甚至自己的商人無理,他還處處袒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