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了這種對比,胡雪岩對封建官僚體製壓製商業活動就有了更切身的體會。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能看出來,自己的人費了好大的勁兒,要在那時創造一個好的經營氛圍。因為整個體製所限,商人還隻能單個兒地為自己一個人開拓商業地域。如有不慎,這種經營特權就會被收回。
至於洋人自身,在胡雪岩看來,也有他們的好處。他們的好處就是講道理,講信用。你認認真真去和他做生意,他也就認認真真和你談,不會想到生意之外的歪點子。中國的商人就不同,他在商業上做不贏你,逮著機會,就會在其它方麵坑你。比如利用地方流氓勢力,比如利用官府。所以胡雪岩覺得,很多時候,和中國自己的商人打交道很吃力,和洋人打交道,就很省勁兒。洋人的整個體製,已經大大減少了商人從事商業活動的成本。這樣倒過來看,胡雪岩的成功就更顯得來之不易。中國的商人,辦成同樣的一件事,付出的心血要更多。
胡雪岩這些過人的素質,使他成為一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哲商,並在經商的過程中不斷感悟,不斷升華,他的智慧和商業活動也就不斷通向一個爐火純青的境界。
從上例可知,男人要想成大事,必先有亦方亦圓的做人心機,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自尊是自我規矩,自我規矩便能自成方圓。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莎士比亞說:“假使我們自己比於泥土,那我們就將真的成為被踐踏的泥土了”。又說:“沒有自尊心的人,即等於自卑。”在人際交往中要維護自己的尊嚴,也要顧全對方的尊嚴。自卑與自大是兩個極端,有人比喻說:“自卑感與自大狂,乃一手的兩麵,好似刀片,兩邊都有傷人的鋒刃。”這個鋒刃不僅傷人,還能傷自身。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最忌諱的是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好為人師。以平常心待人,不卑不亢,這是成大事的男人交際中的規矩,離開這一點是談不到方圓的。
(2)求大同存小異
要想達到在交際場合外圓內方的境界,成就大事,就必須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曆、習慣、性格特征等特殊性,在交往中難免會有些摩擦,這就要求我們應該盡量尋找共同話題。但與人相處時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要失去自我。
(3)方圓有術,縱橫捭闔。
交際需要交談,以傳其情,達其意,起溝通、交流之效,從而協調、融洽與交際圈的關係。
在人際交往中要想成功,要想成為成大事的男人,就必須遵循以下原則,這是專家學者們的精辟見解。
第一,切忌背後議論人。
在與人接觸交往中,要竭力避免背後議論人。不負責任的議論,不僅達不到交往的目的,而且會傷害感情。特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盡可能不揭別人的短處。
第二,說話要有分寸,有條理。
與朋友、同事相處,有人總是搶話頭,且說起話來沒完沒了,令人討厭,時間長了就會被大家疏遠。
第三,不顯露有恩於別人。
同事、朋友之間總會有互相幫助的時候,可能你幫別人多一些,但是,切不可表現出有恩於人,以免使對方難堪。
第四,不忘別人的恩德。
別人對自己的恩德要時刻記在心上。無論誰的幫助,不論得益大小,都應適度地向人家表示感謝,這樣既增進了感情,又發揚了“受恩不忘”的美德。
第五,做不到的就不要說。
因對朋友說謊失去信任,這是極大的損失。所以,新老朋友相交,都要誠實可靠,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不放空炮,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第六,不揭穿別人的秘密。
不說穿別人的秘密是與人交往時的一條重要法則。每個人都有一些隱私,知道的不要說,不該你知道的不要問,因為這是於你與人都無益的事。
第七,要謙虛待人。
在同事、朋友麵前,不要把自己的長處掛在嘴邊,老在人前炫耀自己的成績,因為這無疑是在抬高自己又貶低了別人,結果被人看不起。
第八,不要憨言直語。
要廣納各方麵的意見,不要隻憑自己的一時衝動,說出冒犯對方的話,隻有言詞委婉得體,才能融洽感情,辦成事情。
第九,要有助人為樂的道德感。
良好的道德觀,是塑造成大事者形象和取得交際成功的重要環節。這要求成大事者有正義感,善於區別真善美、假醜惡,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去關心、支持和幫助別人。既是互相交往,就應當相互尊重,相互幫助,這樣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第十,要有寬容的待人態度。
同人打交道,交朋友,就需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要與人為善,寬容大度。要熱情有度,真心待人,以此來贏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愛,從而獲得更多的朋友,曆來的成大事者無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