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言辭語言露心跡(2)(2 / 3)

在如今最流行的國際大專辯論賽中,最能從中看到人的真實一麵,撇開程序化辯論,自由辯論是最能體現每一位辯手的真實想法和個人意識的流露。

在辯論中,一個人如果論點突出,態度端正,內容讓人容易明白,這就叫做“白”;如果一個人不能言善辯,又不善於對答如流,反倒讓人覺得他高深莫測,這就叫做“玄”;能夠辨別“白”和“玄”的能力就叫做“通”;有的人說話反複無常,沒有中心內容,邏輯非常雜亂,這就叫做“雜”;有的人能夠預測未發生的事情,這種能力叫做“聖”;有的人能夠深入思考精微的道理,這種才能叫做“睿”;有的人見識超過常人,這種能力叫做“明”;有的人內心精明,外表上卻並不顯露出來,這就叫做“智”;有的人能夠觀察與識別非常細微的東西,這種能力叫做“妙”;有的人很清楚什麼才是美好的,這就叫做“疏”;有的人掌握的東西多,精通深奧的道理,這種才能叫做“實”;有的人假意去迎合別人並且喜歡炫耀,這就叫做“偽”;隻看見自己的長處,叫做“不足”;不自我誇獎自己的能力,叫做“有餘”。

因此,隻要事情不符常理,就一定有其特別的緣故。一個人如果內心憂慮,那麼他的外表就會顯得疲勞;如果身體有疾病,他外表就會顯得黯然無光。高興的表情會顯示出人們的歡欣喜悅;扭曲誇張的表情卻表達出他的憤怒之情;善怒無常的表情是嫉妒別人的表現。

等到一個人的表情盡顯無遺後,他的話語也會隨後而至。如果一個人說話時,語氣非常愉快,但是臉上卻沒有相應的神色出現,那麼他的話就是違心之語;如果一個人說不清楚他想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卻露出誠懇可信的神色,那麼他說不清楚隻是因為他不擅於口頭表達;如果一個人話還沒說出口,已經怒氣衝衝了,那麼他的心裏一定是非常憤怒的;如果一個人說話時吞吞吐吐,但是他憤怒的神色卻是顯而易見的,那麼他是在做無奈的忍耐。以上這些不同種類的情況,說話人的真實心理已經顯示出來了,這是掩飾不住的,即使他想掩飾,但別人從他的神色上也能看出來。

要想準確地抓住一個人的真心,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使其多說話,你所需要做的隻是豎起雙耳,閉上嘴。

3.識別九種不同言談的人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與人之間存在有很大的差異,由此產生九種偏狹性情。性情可能妨礙對人的理解。

剛強粗獷的人,談論問題不能細致周密,頭頭是道。他們在論述整體時,顯得宏博高遠,談論細節時,往往粗枝大葉。

亢厲剛直的人,不肯屈從退讓。在法令職守方麵,公直剛正不徇私情,但固執而不變通,乖而保守。

堅勁的人,喜歡重事實,揭示細節道理時,鮮明而透徹,談論大理論時,顯得直露而單薄。

能說會道的人,言語豐富,辭意尖銳,推理人情世故,精到深刻,談論大義要旨,則淺闊而不周密。

隨波逐流的人,不能深思,排列親疏關係,豁達而厚博,排列事物的主次,則閃爍不定。

見解淺薄的人,不能深究事物的道理。聽人談論,因不用動腦筋而容易滿足,審察精深道理時,就顛倒混亂而不清。

寬容平緩的人,反應不敏捷,論仁義,則弘博詳備而高雅,論時尚潮流,則遲緩而保守。溫柔和順的人,氣勢不強盛,品會道理,順乎而和暢,處理疑難問題,則軟弱猶豫而不幹脆。

超脫慧黠的人,灑脫而又追求新奇。論權謀機變,奇偉而壯麗,論清靜無為之道,則詭奇而怪誕。這就是性情上的九種偏失,它們以各自不同的心性而自成為道理。

1.誇誇其談的人

這種人侃侃而談,宏闊高遠卻又粗枝大葉,不大理會細節問題,瑣屑小事從不掛在心上。優點是考慮問題宏博廣遠,善從宏觀、整體上把握事物,大局觀良好,往往在侃侃而談中產生奇思妙想,發前人之所未發,富於創見和啟迪性。缺點是理論缺乏係統性和條理性,論述問題不能細致深入,由於不拘小節而可能會錯過重要的細節,給後來的災禍埋下隱患。這種人也不太謙虛,知識、閱曆、經驗都廣博,但都不深厚,屬博而不精一類的人。

2.義正言直的人

這種人言辭之間表現出義正言直、不屈不撓的精神,公正無私,原則性強,是非分明,立場堅定。缺點是處理問題不善變通,為原則所驅而顯得非常固執。但能主持公道,往往得人尊崇,不苟言笑而讓人敬畏。

3.抓住弱點攻擊對方的人

這種人言辭鋒銳,抓住對方弱點就嚴厲反擊,不給對方回旋的機會。他們分析問題透徹,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甚至有些尖刻。由於致力於尋找、攻擊對方弱點,有可能忽略了從總體、宏觀上把握問題的實質與關鍵,甚至舍本逐末,陷入偏執與死胡同中而不能自拔。在用人時,應考慮他在“大事不糊塗”方麵有幾成火候,如大局觀良好,就是難得的粗中有細的優秀人才種子。